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鲁艺的浪漫生活:“文章、小米、青春”
2009年07月02日 08:44新闻午报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是抗战时期一所重要而特殊的文艺学院,成立于1938年。《延安鲁艺风云录》一书的作者以十余年调查访问的第一手资料、以细致而明晰的文字叙述该学院组建、发展到壮大的具体过程,追寻当时热血青年的寻梦历程,再现并探求延安文艺界思想复杂状貌,众多著名文化、政治人物在这一时期的实况,书中的诸多细节足以引起今日读者对于往事的追怀与含味。

“文章小米青春”

吃、穿、住的艺术

“文章小米青春”是曾任鲁艺美术系主任的蔡若虹写于1979年12月的《雨中花慢·悼念何其芳同志》中的词句,恰恰可以用来形容延安艰苦环境下鲁艺人的生活状态。

由于国民党长期对边区实行经济封锁政策,当时延安的各种物资严重匮乏,所有机关、学校的物质生活都相当艰难困苦。

伙食标准一般是,每人每天一斤小米、一钱油、两钱盐。主食主要是小米饭,基本上没有什么副食,肉更是难得吃上一次,几乎顿顿是盐水煮土豆、白菜汤或南瓜汤。每个月有一两次馒头或肉丁烩面条,就算是改善伙食了。但面条常切得粗细和小拇指差不多,即使这样,只要盛面条的木桶一抬出来,大家便一拥而上,争先恐后地去捞。

华君武曾画过一幅漫画,题目是《吃面条》。在画家的笔下,人们手持特大号的缸子,挥着勺子和筷子,一齐向盛面条的木桶“冲刺”,有的飞奔起来脚不沾地,真是“热汗与面条齐飞,缸子共眼睛一色”。有的人不但手上帽子上是面条,头发上肩膀上也挂着面条。这幅漫画发表在鲁艺的墙报上,同学们看了都忍俊不禁。从此以后再碰上吃面条的时候,互相都谦让起来了。

抗战初期,国民党发给八路军的军装,八路军省下来一部分,分发给延安各学校的学生。到了星期天,延安城内行人如云,鲁艺的,抗大的,陕公的,满街都是一色的灰军装,而鲁艺师生衣着打扮天然具有艺术色彩。特别是女学生更是与众不同,据说她们当年是领导延安服装潮流的。爱美的天性,使她们总是要想方设法把灰军装修饰一番,要么在领口处翻出个白色的衬领,要么在袖口处补上一块其他颜色的布。帽子也歪扣在后脑勺上,如同西方人戴贝雷帽一样。据说,当年在延安,一看见有人歪戴帽子,就知道是鲁艺的。当然,在那样的环境中,这些作风往往被看作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情调。

教师们总是根据当时的物质条件,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把窑洞居室美化一番。最有名的,要算是美术系教师马达的窑洞了。他是一位版画家,他把自己的名字“马达”两个字刻在他窑洞的门楣上,木柱上还刻着鲁迅语录。他还在洞内外做了几个“土沙发”,就是先用土砌成沙发的形状,再用泥抹平整,最后在上面铺上两块破羊皮便完成了。他又在洞里栽下了一棵野藤,沿着一个木支架向上攀爬,有绿叶倒垂下来,给窑洞增添了绿意和温馨。他还从别处移来一棵洋槐树,栽在门前,春天里树上便绽开了一串串白花,飘散出沁人心脾的芬芳,引来不少教师在此聚谈。有人别出心裁地把这里命名为“马达花园”。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1941年   蔡其矫   鲁艺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