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亲历:血战宿县 一个连只剩14个人
2009年05月26日 08:07中华网论坛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解放战争]

今年是淮海战役胜利六十周年。1948年末,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为配合华东野战军围歼黄伯韬兵团,断敌退路阻敌增援,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急电中野刘邓首长尽速全力攻取宿县。这是淮海战役的首个攻城之战,刘陈邓首长把这一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二野三纵来完成。担任西门主攻的是9旅25团,我率领的三营八连是突击队,由于敌人凭借坚固工事和优势火力拼命死守,战斗异常激烈,最终我们连靠手榴弹和拼刺刀,经反复冲锋激烈争夺最后仅剩14人终于攻上城头并巩固了突破口,保证了二梯队及时展开战斗并攻取宿县,战后我连获得了“登城第一连”称号,受到了野司领导的高度赞扬。作为连长和幸存者,每当想起当年冲锋路上倒下的战友和长眠地下的烈士,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到了垂暮之年,除了无限感慨和怀念,想得更多的就是当年那种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精神是多么的珍贵。

1948年3月下旬,刘邓大军离开大别山转移到河南叶县附近休整。陈毅在向中野旅以上干部做国内外形势报告时,传达了党中央毛主席关于要求中原和华东两大野战军在中原淮海广大地区捕捉战机大量歼灭蒋介石有生力量,加快解放战争进程的指示,要求部队利用战争间隙总结经验,抓紧练兵,作好打大仗的思想和物资准备。

当时部队刚下大别山,一个连队只有四五十人,且衣衫褴褛,武器长短不齐。经过短暂的修整补充后,我连达到了120多人,军容整洁,装备齐全。特别是经过诉苦教育以后,根据地入伍的新兵提高了觉悟,决心当好兵、打好仗、誓死保卫人民的胜利果实。解放过来的新兵,也弄清了应该为谁当兵为谁打仗,决心跟着共产党当穷苦人民的好战士。在整党和阶级教育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了尊干爱兵活动,部队官兵团结士气高涨,个个磨拳擦掌积极求战。尤其是听到兄弟部队特别是华野部队的捷报频传,整师整旅的歼灭敌人、几千几万地俘获敌人,而我们只除了几次诱敌、阻击的小仗外,还没捞着象样的仗打,心里都不是滋味,上上下下都憋着一股劲,希望早一天打上象样的大仗。

1948年10月中旬,中野首长按中央电令组织郑州战役,我们25团进到中牟展开。没想到战斗刚要开始敌人就弃城逃跑了。纵队于是迅即掩旗息鼓、昼伏夜行 、秘密向东开进。这时干部战士都秘密的猜想,要参加淮海战役了要打大仗了。果然部队经由太康、柘城、毫县,于11月11日到达永城和宿县的集结地域,任务逐渐明确了。在这段时间里刘陈邓首长陆续接到中央军委关于全力攻取宿县的急电,野司迅速下达了作战部署。三纵受命后,连夜召开作战会议并确定七旅从东北方向包围,从东门实施主攻;九旅从西南方面实施包围,从西门攻城。九旅经研究决定25团从西门担任主攻,26团从南门佯攻,积极配合25团的行动,于11月12日开始行动。

宿县(现安徽宿州)位于徐蚌线的中点,是年代久远的古城,有“南徐州”之称。在蒋介石眼里,宿县城不单是皖北交通枢纽,还是徐州集团的重要补给基地,倘一旦失陷将陷徐州于狐立无援的绝地。为保宿县万无一失,蒋介石增兵遣将,派津浦路司令部中将副司令张绩武亲自坐镇严加防守。守军有25军148师三个团及交警第16总队和二总队三大队、第七装甲营,加上地方保安团共约13000人。

宿县防御组织严密,工事异常坚固,外围据点环环相扣,公路铁路上有装甲车、铁甲列车昼夜巡逻。我军某部以前曾打过宿县,结果伤亡惨重未能拿下,张绩武则更加骄狂,曾向蒋介石炫耀“宿县固若金汤”。而我们部队一年前挺进大别山时彻底轻装,扔掉了所有重武器,下山后一直未获必要的重装备补充,有人说打这样的硬仗没有大炮,岂不是拳头砸核桃。所以打宿县是个极其艰苦的攻坚战。然而集中全力攻取宿县是关系到淮海战役决战胜利的关键一仗,必须要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首战必胜!为此9旅旅长童国贵战前动员时要求每个指战员都要有为夺取胜利而牺牲的思想准备,各级指挥员都要事先指定二个代理人,随时进行火线整编:团伤亡大了可编成两个营或一个营,营伤亡大了可编成一个连或一个排甚至一个班,但部队必须保证每时每刻都能连续作战,只要有一个人,就要坚持战斗到底!

