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财经 > 正文
专家:3D大赛与挑战杯是促进大学生就业重要舞台
2009年10月30日 11:08新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2009全国三维数字化技术创新设计大赛山东赛区评审会现场

山东省政协常委、3D大赛山东省分赛区评审委员会主席、山东大学教授张慧

3D大赛与“挑战杯”形成良好互补

当前在全国高校影响力最大、参与人数最广的科技类和工程类竞赛要数已有10多年历史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和拥有5年积淀的“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张慧教授认为,2009年3D大赛山东省和全国有这么多院校参加,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3D大赛不同于以往的各类比赛,它以“三维数字化”和“创新设计”为特点,与“挑战杯”和“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形成了良好的互补,互为补充、互相促进。

张慧教授说,“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作为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实现从“制造”到“创造”跨越成为新的时代背景下开展的一项新兴赛事,体现了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要求。3D大赛对推动专业技术课程教学与计算机软件技术实践训练相结合方面,作用明显,有利于各个学科的融合,更有助于学生在各个学科知识之间的交叉互补,增加了知识和能力的覆盖面。对学校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以及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良好就业等都有很大帮助。

3D大赛“有深度、有广度、有高度”

2009年3D大赛吸引了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08所大专院校参加,初赛参赛学生近百万人,复赛参赛团队1106个、提交复赛作品3012件。

张慧教授认为本届大赛作品涵盖内容广泛、种类丰富、体裁多样,涉及汽车、飞机、导弹、航母、工程机械、数码产品、建筑景观、影视动漫、3D游戏等等,基本覆盖了当前三维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方方面面,无论从创新意识、表现形式、专业技术、工程实践等多个方面,都体现了较高的水平,比以往传统的制作类、建模类比赛更有深度、有广度、有高度。

张慧教授认为,3D大赛以三维数字化、网络信息化和虚拟仿真化的全新方式和现代手段,极大地把设计的概念拓展了、把创新的内涵拓展了、把实践的形式拓展了、把参与的范围拓展了,使得各类院校、众多专业、更大面的大学生能够参与进来,借助大赛平台开展创新实践和交流学习,把学生的创新意识、专业知识和工程能力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得到很好地融合,既体现了创新和设计,又突出了实践和技能。

3D大赛是大学生科技竞赛与创新实践活动的一次新的发展

据相关机构对工科类和艺术设计类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发现,企业对大学毕业生最突出的反映是缺乏实际的工程能力和创新实践。如想在短期内解决这一现象,改变大学原有人才培养模式不现实,只能通过大学生科技竞赛和创新实习、实践的方法来弥补。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霍吉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