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上午,贵溪市举行“追本溯源•心向贵溪”象山书院重建开工仪式。省内外专家学者、鹰潭市、贵溪市领导以及项目施工方代表共计160余人出席仪式。
▲鹰潭市、贵溪市领导、专家学者为象山书院重建培土奠基
▲象山书院效果图
据悉,象山书院重建项目位于贵溪城南象山公园,规划面积约130亩,总建筑面积约5.3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象山书院、心学广场、论坛楼、研学楼、文峰塔、昭真观、洗心湖等,项目总投资约6亿元,项目计划于2021年底完成书院主体结构建设,2022年12月完成项目整体建设并启用。
▲象山书院效果图
青山隐隐水迢迢的盈盈赣鄱,一座座古意斑驳的书院如内蕴深厚的隐士或掩映于苍绿的古树之怀,或静立碧水清流之岸,或敛藏于风光独秀之峰。
书院因人而盛,因人而传,有名师而后有名书院。
放眼江右的文化版图,贵溪的丹山碧水间,赫然醒目的“象山书院”摩崖石刻让无数的造访者为之震撼。
在这片茂林修竹的地方,陆九渊(号象山居士,人称象山先生)建象山精舍(象山书院前身),以千古明月为皓首穷经之灯,以锦绣山林为传教授业之基,为寻找中国儒学的真谛,在此披卷吟读、智慧碰撞,开启了“心学”这一哲学思想门径,为我们民族文明血脉中写下一页不朽史诗。
“象山书院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和影响,象山文化更是江西文化的骄傲。”2017年12月2日,在由中国书院学会与贵溪市委市政府共同举办的心学之源暨象山书院建院830周年高端论坛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象山书院在历代读书人的眼睛里,就是神圣的宫殿,就是博大灵魂与思想的居所,一定要形成更加适应当代社会、能为当今社会所用的新心学。
昂扬奋发 自立自强
象山先生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号存斋。南宋江南西道抚州金溪县人。
陆九渊一生辉煌在于创立学派,从事教学与学术活动,但为什么说“心学”是他在象山书院教学期间形成的。
晚年,在贵溪象山书院讲学期间的陆九渊,提出了“明理、立心、做人”这个心学的最终目标,以及“辨志”“剥落”“优游读书”“反求深思”等一整套修养方法。就这样陆九渊创立了新的哲学思想体系——“心学”。因他姓陆,故称陆学,陆学作为南宋理学的主要一翼,和程朱理学共同构成中国思想和儒家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阶段。
提起南宋,往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长期以来,不少人把“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曾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上的诗,当作是当时南宋王朝的真实写照。
面对这一现实,为匡正时弊、挽救危机,士大夫纷纷为朝廷出谋献策,提出自己的治国方案。朱熹提倡“存天理、灭人欲”,以此作为加强封建秩序的理论基础。
陆九渊高扬“心学”大旗,独树一帜,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和“发明本心”等著名的哲学命题。他认为,实现救亡除弊的目的,须先扶正人心,强化人伦,张扬人格,象山心学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实乃中国哲学发展史上一大幸事。
陆九渊号召人们“收拾精神,自作主宰”。按照他的思想,人只要昂扬奋发,自立自强,都是可以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的。整个象山心学,无不体现对人的价值的讴歌,对人的尊严的肯定,对人的道德人格的张扬,和对人的巨大心能的激发。
象山心学可以说是以人的本心为基础,围绕“此心至灵”“人心蒙蔽”和“人心激发”等一系列有关人心的重大问题深入展开而又自成体系的哲学。
它的深刻之处,在于看到了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揭示了人的主体精神的深刻内涵和人的潜在心能的无限性。“万物皆备于我”“人皆可以为尧舜”“《六经》皆我注脚”等,都是这方面的著名论断。这种心灵创造精神的当代价值,就在于它可以用来激励人们去学习、去修炼、去斗争、去创造,以实现自我主体的价值,从而为社会作出贡献。
封建社会历代官方哲学有个共同的特点,压制甚至扼杀人的“主体意识”。先秦、唐宋的儒学虽也关心“人”,也有过“民本”思想,但“主体意识”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下,最终消失在“礼”中;佛教使人的“主体意识”消沉在“空”中;道教使人的“主体意识”消溺在“无”中。
陆九渊经营象山书院的五年,是非同寻常的五年,它不仅是陆九渊一生讲学授徒的最盛时期,也是陆学成熟和确立、象山心学形成和奋起的重要历史阶段。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王立斌坦言:“陆九渊创象山精舍于贵溪,讲学期间传授‘心即理’ 的心学思想,奠定了象山书院心学之源的地位,即象山书院,心学祖庭之举。”
象山心学在那个历史条件下提出来,虽是爝火,却是那时期黑暗天空的一线曙光!因为,封建社会的历代统治者最怕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
朱陆之辩 有容乃大
讲陆九渊,绝逃不开朱熹,朱陆之辩是南宋影响重大的学术事件,它的最大意义是形成新一轮的争鸣现象。
陆九渊的讲学不照本宣科,不只讲经书里的字句和文意,而是着重引导学者领悟做人的道理。在他看来,做人的道理是“本”,知识技能是“末”,不能堂堂正正做人,拥有再高的学问也成不了君子。唯有明确了做人的道理,树立起坚定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将学到的东西为天下人谋利益,而不会陷入个人功名利禄的泥沼。
朱熹讲学注重讲经解典,强调广求博览,考订古今礼仪,认为把那些古代圣贤制定的礼仪考证清楚了,行为就有了准则,人们就可以照着去做,不论是当官还是做人,为政还是处事,都能有章可循。
朱、陆两人讲学的主旨都是传扬儒学,但在讲学的内容和方法上却有很多差异。这就引起了同时代儒学大家吕祖谦的隐约不安。
淳熙二年(1175),吕祖谦倡导,各路学者在信州铅山鹅湖寺聚会,以期调和朱、陆二人在学术上的分歧。但当时的人们包括吕祖谦在内,并没有想到,这次聚会竟然成为中国学术史、哲学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被后人称为“鹅湖之会”。
参与“鹅湖之会”的有江西、浙江、福建等地的学者,主角自然是陆九渊和朱熹,二人就治学和修养方法展开辩论。问及哲学本体论问题,朱熹主张“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陆九渊则认为“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再使之博览”。朱熹主张“即物而穷理”,通过格物致知来穷理;陆九渊却认为“心即理”,只需求诸自己的内心即可明性见理。
从他们的主张看,朱熹的治学方法是经验的、归纳的、他律的,陆九渊的治学方法则是直觉的、内省的、自律的。双方辩论数日,争持不下,陆九渊认为朱熹的学说过于“支离”,朱熹则直称陆九渊的学识为“禅学”。
虽然朱、陆二人在“鹅湖之会”进行针锋相对的论战,而且谁也没能说服谁,却没有影响二人私下的交情,反而加强了相互之间的敬重。各自对于学术立场的坚持,愈发凸显了他们的学术品格和文化人格,在这一点上,他们无疑是英雄惜英雄。
可以说,是江西“有容乃大”的人文传统,为两位学术大师的出现与思想的碰撞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并世的两位学术大师,虽性情不同,各有创见,各自讲学,又相互驳难,相互切磋,使江西成为当时著名的学术中心,为江西培养了大批学子,培育了良好的学风。江西讲学之风的盛行及文化的昌盛,朱熹、陆九渊应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