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坡上的小孔是天窑的瞭望孔,可以观察周围情况
近日,巩义文物局文物普查队在该市芝田镇寨沟村发现了明清时期的天窑建筑群。据当地百姓介绍,天窑是当年老百姓躲避战祸匪乱时建的住所。
明朝初年7户人家在此建寨
昨日,记者来到寨沟村,这是一个古老的村落,坐落在嵩山北麓一山坳中。
据村里的老人讲,寨沟村形成于明朝初年,最初有王、赵、魏、孙、李、张、费等7户人家到这里落户,他们在山坡上挖窑洞,建山寨。山寨建有南北寨门,有坏人进犯时,紧锁寨门,两侧高山又是天然屏障,敌人便不得入内。这座山寨最早称“七家寨”,7家人在此繁衍生息,逐渐发展为今天的小村庄,“寨沟”之名由此而来。
现在山寨的南北寨门、寨墙,保存完整,民居大多还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硬山式砖木结构,小灰瓦盖顶,红石基础,青砖土坯墙。完整的院落包括倒座、厢房、正房,正房为依山而建的窑洞,青砖拱券。
与别处窑洞不同的是,这里的窑洞都是二层小窑,各自独立,靠梯子连接,当地百姓称之为“天窑”,天窑向外有一个瞭望口,以观敌瞭哨。
70多岁的王正风老人告诉记者,过去跑刀客、过土匪、日本鬼子进村时,村民们搬来梯子,全家都爬到二层天窑里,最后把梯子也拉到天窑里,盖好入口。天窑里有吃有喝,能维持一家人生活十几天。天窑向外有一个瞭望口,平常外面有一堆树枝稻草遮掩着,与山上的荒草融为一体,远处看不出有什么异常。透过瞭望口看看外面,确信一切风平浪静了,一家人再从天窑下来,恢复正常生活。
主要为躲避战祸匪乱而建
王正风老人所说的“跑刀客”指的是民国时期的军阀。据《巩县县志》记载,中原大战和胡憨大战爆发之后,军阀队伍曾路过这里。这里还闹过土匪,日本鬼子也来过。动荡的年代里,天窑保护过村民的性命和财产。
有关专家说,天窑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下产生的。它节省土地、经济省工、安全隐蔽,是巩义地区特有的民居建筑形式,为研究当地民居建筑艺术、战争时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标本。(记者 周炜卿 通讯员 王保仁)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周炜卿
编辑:
刘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