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人体模特风波争斗十年 惊动大军阀
2009年07月06日 08:13书摘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当徐悲鸿在上海从不名一文的乡下青年到进入哈同花园,成为康有为、蒋梅笙等名流的座上客时,在1912年末创立上海图画美术院的刘海粟也已经在上海滩颇有名气。学校初创伊始,因乌始光年长,被推为校长,刘海粟任副校长,至1916年,乌始光辞职,刘海粟自任校长,并将学校改名为“私立上海图画美术学校”,随即着手教学改革,停办选科,增设预科以及师范学科。

在这之前,上海图画美术院也是在经费奇缺的情况下勉强坚持,先后搬家两次,最后迁校舍到西门外的白云观务本女校旧址。按照学科规定,高年级的学生应该有人体模特儿实习课,但是当时人们思想观念保守,很难接受全裸,模特儿更是难找,只好用一个男童代替。学生们老画男童,逐渐感到厌倦,后来改请一个壮年男子模特儿。先是半裸,半年后,学校请这个模特儿全裸,这人认为这是对他的极大侮辱,拂袖离去。不得已,刘海粟开始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应征而来的人很多,但因为要求全裸又都离开了。据说,有一个人此前已经答应全裸让学生画,并立下了军令状,若是临阵逃脱愿意受罚,结果,当他走到众多学生的面前脱衣时,他满面通红地说: “我愿意受罚。”可见,做全裸模特儿迈出第一步是何等艰难。在这种情况下,刘海粟还是寻找到了一位愿意全裸的模特儿,也使得高年级的写生课得以顺利进行。

1917年,上海图画美术学校的成绩展览会在上海张园安屺府举行,因展品中有在校学生的人体习作,当时舆论哗然,很多人根本无法接受这样的事物,上海城东女校校长杨白民看后大骂:“刘海粟是艺术叛徒,教育界之蟊贼!”当时还有人在报纸上撰文说:“上海出了三大文妖,一是提倡性知识的张竞生,二是唱毛毛雨的黎锦晖,三是提倡一丝不挂的刘海粟。”一时间,社会舆论纷纷而起,矛头直指当时的美专校长刘海粟。

刘海粟则毫不示弱,干脆以“艺术叛徒”的名号自称。并撰文反击:

非性格伟大,决无伟大人物,也无伟大的艺术家。一般专门迎合社会心理,造成自己做投机偶像的人,他们自己已经丧葬于阴郁污浊之中,哪里配谈艺术,哪里配谈思想!伟大的艺人,他是不想成功的,他所必要者就是伟大,不是俗人的虚荣,不是军阀的战胜,是一切时间上的破坏,而含有殉教的精神,奇苦异辱,不能桎梏他的生涯;贫苦寂寞,时时锻炼他的性灵。虽然在悲歌之中,也能借其勇气而自振。他实在是创造时代的英雄,决不是传统的牺牲者,更不是社会的奴隶,供人揄扬玩赏。伟大的艺人,只有不断的奋斗,接续的创造,革传统艺术的命,实在是一个艺术上的叛徒!

现在这样浮躁的社会、浊臭的时代里,就缺少了这种艺术叛徒!我盼望朋友们,别失去了勇气,大家来做一个艺术叛徒!什么主义的成功,都是造成虚幻之偶像,所以我们不要希望成功,能够破坏,能够对抗作战,就是我们的伟大!能够继续不断地多出几个叛徒,就是人类新生命不断的创造……

这年8月,刘海粟读到了蔡元培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文章《以美育代宗教说》,对文中“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的思想深感认同,便连夜修书给蔡元培先生,一面表达自己对此宏论的敬意,另一面也希望得到蔡先生对上海图画美术学校的支持。蔡元培原本与刘海粟的姑夫屠敬山即为旧识,接到刘海粟的信后他立即提笔回复,并在信中附寄了一封他写给江苏教育会沈恩孚先生的信,希望沈能关照一下上海图画美术学校,由此,裸体模特儿的风波暂时平息了下来。

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这只是关于模特儿风波的一个序曲。1919年图画美术学校的学生在静安寺路环球学生会举行画展,再次遭到来自政界、文艺界的阻挠。这一天,正当刘海粟带领学校的几个老师、学生摆放画的时候,从外面闯进来两个年轻人,以张挂淫画为由,强行关闭画展。不得已,刘海粟只得暂时关闭环球学生会的展览。

但是对于引进新美术的思想,刘海粟并未放弃。1920年7月,他托朋友四处辗转,终于找到一位敢于全裸的女模特儿。刘海粟敢逆流而上将中国美术向前推进一大步,但也遭受了来自各方压力以及骂名,在纷纷扰扰的议论与骂声中,刘海粟的大名在美术界也愈来愈响。

关于模特儿的争议并未随着刘海粟名声日隆而偃旗息鼓。1924年,刘海粟的学生饶桂举在江西举行绘画展览,陈列了几张人体素描,却遭到江西警察厅的取缔查封。饶桂举电告刘海粟,请他伸张正义。刘海粟当即给教育部长黄郛写信,又给江西省长蔡成勋写了信。两封信同时刊在上海各报上。

黄郛致电江西省政府后,江西省警察厅立即撤销了禁令,饶桂举的展览会继续进行。但《申报》、《新闻报》却刊登了上海市议员姜怀素要求当局严惩刘海粟的呈文。他将上海社会的淫靡之风归咎到上海美专使用模特儿上。上海总商会会长兼正俗社董事长朱葆三也开始对刘海粟发难,他在给刘海粟的公开信中说:“先生以金钱势力,役迫于生计之妇女,白昼现形,寸丝不挂,任人摹写,是欲令世界上女子入于无羞耻之地方也……”

刘海粟提笔应战,一时间,上海报纸热闹非凡。在刘海粟檄文般的回应下,朱葆三和姜怀素都选择了沉默,刘海粟以为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了,不曾想心有不服的姜怀素却引来了更大的反对者——民国枭雄孙传芳。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