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蔼可亲的周恩来
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华人学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保卫钓鱼岛的运动,尤其是1971年4月10日的华盛顿大游行,举世震惊,《人民日报》曾发表评论员文章表示声援。周恩来也秘密邀请了五名台湾保钓学生代表到北京,和他们彻夜长谈。五位代表之一的王正方,曾撰文回忆了那段经历。
从乔冠华的演说谈起
1971年11月23日,台湾保钓第一团在中国大陆近两个月的访问已接近尾声。晚上9时许,我们一行5人到了人民大会堂的新疆厅。不一会儿,迎面来了许多人,为首的是周恩来总理。他穿着淡灰色的中山装,左胸前别了一个长方形的徽章,黄底红字,上书:为人民服务。周总理的握手强劲有力,他对我们说:“欢迎你们!”我们5名从美国来的台湾留学生一时都陷入了难以抑制的兴奋。
宾主分别入座,周总理的第一句话是:“我注意到你们都换了衣服了嘛!”“文革”时期的中国大陆,穿着切忌标新立异,所以我们各自买了两套蓝色的中山装。进入正题后,周总理的第一个问题是:“乔冠华在联合国的演讲你们都看了吗?”我们中间有人回答:“看了,我们觉得好得不得了。”总理略作评述:“也没有什么好得不得了,还可以就是了。”
1971年秋,联合国大会投票,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权。当时的中国外交部部长乔冠华在联大以中文发表演说,首次向全世界阐述了中国的立场,这是一则颇轰动的大消息。我们团里的陈恒次同学,当时在伊利诺伊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一到了大陆就不断建议:“大陆官方对台湾的声明一律只说,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只是一块领土?岛上没有人住吗?这种说法很伤感情。”乔冠华在联大的演说中,首次多加了一句:“台湾人民是祖国的骨肉同胞。”以后这句话屡屡出现在各种宣传文字中。周总理说:“你们的建议很好,在演讲里也包括进去了。”
关于林彪叛逃
当晚的会谈,完全没按官场的规矩来,我们一个个按捺不住,发言踊跃。由于此次会谈不公开,非正式,所以谈了没多久便近乎聊天,气氛非常轻松。总理的兴致高,谈兴浓,几乎是有问必答,用“相谈甚欢”来形容,并不为过。我们当面向总理请教:林彪如今在何处?外国通讯社近来传出的新闻是否属实?
相关新闻
作者:
王正方
编辑:
梁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