11月12日拂晓,部队沿永城至宿县的公路向东南方向开进,距宿县10多公里处前卫营和敌人遭遇,听到枪声后,张庆和团长,童国贵旅长先后骑马赶到,令部队迅即展开迎击将敌击溃,并乘胜前进到西关附近,尔后调整部署立即投入夺取西关的战斗。敌人利用居民房屋构成坚固的支撑点顽强抵抗,六七辆装甲车横冲直撞,以疯狂的火力阻止部队接近。这时我25团2营组织部队用炸药包、集束手榴弹,并用柴草放火,硬是以大无畏的拼命战术一举击毁了敌两辆装甲车!其余装甲车见势不妙仓惶退回城里,我军趁势猛打猛冲一举占领了西关,残敌烧毁护城河上的木桥狼狈逃入城内。

11月13日拂晓前我所在的3纵9旅25团3营全部进占西关,我率八连在居民区西南沿便于隐蔽和机动的地方抓紧改造和加修工事作为进攻出发阵地。中午我和连指导员任佩贤到营部开会,先由3营营长毛效义扼要传达了上级对当前战场形势的分析:华野正在围歼黄伯韬兵团,杜聿明急令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东援,但遭到华野顽强阻击进展很慢;蒋介石发现中野主力也到了淮海战场,急调黄维兵团从河南驻马店来援,我六纵正以各种办法迟滞其行动;南线蚌埠之李延平刘汝明部亦有北进企图。正像刘伯承司令说的,蒋介石已惊惶失措,日以继夜最大限度地调动他的机动兵团到徐海地区与我决战,其态势就象一条蛇,徐海地区是它的蛇头,现已被我卡住,动弹不得,黄维兵团是蛇尾,现已被我们拖住,徐蚌线是蛇身,常常说蛇打七寸虎打腰,宿县就是蛇身上的七寸,正是要害中之要害。接着张庆和团长布置战术,上级决定以我25团在西门担任主攻,26团从南门佯攻,团里决定:三营为突击营,一营二营分别为第二第三梯队,在我团之后,27旅的80团为旅的预备队。纵队和旅党委决心很明确,就是以多梯次连续突击,一定要完成攻城任务。团政委古稀年强调说,这个突击营就是刀尖子,它的任务就是必须在城西面打开一个口子,再把口子撕得宽宽的让后面的大部队插进去,彻底消灭敌人。毛效义营长接着说,我们营就是这个刀尖子,就是要在西门撕开一个口子,要先架好桥打通部队的攻城道路,而后迅速登城打开突破口并击退敌人反扑巩固突破口。具体任务是:七连架桥,八连为突击队,九连为二梯队,全营连续突击共同完成打开口子的任务;如七连架桥不成功,八连接着上,八连没有打开突破口九连接着上,要不惜一切代价,拼着把三营打光,也要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光荣任务。任务传达后,马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各连都表了决心,下了保证。

会后团政委古稀年亲自到我连进行战前动员:“打宿县是淮海大战的第一个硬仗,打好这一仗是关系到整个战役的大问题,同志们要不惜一切打胜这一仗。八连是个坚决勇猛、英勇果敢、善打硬仗的连队,由于屡建战功,在全旅甚至纵队也是小有名气的,所以团里放心地把突击任务交给你们,相信你们一定能很好地完成。”我们坚定地说:“请首长放心,上级把这么重要的突击任务交给我们连,我们一定不会辜负各级首长对我们的信任,一定坚决地打勇猛地打狠狠地打,发扬猛打猛冲、死打硬拼、不怕牺牲的作风坚决登上城头,只要还有一个人,就一定坚守住每一寸已占领的阵地!”经过动员,大大激发了全体指战员英勇杀敌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战士们一致认为淮海大战是杀敌立功的绝好机会,纷纷写决心书、保证书和要求负担重要任务的请战书, 并提出了响亮的战斗口号:“谁英雄谁好汉,咱们城头上见!”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