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市发改委获悉, 《2020年洛阳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 近日正式印发,将通过促进新基建与洛阳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着力发展新制造、新消费、新服务,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为我市加快建设副中心强基础、增动力。
根据该方案,我市将坚持“网、用、产、研”一体发力,开展8类23项重点工作,力争通过多端发力,在今年实现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应用场景明显拓宽、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以上、全市建成30个新基建领域技术创新平台并实施新基建领域技术攻关5项以上等目标。
在实现路径上,该方案针对新基建领域初步谋划了总投资2390亿元的项目210个。其中,2020年计划实施135个项目,总投资806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95亿元。
(资料图)
我市针对新基建领域初步谋划总投资2390亿元的项目210个
其中——
通过三年建设期,全市新增集中充电站7座以上、新增公共充电桩9500个以上, 城市区公共充电桩(含充电端口)车桩比低于6∶1,优于国家7∶1的现行标准
将构建完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推动洛阳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年底前获国铁集团、省政府联合批复, 力争郑登洛、郑巩洛城际铁路早日开工建设,谋划组团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确保地铁1号线12月前开展联调联试
2020年新建5G基站2900个,全市5G基站总量突破4000个,实现县城建成区及市区5G网络全覆盖
在2020年年底前,建设100条智能化生产线、34个智能车间、14个智能工厂,智能传感器产品和技术服务对全市重点产业领域企业的覆盖率超过50%
(资料图)
在推进5G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方面
我市将完成5G基站专项规划,扩大5G建站规模,推动5G网络全覆盖。
推动5G系列应用场景建设,在智慧文旅、智慧医养、智慧市政、智慧物流等方面重点发力,同时探索5G在智慧教育、智慧农业、智慧水利、智慧园区等领域的场景应用,形成以应用带产业、以产业促发展的互动格局。
推动5G及关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抢抓5G建设机遇,紧盯5G通信、芯片制造等产业链核心缺失环节,着力建链补链、招大引强,培育完善的5G及关联电子信息产业体系。
在加快大数据中心建设应用步伐方面
我市将推进数据中心科学布局、集约建设、绿色发展,聚焦质量提升,加快数据中心从存储型向计算型转变。
加强政务大数据资源共享应用,促进城市政务大数据融合,为城市综合管理和服务供给提供智力支撑和决策参考。
推动大数据与行业融合协调发展,实现大数据产业与生产、生活领域各环节的深度融合,助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在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方面
我市将建设全面互通的工业互联网,加快建设全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在2020年建成1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标识解析注册量突破100万。
开展工业互联网技术示范应用,评估试点示范成效,总结推广试点示范先进经验,加速引导企业“上云上平台”,在2020年打造2个工业互联网应用试点示范项目。
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应用,在2020年使得综合标识解析体系在2个以上产业推广应用,500家企业实现“上云”。
在统筹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建设方面
我市将加强人工智能研发,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语音智能、机器人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持续壮大人工智能产业,推动建设智能超算平台,构建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链,建设全国领先的特种机器人研发和产业化基地。
在积极推进特高压建设方面
我市将服务保障特高压工程建设,支持陕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明年1月竣工。
积极布局特高压及关联产业,加快通达电缆、春宾电缆等企业做大做强,加快特富特变压电磁器件二期项目建设。
在大力发展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方面
构建全市智能公共交通体系,推进轨道交通数据中心建设,推动交通枢纽站场“5G+Wi-Fi”网络全覆盖,在2020年建成洛阳市智慧公交项目(一期),完成100个智能公交站牌建设。
培育壮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建设国内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检修再制造生产基地,推动高铁轴承研发生产和上线试用。
在发展新能源充电桩等能源基础设施方面
推进充电设施普及提升,建设省市统一的充电设施公共信息智能服务平台,周期性完成充电设备升级换代,实现充电服务体系的持续优化提升。
做强新能源充电桩产业链,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生产制造、运营服务等关联产业,鼓励各类市场主体依托平台开展服务,提升充电运营服务水平。
在实施科创引领行动方面
我市将系统布局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充分发挥科研院校作用,深化新基建应用技术研发,多出战果、强化支撑,在2020年,新增创新平台(载体)300个。
积极与新基建龙头企业开展合作,充分发挥华为、中兴、中国电子、中安北斗等企业在技术、平台、产业链等方面的优势,在产、用、研等领域发力,培育融通发展的应用场景创新生态。
加强新基建人才引进与培养,积极引进大连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在洛建设研发机构,鼓励市内高校、职业技术院校增设或调整相关专业,补齐新基建人才短板和产业创新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