遭遇“台独”逆流 “汪辜会谈”艰难前行
2008年04月28日 14:40文摘 】 【打印
相关标签: [汪辜会谈]

第一次“汪辜会谈”是两岸高层人士的首度正式接触,实现了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的阶段性突破,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然而事与愿违,台湾当局同意举行“汪辜会谈”的本意,并非是要促使两岸关系朝统一方向健康发展,而是想借机凸显所谓的“对等政治实体”地位,并试图以发展两岸关系为“筹码”,换取祖国大陆承认台湾为“对等政治实体”。“汪辜会谈”结束后,台湾当局再次声称“两岸关系仍处于敌对状态”,并称“汪辜会谈”绝非表示两岸迈向统一的进程有所加快。

“汪辜会谈”后不久,台湾当局即于当年6月公开推动所谓“参与联合国”的活动,李登辉公开声称,他“从未讲过一个中国”。1994年4月,他在与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的对谈时更妄称,“中国一词是含糊不清的”,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省是“奇怪的梦”,“国民党是外来政权”。在国际上,台当局更是不计手段、不计名义、不计代价地大搞“金钱外交”,李曾先后跑到不少国家公然制造“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的分裂活动。

在两会事务性商谈方面,根据《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精神,从1993年8月起,两会就“违反有关规定进入对方地区人员遣返及相关问题”、“两岸劫机犯遣返问题”及“协商处理两岸海上渔事纠纷问题”等三项议题展开了后续事务性商谈。至1994年底,两会在北京、台北、南京等地共举行了7次事务性商谈及2次“唐焦会谈”。虽然在祖国大陆的努力下,会谈在一些问题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台当局企图通过商谈达到两岸“分裂分治”的政治目的,提出“司法管辖权”等敏感问题,制造政治分歧干扰事务性问题的解决,致使两会最终未能签署任何协议。

尽管台湾当局的举动给落实“汪辜会谈”的决议蒙上了阴影,但祖国大陆仍积极推动第二次“汪辜会谈“,海协会与海基会几经商谈后,最后确定于1995年7月20日在北京举行。然而,就在此时,1995年6月7日,李登辉赴美出席康奈尔大学校友会,在国际上大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分裂活动,严重破坏了两岸商谈的气氛,使两岸关系剑拔弩张,跌至冰点。面对这一严重政治挑衅,祖国大陆采取果断措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分裂”、“反台独”斗争,而且举行了旨在针对“台独势力”的军事演习。两岸关系空前紧张和对立,两会事务性商谈,以及正待成行的第二次“汪辜会谈”,均告中断。

1997年后,在“反分裂、反台独”斗争取得重大成果,香港顺利回归祖国,以及国际形势、两岸关系形势出现新变化的情况下,祖国大陆方面采取主动,继续推动第二次“汪辜会谈”。

1997年9月12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政治报告”中重申两岸及早开启政治谈判的建议,郑重重申其于1995年1月30日提出的《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八项主张”(简称“江八点”),强烈呼吁“希望台湾当局认真回应我们的建议和主张,及早同我们进行政治谈判,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只要是有利于统一的意见和建议,都可以提出来。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奥运火炬传递凤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