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对日示好,捆绑“西方价值”,赖清德将在520向谁“表白”?

频繁对日示好,捆绑“西方价值”,赖清德将在520向谁“表白”?

频繁对日示好,捆绑“西方价值”,赖清德将在520向谁“表白”?

频繁对日示好,捆绑“西方价值”,赖清德将在520向谁“表白”?

编者按

5月20日,赖清德将与萧美琴踏上新任期。自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束后,对于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台湾地区内部的跨党派合作等问题,各界一直充满猜测。而赖清德在上任前,就已表现出对美国、日本的迎合姿态。两岸关系是否能越过政治考量直达民心所向?台湾地区党派是否能跨越利益竞争携手前行?《凤凰大参考》邀请资深两岸媒体人郭雪筠解读,为读者提供观察台湾局势的多元视角。

核心提要

1. 尽管台湾地区有声音表示“两岸问题是重中之重,期待赖清德释出善意”,但赖清德在上任前已表态“台湾与日本是命运共同体”。对于赖清德而言,不论是政治,还是民间交流,两岸政策都会采取防守策略。

2. 在赖清德的未来任期中,一方面在两岸关系上延续蔡英文时期路线,另一方面“去中化”的台湾历史已成为政治正确、甚至与“西方民主价值"捆绑。赖时期的两岸交流,是积极正向的,还是“守护台湾民主,防止渗透”,全建立在执政者之需要,而他的个人色彩浓厚,且对两岸交流并无多少情怀,以意识形态为主的导向料想更有可能。

3. “亲中卖台”、“老态龙钟”是“太阳花一代"对国民党的形容。但对于更年轻、从小刷TikTok的台湾人而言,“只会反中,啥都不会的上一代人”反是民进党的标签。两岸关系尽管在本次选举中讨论度偏低,但并不代表两岸关系不重要。

4. 当前民进党并未在立法院取得过半席位,国民党能发挥一定的制衡,但仍无法扭转民进党“选国民党就是选大陆”之议程设置。尽管赖清德有意改去“老绿男”形象,但难有大突破。台湾两党长期拉扯,厌倦蓝绿的年轻族群所期望看到的“跨党派合作”恐仍看到的是传统恶斗。

作者丨《台北女孩看大陆》作者、《凤凰大参考》特约作者 郭雪筠

编辑丨 杨丁阁

在赖清德的上任进入倒数计时之际,台湾政坛一片热闹。一方面,在台湾内部, “特赦陈水扁” 的议题热闹滚滚,国民党立委表态将集体缺席赖清德的就职典礼,民众党则号召在5月19日上街集会;另一方面,随着时间日近,赖清德在就职演说上对两岸的态度,被媒体与学者各种猜测。

陈水扁已是边缘人物,放与不放,也不过是台湾内部茶杯里的风暴。网上有人跳出来让陈水扁重披战袍,纯属闹剧。在数天前已经高调表态“(就任后)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日本有事,也是台湾有事”的赖清德,能掀起的风暴,可远大于特赦陈水扁这类议题。

▎图为2015年1月5日,因涉及多起贪污、洗钱案而被判入狱20年的陈水扁因健康问题获准保外就医。近期蔡英文有意特赦陈水扁,但因其不少案件在审且社会看法两极分化,特赦宣告不可能。

▎图为2015年1月5日,因涉及多起贪污、洗钱案而被判入狱20年的陈水扁因健康问题获准保外就医。近期蔡英文有意特赦陈水扁,但因其不少案件在审且社会看法两极分化,特赦宣告不可能。

5月12日,国民党团副书记长许宇甄呼吁,两岸问题是重中之重,期待赖清德释出善意。与此同时,台湾媒体传言,赖清德将在就职演说中对大陆释放善意。而赖清德选择的海基会董事长为民进党内重要人士、且被视为“知大陆派”的郑文灿,这又被解读为在两岸上释放善意。

事实上,类似的呼吁与分析,在2016年、2020年蔡英文就职演说前夕都出现过,是台湾部分人士分析两岸时固有的惯性。两岸在政治上建立沟通基础,并非在演讲稿中逐一抠字词、或是任命了某位“知大陆派”官员这么简单。

▎ 2024年5月9日,赖清德与日本前外务省大臣官房长垂秀夫见面。

▎ 2024年5月9日,赖清德与日本前外务省大臣官房长垂秀夫见面。

于大陆而言,两岸要沟通,一有“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之政治默契,二有“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两岸一家人)”之情感与历史共鸣,马英九在4月时以“中华民族”之情感叙述再次开启大陆之行,台湾陆委会立刻表示“这(中华民族)是没有必要的陷阱”。已表态“台湾与日本是命运共同体”的赖清德上任后,这两者料想都很难有。

于赖清德而言,两岸不论是政治、还是民间交流,都会采取防守策略。

频繁对日示好,捆绑“西方价值”,赖清德将在520向谁“表白”?

赖清德时期的两岸交流会如何?

