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两黄金铸成的金编钟抗战脱险记
2008年08月13日 08:44中国经济网 】 【打印

精美绝伦的金编钟

1924年,逊清皇室将一套重达万两的黄金编钟典卖出宫,国宝从此流落民间。

有人曾在前门外的一座洋楼里见到过这套金编钟。后来金编钟又在天津的一栋银行大楼里昙花一现,随后便神秘地消失了。

在此后的数十年间,众多军阀、政客对金编钟垂涎三尺,四处打探。谁是知情者?谁又是暗中保护金编钟的人?他们的命运又如何与金编钟共沉浮?

王朝没落,金编钟被典卖出宫

说起金编钟的历史,还得追溯到乾隆年间。

公元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这一年,乾隆八十大寿来临,为了表示他对爷爷康熙的尊重,乾隆效仿康熙帝在六十岁生日时铸造金编钟,下令再打造一套更大的金编钟作为祝寿之礼。

这套金编钟铸造过程极为复杂。它由一万多两黄金铸造而成,每一件编钟的背后有“乾隆五十五年造”的款式。编钟上瑞兽复为钮,两条蟠龙跃然其间,波涛云海环绕金钟,彰显着帝王尊贵之象。更令人称奇的是,与铜编钟以大小不一来定音不同,这16只黄金编钟外表大小一致,是靠其厚薄不同来定音的,实属稀世之宝。

金编钟的制造工艺让人啧啧称赞:它发出的和谐清脆音调,让人叹为观止。这小小编钟不仅是历史文物,也是艺术珍品,折射出康乾时期盛世国力的强盛。

1922年,溥仪大婚之日,便是金编钟最后一次在宫中盛典上敲响之时。

逊清皇室早已坐吃山空,入不敷出,只能每年大量拍卖宫中的金银财宝。这次溥仪大婚也不例外,逊清皇室就地取财。故宫院刊曾登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叶秀云的文章,详细记述了这次珍宝被典卖的经过:“民国十三年四月,溥仪的岳父与北京的盐业银行签了一份抵押合同。有金编钟、金册等件。其中金编钟抵押四十万元,金册等抵押四十万元。期限一年,月息一分。”

乾隆时期的金编钟就这样被典卖出了故宫的高墙。

<< 前一页12345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