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三步活棋”&“三张富民牌”
2007年11月12日 14:28山西新闻网 】 【打印

近年来,山阴县实现了县域经济的大跳跃。2002年在全县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的基础上,去年达到2.5亿元,在全省的排名上升到第44位。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至3058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今年前10个月,全县财政收入增幅居朔州市第一。

为什么山阴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关键是山阴县委、政府全面实施开放引进、结构调整两大战 略,从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入手,走活了煤炭、乳业、冶化这三步关键棋,打好了农业结构调整、生态农业、农民增收的三张富民牌。

走活三步棋  撑起经济大脊梁

山阴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良好的乳业基础、独特的冶化行业,如何把这些基础和优势尽快地变成经济优势。山阴县党政班子一致认为:调优煤炭、冶化、乳业三大产业结构,走活山阴经济发展的三步关键棋。

第一步棋,组集团、打通道、整资源。凭借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县委、政府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加快煤转化步伐,以金海洋为龙头的煤炭工业园区为依托,组建大集团,变线型产业链条为环型产业链型。与此同时,煤转化步伐明显加快,引进煤基合成油项目,全国绿能委朔州能源化工基地在山阴挂牌成立,煤炭经济结构从单一型向多元化、精细化、煤化工、集约效益型转变。

第二步棋,大开放、大引进、大发展。山阴发展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在扶持本地乳品龙头企业古城集团发展壮大的基础上,2002年,县委、政府全面开放乳品加工这一传统优势产业,引进了乳品加工两大巨头---伊利乳业集团和蒙牛乳业集团,形成三大龙头并进,领跑山阴奶牛乳品业快速发展的强势。仅2002、2003两年时间,全县新上乳品加工生产线25条,年处理鲜奶能力达到30万吨。通过引进伊利、蒙牛集团,不仅引进了资金,而且引进了先进的技术、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

第三步棋,扩规模、抓技改、求实效。依托原有骨干企业,扩规增量,山阴新上了万吨甲醇生产线、兴建晋能山阴冶金公司两条生产炉、炭黑厂、活性炭厂等,一批科技含量大、附加值高的新型化工企业正在发展壮大,化工行业呈现出多元化、上档次、效益好、速度快的新态势。

"三步棋"调优了三大产业,三大产业的突飞猛进撑起了山阴经济的脊梁,也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打出三张牌  舞动富民大龙头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是县委、政府打出的第一张富民牌,几年来,全县大量引进纸筒甜菜、紫花白菜、青椒中椒四号等30个科技含量高的新型蔬菜品种,努力调优蔬菜品质结构,提升质量档次。全区9个乡镇大力实施区域分工,一个乡镇建设一个基地、一个基地培育一项拳头产品,推进蔬菜种植向专业乡、专业村发展,增强了整体竞争力,扩大了市场占有率。

发展生态农业是全县打出的第二张富民牌。山阴县大搞退耕还林还草,累计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60多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9.6%,工程区的林草覆盖率由2000年前的16%提高到35.2%。新增优质牧草种植面积7万亩,年产牧草10万吨,实现了传统的粮、经二元种植结构向粮、经、菜、草、林多种植结构的转变。据测算,工程区农民每年直接从工程劳务中收入150多万元,再加上从事养殖业、加工业、三产等间接收入,人均年增收350元。

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增收渠道,是县委、政府打出的第三张富民牌。在促进农民增收中,县委、政府一方面利用本县乡镇企业多、基础好、民营经济发展较快的便利条件,大力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提高农民的非农业收入。3年间,全县在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组织中,吸收农民工21573人,还向外输出劳动力2000多人,每年每人收入在1万元左右。二是引导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据不完全统计,县城个体、私营经济中50%以上的经营者和工人来自农村,经济园区、农副产品加工、运输业、采矿业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行业。

"三张富民牌"使山阴的农业发展了,农村变样了,农民增收了。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赵日文 吕建全 刘培忠   编辑: 燕侨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