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米女神像”算不算形象工程? 媒体:投资决策程序更值得关注
资讯
资讯 > 正文

“88米女神像”算不算形象工程? 媒体:投资决策程序更值得关注

近日,曾是国家级贫困县的贵州剑河县耗资8600多万元建造的88米世界最大苗族女神仰阿莎雕塑引发舆论争议。剑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公众号回应表示,仰阿莎是传说中的苗族美神,2017年,为发展旅游产业,剑河县仰阿莎旅投公司依托剑河县文化旅游资源禀赋,通过自筹资金和银行融资8600万元,在清水江北岸建设仰阿莎雕像。经核实,该项目没有使用国家扶贫资金。

底座高22米、身高66米、总高88米,一座女神像耸入云霄……这样巨无霸的建筑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前不久住建部通报的关公像和水司楼项目。“形象工程”、“劳民伤财”等争议很可能就是因此而来。

外观高大上,耗资巨大,这当然是三个项目的相同点。但认真了解,也会看到三者的差别。其中核心在于,巨型关公雕塑要拆,花费近两亿元的水司楼已经烂尾,而苗族女神像自建成后在当地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一直发挥着不错的作用,被称为当地的地标式建筑。

据媒体报道,剑河县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2019年,经过州级贫困县退出专项审查、省级第三方评估、国家复检等程序,剑河县退出贫困县序列。为什么能够脱贫?据悉,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当地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前来剑河县观光旅游的游客逐年增加。而在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剑河旅游业更迎来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新增长,全县累计接待游客22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900万元。

在剑河县脱贫乃至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女神像的功绩几何?了解仰阿莎的传说故事和苗族历史就会知道,仰阿莎是苗族妇女勤劳、美丽、善良、自信的化身,寄托着苗族同胞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宿,女神像之所以能够成为当地地标式建筑,根植于此。明白了这一点,相信都会对女神像的积极作用表示认同。

但肯定女神像在发展旅游产业中的价值,并不意味着公众的质疑完全无理。一个砸下巨资的项目,看其最终的效果如何,固然是评判的一个尺度,但肯定不是唯一的标准。否则,如果只是以最终效果论项目的成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砸钱再说,并以此来阻挡质疑者,那花费巨资搞项目就成了碰运气,即使搞砸了也很难总结出像样的教训。

一言以蔽之,以建地标式建筑带动旅游产业发展无可非议,但关键在于决策需要民主和科学,程序必须合法。无数事实说明,经过周密论证并严守程序的大项目不一定都能大获成功,但其“玩砸”的概率却肯定大大低于那些拍脑袋就大干快上的项目。

现在剑河县有关部门回应称没有使用国家扶贫资金,这当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如果能够将项目论证、决策、实施的过程公布得翔实一些,无疑会更容易争取公众的理解。

一个看上去成功的项目也没逃掉公众的争议,这不是一件坏事。毕竟重金砸下大项目,不能把成功希望全寄托在运气上。“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这才是做大事者应有的分寸。

编辑:张子庆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