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几年前滑雪这项运动还是有钱人与明星的专属,那么在今年,滑雪已经成为了年轻人心中最时髦的冬季休闲项目。不久前开通的京张高铁上,更是挤满了从北京赶去张家口过周末的滑雪er和他们的滑雪板。
作为一项新兴发展的运动,滑雪为中国的体育市场带来了很多商机,但同时,频频发生的雪场事故又让很多对这项运动心痒痒的年轻人心存疑虑:我到底能不能在中国雪场里愉快玩耍?
小红书里有穿着比基尼在雪场里摆拍的网红,朋友圈里有攒着年假飞去东北、崇礼甚至是新疆滑雪的朋友,不管你承不承认,这个冬天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涌进雪场。不会滑雪的你,是不是常常觉得自己被全世界抛弃了?
穿比基尼的网红让滑雪在今年彻底出圈
数据同样证明了这一点,入冬以来,“滑雪”在小红书上的相关搜索量同比增加了150%,崇礼的民宿价格在12月就已经逼近了往年春节的水平。滑雪装备的销量同样水涨船高,据CBNData联合天猫体育发布的《2020冬季新活力生活趋势报告》显示,在最近的一个月里,滑雪装备的销量同比上涨了13倍,冰雪运动成为年轻人今年最为青睐的极限运动。
实际上,尽管在今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但滑雪这项运动在中国的热潮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初现端倪。据去年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显示,到2019年末,中国一共有770家滑雪场,仅在19年就新增了28家。而在本世纪初,全国的滑雪场总数也不过只有20家而已。
滑雪爱好者从前方发回的今年雪场实况照片
2015年是滑雪在中国火起来的一个重要节点,当年北京成功获得了2022年冬奥会的主办权。“三亿人上冰雪”的口号可不是白叫的,滑雪场及配套的交通、住宿设施都在那之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也让这项运动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熟知。一位有六年滑雪经验的雪友Jean表示,在15、16年的时候,国内滑单板的人还比较少,但现在单板在国内已经非常普及了。
作为一项极限运动,滑雪为何能受到众多年轻人的喜爱呢?
不管是有五六年滑雪经验的资深雪友还是最近刚入坑的初学者,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提到了滑雪带来的掌控感。Jean回忆自己第一次在美国滑雪的体验时提到,她当初爱上滑雪并非仅仅因为滑雪的高速度和刺激感,而更多是爱上了身体能够控制速度的感觉,“这项运动其实是很有魅力的,它的点不在于速度快,而在于控制,靠自己的身体和两块板来达到八十码的速度,喜欢的人就会觉得自己能控制速度,非常刺激。”
滑雪自带的挑战性则是这项运动的另一个魅力点,一位两年前开始滑雪的雪友Sibyl在第一次滑雪时就喜欢上了这项让自己克服内心恐惧的运动,“当你在面对贴近你的技术上限的坡度的时候,人的本能反映是往后倾,但滑雪需要你身体向前倾,这样坡会看着更陡。我觉得push自己的过程挺有意思的,有一种探索自己内心的乐趣。”
“人传人”现象在滑雪运动中同样很普遍,有两位接受采访的雪友都提到,自己爱上滑雪都是受到了朋友的影响,也有一定程度上跟风。
Sibyl很坦诚地表示,滑雪这项运动背后隐藏的中产用户画像也是它吸引自己的原因之一,“滑雪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中产运动,可能是当时你自己家庭的经济条件在一个时期内突然有阶段性的跃升之后,你就会想去尝试各种你原来没机会尝试的东西。”
除了运动本身,滑雪特有的社交属性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入坑。Sibyl提到:“滑雪的另一魅力在于整体的度假体验,晚上的时间可以做点别的或者搞点社交(活动)。”但是中国的雪场发展显然有点跟不上大家的需求,截至2019年末,全国的770家雪场里还只有20家属于度假型滑雪场。
不过话说回来,尽管社交媒体给人一种“全世界只有你一个人不会滑雪”的错觉,但这项新贵极限运动在中国仍然是很小众的,2019年全年国内滑雪人次仅仅为2090万,人均滑雪次数1.6次。这也意味着,在中国,从一次性玩家转化为滑雪爱好者的概率还不到1%。所以小红书里去雪场拍照的网红们,可能真的就只是去拍个照而已啦。
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有圈子的地方就可能会产生鄙视链,这一规律在滑雪界同样适用。别看滑雪在中国还属于一项新兴运动,滑雪的群体也不算大,但错综复杂的鄙视链早已形成。
