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开国大典上受阅坦克曾因故障熄火
2009年06月05日 15:27解放军画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田申小传:
田申,新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之子。1924年12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湖南长沙。武汉沦陷前考入黄埔军校16期,1945年底任晋察冀军区秘书兼翻译。1949年初任华北军区战车团代团长,并于当年10月带领官兵参加开国大典阅兵。1958年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习,后任第二坦克学校训练部长、副校长,1983年离休。 

1950年国庆,我国坦克兵驾驶着缴获的日本“老头”坦克参加阅兵。(红 枫 摄)

1949年10月1日,在威武雄壮驶过天安门的受阅大军里,伴着撼天动地的马达轰鸣,战车方队齐头并进,不差分毫;车上站立的战士,个个英姿挺拔,巍如山岳。人民装甲兵的神圣感、使命感、光荣感在他们胸中激荡——“祖国啊,‘陆战之王’请您检阅!”

谈起当时的情景,24岁担任华北军区战车团代团长、现年85岁的老干部田申仍万分激动:“我今生最有幸的事就是带领官兵参加开国大典阅兵,当听到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时,我的眼泪禁不住扑簌簌流下来。受尽帝国主义欺凌压迫的中华民族,终于站立了起来!”

田老介绍说,他带的战车团遵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指示,与东北战车团一同参加开国大典阅兵。由于战车都是从各个战场缴获的,出自十几个国家的破旧装备,且有“万国杂牌”之称,其中日本97式坦克占多数,美国M3式坦克在其次,装甲车实际上大部分是带装甲的汽车。为了迎接开国大典,他们团从各部队调集了数十辆坦克,夜以继日地拼凑修复,并挑选了最优秀的乘员参加了在北京公主坟一带举办的短期集训。集训前聂司令员曾对田申说:“车辆绝对不能熄火!”要求虽然简单但难度大。

受阅战车的电台大部分是坏的,车长站在炮塔内,只能用脚尖踩着驾驶员的肩膀指挥战车。训练时间短,装备状况差,而且每辆战车只给了二十几个摩托小时的训练时间。但通过苦练,驾驶员们之间形成了默契,熟练掌握了装备。不过要保证受阅时绝对万无一失,田申心中还是没有底。随着10月1日临近,他们将受阅坦克和装甲车喷上了伪装漆和军徽、编号,又利用两个夜晚到天安门现场预演。

1951年国庆,我坦克兵驾驶着苏联坦克从天安门前驶过。 (林 杨 摄)

9月30日晚,田申和团政委贾林野又对战车逐一进行了认真检查,并对官兵再三叮嘱。午夜,战车开始编队行军,来到东单集结待命,等待庄严时刻的到来。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路保红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