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2009年03月10日 17:28 】 【打印

以迎接建国建市60周年为契机

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新突破

在黄石市迎接建国建市60周年暨对外开放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 王建鸣

今天会议的主题有两个:一个是对外开放;另一个是“双迎”活动。对外开放的程度和水平关系到一个地方发展的快慢。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家扩大内需的大背景下,扩大对外开放关键是要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双迎”活动不是一个单纯的“节会”活动,实质上是要以此为契机,实现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的双重提升。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还是要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所以,对外开放工作和“双迎”活动的结合点就是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一、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切实增强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是建国60周年,明年是建市60周年。黄石能否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能否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能否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建国、建市60周年,关键是要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有新的突破。

刚刚过去的2008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克难奋进,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不断拓展了对外开放的新领域。2008年我市对外开放主要指标全面攀升,呈现出“三增长、三提高”的显著特点:

一是利用外资高位增长,项目建设质量进一步提高。2008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0项,其中新批外资企业17家,增资3家,合同外资2.0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首次突破3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16.2%,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在全省继续保持第二位的领先水平。同时,我市项目建设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市在建的“3个5”重点招商项目207个,计划总投资380亿元,实际完成投资8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占所有重点在建项目40%以上,并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领域。

二是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结构调整速度进一步提高。全市全年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40819万美元,同比增长15.6%,居全省第二位。其中出口累计完成70883万美元,同比增长44.6%,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27.4和2.8个百分点。在扩大出口总量的同时,我市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一般贸易出口同比增长58.7%,占出口总额的80.5%;冶金和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长40.7%,占出口总额的62.1%;对欧美、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同比增长55.3%,占出口总额的43.3%;民营企业出口快速增长,全年共有31家民营企业申报了外贸经营权,新增出口实绩企业14家。

三是外经合作迅猛增长,口岸通关效率进一步提高。全市新签境外工程合同额8438万美元,同比增长67%;完成工程营业额11600万美元,同比增长311%;境外劳务输出2981人,同比增长4.5倍;兴办境外投资企业3家,总投资400万美元。同时,我市口岸大通关建设扎实推进,完成进出口货物吞吐量78万吨,居全省第二;外轮直航6艘,继续在湘、鄂、赣三省排名第一;全年口岸收取进口增值税6.8亿元,同比增长34.6%。这些不平凡的成绩,不但为我们今年的“保增长、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将进一步提振我们抓好今年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009年可能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这必然会给我市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我们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把困难估计得更严重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全一些,真正做到未雨绸缪、奋发有为。

一是外商投资和外贸出口增幅将会明显放缓。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去年10月份,我国资本流出就高达500亿美元,从外商直接投资(FDI)数据来看,去年10、11月份,FDI增长出现下降,实际FDI分别为67.22亿美元和53.22亿美元;而在2007年同期,我国FDI分别为112亿美元和130.94亿美元。FDI的明显下滑,充分说明外商投资意愿减弱,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动规模减少,这将对我们引进外资带来较大压力。同时,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市场需求进一步紧缩,从2008年11月份开始,我国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11月当月下降2.2%,12月当月下降2.8%,预计2009年出口增长速度还将进一步回落,这使沿海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也将为我们引进项目带来压力。

二是沿海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没有改变,但转移的步伐明显放慢。虽然金融危机影响还未见底,但经济全球化和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总体趋势没有改变,我们扩大内需、承接产业转移仍然有较大潜力。一批出口导向型企业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转移步伐放缓;一批有意转移的企业,也采取了谨慎、等待、观望的态度。但同时,我们要看到,过去的转移“被动式”的比较多,由于东部沿海的产业升级或资本、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偏紧的原因,不得不转移;现在的转移“主动式”的比较多,有转移意向的大部分企业既考虑生产要素,更考虑战略发展,而且这部分企业大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如果能引进黄石,对我市打造产业集群、发展大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将发挥更大的牵动作用。

三是中央扩大内需的政策既为我们招商引资提供了难得机遇,也加剧了招商引资的竞争程度。中央提出的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其中仅加快建设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一项,即需投资1.8万亿元,而中央企业正是实施这些项目的主力。同时,大力支持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9个支柱产业发展,这是央企加大投资和实施兼并重组的绝好机会,这也为我们招商引资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我们看到,中央这4万亿的投资决不会在各省、各地区之间平均分配,关键在于各地是否有符合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好项目。这就加剧了各地争取国家和央企投资的竞争程度。