在滑雪界,每年受欢迎的地点、装备可能会发生变化,但永恒不变的大概是单双板之争。简单来说,单板入门困难、进阶容易,一开始就需要用身体重心来控制滑雪板滑行,初学者极有可能摔得洋相百出。但是一旦练好了基础,单板滑雪可以说是炫技的天堂,毕竟照片里大家都只能看到你耍帅的样子,看不到背后摔过多少跤。
双板滑雪可就完全不同,看起来中规中矩,入门也十分简单,毕竟有两根雪仗辅助滑行,摔跤的几率大大降低(看起来酷的程度也大大降低)。资深的双板选手根本看不上只会耍帅的单板选手,毕竟如果要比速度(双板可以达到100公里/小时,单板最高也只有80公里/小时)、比技术(高山降速、大回转都是双板特有的高技术项目),单板在双板面前都只是个弟弟。
单板和双板打了这么多年也难以分出胜负,但滑雪装备的鄙视链就更加简单直接了:贵的不一定最好,但自己买装备的一定可以鄙视租装备的。
虽然大多数人在第一次滑雪时,都会选择在滑雪场租用滑雪服,但一旦爱上了滑雪这项运动,没有人愿意忍受租赁处满是汗臭味的滑雪装备。因此,滑雪装备也成为了滑雪爱好者们互相鄙视的主要战场。
随着滑雪运动的普及,滑雪装备的入门价格也在逐渐降低。如果你不追求潮流与专业度,那么花上2000元就能在迪卡侬买好全身装备。
确实潮流度有些欠缺哈
对于滑雪发烧友来说,买装备是一件更复杂、也更烧钱的事。一位有五年滑雪经历的雪友Hanna提到,“滑雪装备确实是越贵越好。现在很多厉害的教练喜欢选择Burton的AK457系列,因为限量颜色多,然后面料也是防水的。特别是这种用了GORE-TEX防水面料的滑雪服,起价就要几千以上吧,还有一些头盔啊雪鞋啊雪板啊,肯定都是越贵越专业。”
和球鞋、手办一样,滑雪装备同样有限量款。Burton和潮流大师藤原浩联名的限量滑雪服、滑雪板甚至可以在闲鱼上卖到上万块。
近年来,显然是盯准了高端滑雪装备这一市场,很多奢侈品牌也开始进军这条新赛道。Dior今年和AK SKI、DESCENTE和POC三个户外品牌合作,共同推出了一系列男子滑雪装备;Chloe则盯准了头盔这一重要装备,与法国滑雪服饰品牌FUSALP推出了联名胶囊滑雪系列。这些装备好不好用不清楚,但是拍照的时候如果不经意露出滑雪板上的标志性迪奥印花,应该能在社交媒体上多收获几个赞吧。
聊完了装备,再来看看滑雪场地的选择,在北京的滑雪爱好者中就流传着这样一条鄙视链:瑞士>北海道>北美>东北>崇礼>密云>北京郊区内其他雪场。
价格是鄙视链形成的基础,毕竟据统计,在2019年,中国人在国外滑雪人均消费为9893元,在国内滑雪就仅为2398元。不过滑雪爱好者们看重的显然不(只)是钱,而是滑雪场里的雪质。
凭借“连摔倒都让人觉得幸福”的粉雪,北海道常年是国内雪友出国滑雪的首选地之一。就算是在这个不能出国的冬天,阿尔卑斯山和北海道都难以到达,雪友们仍然没有放弃,大量的滑雪爱好者涌入了新疆阿勒泰,希望在这里找到有粉雪的雪场。还有不少雪友一滑就爱上了这里,当即决定要在新疆买房。
害,和像棉花一样软绵绵的粉雪一比,东北满是冰渣子的人造雪一下就不香了。
但随着这项运动越来越大众化,一系列乱象也随之产生。
上海名媛拼单下午茶,东北雪媛就能拼单高端装备和滑雪课程。一位滑雪教练在接受“电商在线”采访时说,他曾碰到不少组团来“拍照滑雪”的人,不自带装备,都是租雪场的高端装备,“AK457,香奈儿的板、LV的板、迪奥的板都有。好一点的滑雪服一天租金也才两三百。租了拍完照直接回酒店。”
资深雪友Jean也提到,这两年雪场里滑雪的人变多了,来打卡拍照的人也变多了,“我其实是无所谓的,通常他们拍照都在初级道,不太会影响到我们。当然你要是初级就跑到中高级赛道,那确实会影响我们。”
拼团摆拍最多影响雪场的管理以及雪友的滑雪体验,但作为一项具有一定危险系数的运动,雪场的安全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近期频发的雪友丧生事故也已经证明,在中国,新兴的滑雪产业显然还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去年12月,一名年仅24岁的天津雪友在黑龙江一处滑雪场意外摔落身亡。
1月5日,一位雪友在崇礼云顶滑雪场被雪道上的线缆绊倒,送至医院抢救后,最终不治身亡。
如果第一起事故的发生还能归结为意外,那么发生在2022年冬奥会竞赛场地云顶雪场的这起安全事故让很多人都对滑雪以及中国雪场的安全性打上了一个问号。
这起事故也在不少雪友的社交圈里激起了水花。Jean是从一个雪友聚集的微信群里知道这件事的,因为受害者是朋友的朋友,加之他们认为这“百分百就是云顶雪场的原因”,Jean和微信群里大部分雪友一样,都对此事感到义愤填膺。在气愤之外,Jean也发现这暴露中国滑雪业的一个不成熟之处——权益受损的雪友没有地方可以维权。
“云顶其实两年前就出过一样的问题,据说是同一根电线,也绊倒人,当时也是没什么水花,就赔了两张雪票。说实话滑雪还是比较小众的运动,在国内也算是刚刚起来,包括监管等各方面都没有健全,受伤的雪友也没有地方可以追责去起诉。”