纵览赖清德上任前的种种表态,两个说法值得注意,其一是 4 月时, 赖清德表态过的一段话: “希望两岸之间可以理解、谅解、并尊重各自的立场,也要重视珍惜彼此的善意,由两岸执政党负责任展开良性对话”;其二是他提到就职后有三项工作要做,“守护‘主权’、社会改造洗涤人心、平反政治受难者”。

综合以上二者,可以擘画出赖清德期许的未来:一方面,在两岸上,延续蔡英文时期路线,不断表态台海和平,持续告诉台湾民众“台湾已展现善意,两岸关系至此,错不在我”。

另一方面,在台湾内部,历经蔡英文八年,“去中化”的台湾历史已成为政治正确、甚至与“西方民主价值” 捆绑。“平反政治受难者”之矛头只有国民党,而无过去殖民时期对台湾造成伤害的日本。 “社会改造洗涤人心”意即将动用一切稳固现有意识形态,“平反政治受难者”这样的“政治正确”会使国民党持续背负历史包袱。

▎ 2023年6月17日,歌仔戏福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庄海蓉与台湾歌仔戏新秀廖欣慈同台演出《蝴蝶之恋》选段。当日,第十五届海峡论坛大会在福建厦门举行。图源:新华社

▎ 2023年6月17日,歌仔戏福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庄海蓉与台湾歌仔戏新秀廖欣慈同台演出《蝴蝶之恋》选段。当日,第十五届海峡论坛大会在福建厦门举行。图源:新华社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民党努力之两岸交流能被转向为“不站在西方民主的一方”,既符合了民进党多年来给国民党塑造的“威权象征”,也可使无力与大陆建立沟通的民进党持续站在“政治正确”的一方。

日前国民党立委傅崐萁率团赴陆,而后大陆宣布开放福建居民赴马祖旅游与台湾文旦柚输陆,这并非个案,2023年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率团参加海峡论坛后,大陆也恢复了台湾释迦输入。在这两起事件中,陆委会的回应均是负面与警惕。

▎ 第十四届海峡论坛大会现场

▎ 第十四届海峡论坛大会现场

于大陆而言,两岸交流固然有政治考量,“期望台胞了解大陆”之情感诉求仍强;而于赖清德而言,两岸交流是基于“反正无法全面阻拦”之客观事实,而非“两岸应多了解对方”。

赖清德固然言“希望两岸负责任展开良性对话”,但他亦知晓在民进党尚存“台独党纲”的情况下可能性极低,于是对两岸关系只能严防,会期望两岸交流能控制在一定限度、并且交流结果是能被自己牢牢掌控的。

赖清德时期的两岸交流,是积极正向的、还是“守护台湾民主,防止渗透”,全建立在执政者之需要,而他的个人色彩浓厚、且对两岸交流并无多少情怀,以意识形态为主的导向料想更强。

频繁对日示好,捆绑“西方价值”,赖清德将在520向谁“表白”?

赖清德难有突破

如上所述,两岸关系,在本次选举中讨论度偏低,三位候选人的两岸政策并不出人预料,这代表两岸关系不重要吗?恰恰相反。

在今年大选后,民进党内部进行了改革,力图挽回年轻人,但赖清德当前之形象过于“老绿男”,远不如牢牢掌握“LGBT”票群之蔡英文,因此,未来民进党是否使用TikTok之议题日益被讨论。

拜登日前签署法案,要求字节跳动剥离TikTok美国业务,但在今年二月,拜登在TikTok上发布了第一则短视频,其竞选团队并不放弃使用TikTok。《纽约时报》将这样的矛盾形容为“竞选乔”(Campaign Joe)和“外交政策乔”(Foreign Policy Joe)的冲突,这样之矛盾感也“遗传”给民进党。

▎ 2023年12月22日,两部手机在 TikTok上播放与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相关的影片。

▎ 2023年12月22日,两部手机在 TikTok上播放与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相关的影片。

拜登在TikTok上发布视频后,有民进党政治人物连忙表示“重要的是内容,不是平台”,与以前呼吁“下架抖音”的模样大相径庭。之前“科目三”在台湾流行时,民进党中常委许淑华曾表示,“问一些年轻人为何讨厌民进党,他们也说不出所以然,只觉得是一个风潮。以前民进党可以带领年轻人支持的风潮,为何现在不行?”

十年前,民进党引领的“太阳花潮流”将自身打造为台湾“绝对政治正确”的代表;十年后,即便赖清德能动用“文化部”、“教育部”等一切机构“洗涤人心”,也再难回到十年前之盛况。

“亲中卖台”、“老态龙钟”是“太阳花一代”对国民党的形容。但于更年轻、从小刷TikTok的台湾人而言,“只会反中,啥都不会的上一代人”,何尝不是民进党的标签?

展望未来,纵然不是国民党、纵使不是柯文哲,因为精神需求,台湾年轻人仍会去寻找“比民进党更潮流、看似非蓝非绿”之替代品。

展望未来,民进党并未在立法院取得过半,国民党虽能发挥一定制衡,但仍无法扭转民进党“选国民党就是选大陆”之议程设置。两党长期拉扯,厌倦蓝绿的年轻族群所期望看到的“跨党派合作”恐仍败于传统的政治恶斗,赖清德难有大突破。

平凡、庸碌、维稳,“不出大错就好”,料想是赖清德的心之所求。

频繁对日示好,捆绑“西方价值”,赖清德将在520向谁“表白”?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