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会村遗址出土史前小麦炭化物改写中国农业史
2009年11月20日 10:51光明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禹会村遗址发掘又获重大发现

出土史前小麦炭化物改写中国农业史

通讯员张建平、记者李陈续从此间获悉,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在淮河流域的唯一重大科研项目——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取得重大发现:在近期由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进行的第三次发掘中,出土了史前小麦炭化物和龙山文化时期最高级礼器白土陶鬶。

禹会村遗址位于蚌埠市涂山南4公里淮河东岸,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200米,古称禹墟,是古代典籍记载的“禹娶禹兴禹会”之地,碳14测定遗址距今有4100年,被考古界称之为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关键时期的关键遗址”。禹墟考古发掘课题是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在淮河流域唯一重大科研项目,2007年、2008年两度考古发掘证明该遗址为大型聚会祭祀遗址,为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候选项目。

在第三次发掘中,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科技考古中心科研人员在对禹墟考古发掘工地文化层土壤标本浮选过程中,发现了5粒炭化小麦颗粒。提供浮选的土壤标本为禹墟夯土台西南祭祀坑内,考古科研人员在浮选过程中发现疑似小麦的颗粒物,后又在多袋土壤标本中发现。经过认真比对,科研人员发现籽粒腹沟明显,确认就是小麦炭化颗粒。考古队负责人王吉怀研究员介绍,这5粒小麦入土前经过炊煮,入土后若干年干结炭化,使原有形状得以保存。从已知考古报告看,淮河流域最早发现小麦的记录是春秋中晚期的亳州钓鱼台遗址。此次发现的小麦是淮河流域年代最早的古代遗存,填补了我国史前农业考古的一项空白,对考证小麦起源、研究中国古代农业史、探讨淮河流域早期农作面貌,意义十分重大。

几乎在发现小麦的同时,考古队员又发现了一尊高约30厘米的白土陶鬶,陶鬶腹径约14厘米,侈口鼓腹,长颈低裆,三足中空,整体匀称。颈部上粗下细,有4道凸起纹饰的带状把手自颈至腹。敞口流部近锥形,流尖上翘。鬶是龙山时期的典型陶器,最初用途是炊煮器,后来多用作酒器。这尊鬶的底部有烟熏火燎的痕迹,与2008年第二次发掘发现的带燎迹的红色夹砂陶鬶迹象一致。考虑到埋藏它们的器物坑紧邻夯土祭祀台,器物坑内的这些陶器为祭祀礼器的用途已无可置疑。

通讯员 张建平、记者 李陈续

遗址   小麦   陶鬶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张建平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