太舞滑雪小镇的一位负责人大熊坦言,滑雪在国外发展多年,其实早已不算是一项高危运动(数据显示,美国2018年有38人因为滑雪丧生,而全球范围内,滑雪运动的死亡率为二百万分之一);但由于滑雪在国内发展时间较短,雪友水平也没有国外高,所以的确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再加上滑雪运动速度较快、雪场又往往建在高海拔地区,更容易引发事故。
大熊在采访中提到,对于雪场来说,安全性并不是选址时最先考虑的问题,气候、温度、山的走势和落差基本决定了一个地方适不适合建雪场,“在具体设置雪道、造雪、铺雪的时候,(雪场)才会考虑安全问题。比如在开雪道的时候,会尽量避免视觉死角。”
在解释云顶雪场的这一起事故为何会发生时,大熊说,国内大型的滑雪度假区都是四季运营,夏季运营时会将雪道改造成别的项目,比如自行车道。等到冬天恢复滑雪道时,需要将相关设施完全移走,“但是如果一些非正常裸露在外的设施没有做好防护的话,就很容易产生危险。”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国内大部分雪场都是近几年才新建的,这也导致很多雪场初创期难免会有一些安全措施上的疏漏,只能在运营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在大熊看来,防风墙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大多数雪场在修建的时候都没有考虑在山顶建防风墙,但运营中不断出现的问题证明了这一设施的重要性:防风墙一方面保证雪友在山顶不会受到风的太大影响,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缆车的运力,“缆车的行进速度也是和风速有关系的,风越大,缆车行进得越慢,运力就会越低,排队的人一多就又增加了不安全因素。”
国内雪友的水平不足是大熊总结出的另一事故原因。作为有多年滑雪经验的滑雪发烧友,大熊在很多国外雪场都滑过雪。据他观察,和国内每条雪道两侧都会拉红网不同,国外很多雪场不会明确标明雪道的位置,因为国外很多雪友更适应滑“野雪”。不过大熊也提到,和国外相比,国内滑雪出事的情况会更加频繁,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初学者基数较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很多雪友没有耐心,急于想去中高级雪道炫技,“他们希望能够尽快展现自己的能力、尽快地获得成就感,但没有耐心从基础做起。”
Sibyl在滑雪时也常常听自己的教练讲起,很多雪友练了几天以后,就强行要求要上中高级雪道。如果工作人员不同意,双方就会发生激烈的争吵。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太舞要求雪友乘坐吊椅式缆车(通常连接初级雪道与中高级雪道)时必须能够单脚穿板上缆车,这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滑雪板滑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证雪友是有一定滑雪水平的。但由于太舞还配备了一定量的吊厢式缆车,无法采取这一办法进行把控,所以几乎每周末都会有雪友因为水平不足,被困在中高级雪道的山腰上,“有的雪友觉得自己行,但其实他不行,如果你不让他上去,他还会跟你生气,毕竟他是消费者。如果困在山中间下不来,他会打救援,我们会上去救他,同时跟他说,这个雪道不适合你。”
不过对于这一问题,常年在美国滑雪的Jean提出了不同意见。在她看来,国内大部分雪场的安全意识远远不够。在美国,雪场里会有很多工作人员巡逻,查看是否有危险状况发生,还会有专门的人员引导雪友,不让他们去到禁区,“这些国内全都没有,你能在雪场看到的工作人员,都是在收缆车票的。”
由于国内现有的雪场监管措施并不完善,很多小型雪场确实存在一些乱象,大熊也为雪友们提供了几条辨别雪场安全性的方法:
一看分区是否合理:初级区如果完全独立并占到雪场面积的一半以上,表明该雪场是非常重视初学者安全的。
二看运力是否充足:缆车、魔毯(连接初级区的雪场电梯)的运力不够会导致很多人挤在一个地方,造成安全隐患。
三看有没有正规教学机构:很多雪场里都会有一些没有资质的“黑教练”,价格虽然便宜,但是没有安全保障。
四看有没有救援队和医务室:雪道上应该随处都有应急救援电话,一些大型滑雪度假区还会配备直升机,有能力将情况危急的雪友送去北京急救。
参考资料:
电商在线:爆红的滑雪,新的万亿市场?
伍斌:2019年度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
中国新闻周刊:不玩滑雪,今年鄙视链你都进不去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