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风华铸辉煌
2008年09月02日 17:43 】 【打印

--科学发展的鄂温克族自治旗


鄂温克族自治旗旗委书记姚庆

鄂温克族自治旗旗委副书记、旗长色音图


五十年风雨历程,五十年发展巨变。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五十年来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关怀下,全旗各族人民团结奋进,不断开拓,社会经济发生巨大的变化,自治旗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排位跃升至402位,在西部百强县排位跃升至60位,在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县排位跃升至第2位。

鄂温克族自治旗是全国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成立于1958年8月1日,以鄂温克族为主体、由蒙古、汉、达斡尔等21个民族组成,总人口14.5万,土地总面积19111平方公里,辖4个镇、2个苏木、1个民族乡,全旗共有44个嘎查。旗政府所在地巴彦托海镇。旗内有三大企业:华能伊敏煤电公司、大雁煤业公司和红花尔基林业局。拥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辉河珍禽湿地自然保护区、红花尔基樟子松自然保护区。

近几年,鄂温克旗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发挥人文、地缘、资源、政策和区位优势,实施"牧业立旗、工业富旗、生态兴旗、文化名旗旗、商旅活旗"战略,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大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为"牧业产业化、牧区城镇化、牧民知识化、整体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自治旗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2007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3.4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7.8亿元。全旗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缩减到89万头(只),草畜平衡、科学养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鲜奶和肉类总产量分别达到18万吨和1.5万吨。城镇居民和牧民人均收入分别完成9742元和5738元。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旗政府所在地巴彦托海镇人均公园绿地率达7.72%,绿化面积达100万平方米。道路、照明、供水、排水、供热及垃圾处理等城市功能日臻完善,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镇交通、通讯网络日益发达。全旗44个嘎查全部实现通电。牧区开通程控电话,移动电话走进千家万户。基础设施的加强,使生产和生活条件、投资环境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民族体育模范先进集体"、"全国农村牧区中蒙医工作先进旗"、"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全国封山育林先进单位"、"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旗"、"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小城镇和村镇建设先进集体""全区民间歌舞艺术之乡"等光荣称号。

半个世纪以来,鄂温克旗各族人民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大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形成了以煤炭、电力为重点的具有鄂温克旗特色的工业体系和以乳肉草薯为主的农畜牧业体系,有力地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项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畜牧业是鄂温克旗的传统产业,在畜牧业发展中牢固树立"牧业立旗"发展思路,按照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总体要求,坚持走产业化经营之路,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加大畜牧业基础设施投入,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牧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以草原建设、棚圈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人畜饮水、节水灌溉等为主要内容的牧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效改善了牧区生产生活条件,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五年累计治沙8.86万亩,造林10.3万亩,草原建设649万亩。

工业化是强旗之路。自治旗通过产业生产的合理布局、有效配置和快速发展,实现了工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进而拉动全旗相关产业向纵深发展。工业经济强力支撑旗域经济迅速增长。目前,鄂温克旗已形成颇具实力的工业体系,几大产业集群正在不断壮大,新的经济增长已形成。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3.6亿元,同比增长7.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5.7亿元。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发电量完成68.5亿千瓦小时;原煤产量完成1515万吨。伊敏二期2台60万千瓦机组已投入市场化运营。随着伊敏三期、鄂温克电源项目成功中标,两伊铁路、红花尔基水库、伊敏换流站项目的顺利进展,市场运营进一步扩大。9个市本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总额25.54亿元。引进国内(市外)资金35亿元,创历史新高。工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27.4亿元。

旗委、旗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提出创建"全国无沙害县"目标并作为自治旗成立五十周年旗庆献礼项目之一,将建设生态大旗的奋斗目标列入十一五计划之中。加大推进生态旗建设力度,积极建设生态示范区,创建生态工业区、绿色嘎查(村)苏木(镇)和绿色社区,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2007年完成退耕14万亩,治理流动沙地3万亩,草原建设87万亩,休牧880万亩,禁牧80万亩。实施了天然林保护、沙源治理、天然草场保护和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牧草种子基地等重大生态建设项目。

生活在鄂温克大地上的21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形成了各民族相互交融而又特色浓郁的多彩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近年来鄂温克旗进一步加大了 挖掘和传承、弘扬传统民族文化遗产的力度。"敖包相会国际情歌节"、鄂温克冰雪旅游节、瑟宾节等节庆文化活动成为展示鄂温克绚丽多彩民族文化的窗口和载体。鄂温克、布利亚特蒙古族、达斡尔族服饰表演队、牧民合唱团等民间文艺团体已走出草原、国门得到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赞誉。目前,各苏木乡镇相继成立了名人陈列馆、民俗博物馆。

鄂温克旗地域辽阔,水草丰美,旅游资源富集。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物古迹、景点景观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前提。确立了"一环四线"精品旅游线路,精心打造"敖包相会的地方·吉祥三宝的故乡"文化旅游名片,极富民族特色的家庭牧户游走在全市的前列。2007年全年游客达20万人次,完成旅游收入1.47亿元,拉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今年又提出了创建全国"旅游强县"目标。

随着自治旗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教育、卫生医疗、道路交通等事业也获得显著的发展。

走过五十年辉煌岁月,自治旗敢于争先、勇于开拓的步伐依然强劲。打造实力鄂温克、发展活力鄂温克,建设生态鄂温克,创建平安鄂温克,构建设和谐鄂温克,打造"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县综合经济实力第一县"的目标,成为自治旗实现跨越自我,再创辉煌的强劲动力,全旗各族干部群众将努力把自治旗建设成为生态畜牧业和旅游业发达,民族文化事业精品迭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县域经济竞争力日趋强劲的西部新兴富强旗。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燕侨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