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是产业规划不明晰,招商引资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现在,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我们有两个基本方向是明确的:一个是要紧盯国际国内的500强企业和知名品牌企业,通过引进新的知名品牌企业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另一个是紧紧围绕我市八大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和产业链条的延伸,引进一批新的企业,实现产业的规模扩张。但在具体的各个产业的规划上还是不明晰。比如,我们要发展“大产业”、拉长产业链条,但怎么拉长链条、引进一些什么样的企业,我们没有具体的规划和方案。冶钢的特钢产品,向下游如何延伸,要引进一些什么企业,我们有关方面有没有规划?有色的铜产品,我们现在已延伸到了铜板带,那么铜板带还能不能再延伸,我们也没有规划。

二是招商意识还不够强,这根弦还绷得不紧。大家都知道,抓发展就要抓招商,抓发展就要抓项目。但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是否做到了“一切围绕招商转、一切围绕项目干”?我们的招商意识是否强烈?我们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这根弦是否绷得很紧?我们掌握了多少客户信息?春节期间,我们有没有去走访客户?有没有到项目建设的现场去看望外来投资者?如果没有,说明我们还要强化招商意识,还要绷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这根弦。

三是发展环境还需优化,服务效率还有待提高。优化环境、完善服务,是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第一条件。改革开放前后,沿江周边的岳阳、芜湖、铜陵、九江等市的基础和条件与我市差不多,有些地方的发展还不如我们黄石。然而现在,他们已经将我们远远甩在了后面。那么,我们的差距究竟在哪里呢?我看关键还是差在环境和服务上。尽管近年来,我们重拳出击、标本兼治,加大了经济发展软硬环境的整治力度,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我们的差距仍然不小。特别是现在招商引资不单是拼优惠政策,更重要的是拼投资环境了。不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就很难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因此,我们既要充分肯定成绩,坚定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又要正确估计新的形势和任务给我们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还要正视我们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增强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这几年黄石经济之所以能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关键在于我们大力度推进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2008年,全市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16.18亿元,其中,企业自筹资金投资约占50%,企业通过银行贷款投资约占35%,政府主导投资约占15%,如果剔除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仅就工业项目和三产项目而言,95%以上是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这充分说明,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始终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务必牢固树立“招商引资是第一任务,项目建设是第一抓手”的理念,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加快推进。

二、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努力实现全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新突破

根据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联系我市实际,今年全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紧紧围绕“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的战略思路,紧紧围绕“保发展、增就业、促和谐”的根本任务,紧紧围绕“三园一带”建设的战略重点,紧紧围绕“双迎”活动的工作要求,以优化发展环境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加大对上争取投资、对外招商引资、对下启动民资、对内鼓励企业投资的力度,努力实现全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的新突破,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我们要扎扎实实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千方百计对上争取资金和项目。我们抢抓机遇、争取中央投资,关键是做到“快”、“准”、“狠”。一是出手要快。没有撞到的机遇,只有抢到的机遇;没有送上门的项目,只有争取到的项目。我们对上争取投资和项目一定要立足于“快”,一定要有超前意识,早准备、早谋划,出手快、行动快,真正做到争分夺秒、马不停蹄地“跑省进京”。各有关部门在包装申报项目过程中,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马上就办,切实做到快人一步、先人一拍。二是方向要准。国家4万亿的投资方向十分明确,主要涉及重大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工程、生态环境工程等领域。我们必须根据国家的政策要求,有针对性地向上争取,努力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研究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联系各自实际,找准突破口和结合点,努力确保包装项目进入国家投资的“笼子”。三是力度要狠。2008年,我们已经建立了拥有572个项目、总投资4297亿元的未来五年重点项目库,“十一五”后两年规划实施的300多亿元的项目也将全部提前启动。这些项目能否获批,关键在于我们的工作力度。一般来讲,下狠功,最基本的要求是,我们各县(市)区和市直各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落实专人专班,集中时间、集中精力,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对上报的项目进行跟踪、协调、落实。要千方百计地“找”,千言万语地“磨”,千山万水地“跑”,千辛万苦地“挤”,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花千百倍的努力,确保我们申报的每一个项目都能成功。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编辑: 王棣
解析财智栏目由 北京华夏采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承建 栏目热线:010-63992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