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级网红被封号,炫富“炫”的是畸形价值观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百万级网红被封号,炫富“炫”的是畸形价值观

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熊志

5月21日晚消息,百万级网红“王红权星”已被各大社交平台封禁或屏蔽。

如果刷到过“王红权星”的视频,估计很多人都会惊呼,“贫穷限制了想象力”。

这位坐拥百万粉丝的网红,曾在采访中直言,“全身没有8位数不出门”,他还自曝“在北京一个小区有7套房”,视频中展示的各种名牌包包、翡翠珠宝,充满了金钱的味道,让人眼花缭乱、瞠目结舌。

“王红权星”到底是真有钱,还是说富豪形象是包装出来的,网上一直存在着争议。如今,他被各平台封号,尽管官方没有给出原因,但可以确定的是,以富豪的人设来获取流量进行变现,这条生财之道彻底断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被封号的不只是“王红权星”,还有“鲍鱼家姐”“柏公子”,他们的共同点是,在网上频繁展示奢侈的生活方式。

就在前不久,中央网信办发布的《关于开展“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的通知》,其中提到的整治重点就包括,“迎合低俗需求制造炫富人设,刻意展示金钱堆砌的奢侈生活,借此吸粉引流”。

据此来看,这一波封号行动,更多还是各平台在落实互联网政策,对违背公序良俗制造人设现象进行集中清理。

可能有人认为,展示奢靡生活就被封号,这是不是一种掩耳盗铃?是不是为了刻意掩盖贫富差距,限制大家的想象力?其实,这种质疑是对网红经济的一种误解。

在短视频流行后,炫富类的视频创作,就成了一个热门“赛道”。这些网红展示奢侈的生活,绝非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炫富只是外衣,生意才是真实底色。像“王红权星”在走红后,就一直有直播带货。

当炫富成为一门生意,这些精通人设营销的网红,往往是怎么有流量怎么来,怎么能制造情绪冲突怎么拍,他们精心设计,挑选那些在大众财富认知之外的豪奢物件来展示。由此包装出来的顶奢生活,未必就是有钱人真实的日常。

更有甚者,一些网红为了吸引眼球、赚取流量,不惜编造虚假故事,伪造奢侈品来源,甚至通过租赁或借用等方式,来营造自己拥有巨额财富的假象。

之前就有媒体报道,在电商平台上,一些商家兜售奢侈品、豪车豪宅、余额账单、旅游休闲甚至直升机购买记录,只需花费十几元,就能买到一个包装富豪人设的素材。

如果财富来源正当,有钱人花钱享乐,甚至在社交平台上展示,倒也无可厚非。但一旦炫富的尽头是带货,人设造假的背后是生意,那些挥金如土的网红,就显得面目可疑了。

它不仅是误导大众,引发不良风气,更是在挖下财富陷阱。像有些视频网红,在网上故意露财显富,无非是想利用人们快速发家致富的心理,通过发布虚假炫富视频,诱骗他人投资或购买虚假产品。

有钱不是原罪,但炫富,制造虚假信息,注定为社会所不容。所以,“王红权星”等网红被封禁,也许是一个信号。炫富引流、人设造假,打着展示奢侈生活的旗号,这条生财之道,是时候彻底斩断了。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