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卖部,怎么还没消失?
资讯
资讯 > 正文

中国小卖部,怎么还没消失?

01.

最近,这么个现象引发了不小讨论:

现在大型连锁店这么多,小卖部为什么还没有消亡?

乍一看确实如此。

“小卖部的商品对我没有吸引力!”

“好多年没去小卖部了,大部分不是都被便利店取代了吗?”

似乎各大城市的街道都被标准化的连锁店占据,它们统一销售、统一价格,干净整洁,24小时服务。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至2019年间,中国便利店行业市场渗透率由11438人/店上升至了10407人/店。

也就是说,连锁便利店正在快速的吞噬着小卖部的生存空间。

小卖部们在后退,退到哪里都不知道了。

难怪乎很早就有种声音:

“再见了,我童年的小卖部。”

可要是仔细在城市转转,去郊区或农村逛逛,你就看得到,小卖部很忙碌。

POS机或二维码收款盛行,如果你冷不防掏出现金,反倒让他们为难,那为难程度比连锁店、大型商超更甚。

很有意思的现象——一场连锁店与小卖部之间的战争,似乎都没有输家。

在一些大城市里更明显。

比如在北京与上海之间,前者是烟酒专卖小店的不胜枚举,后者是24小时便利店的俯拾皆是。

在北京,人们越来越注意到小卖部。

2014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曾经发布过一份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北京排名倒数第二。

得分远远低于纬度相近的太原、呼和浩特、乌鲁木齐等城市。

2018年末,东莞有接近9000间连锁便利店,上海有7594间。

而北京只有2613间。

北京面积是上海2倍,便利店数量却是上海的1/3。

更令人惊叹的是便利店的便利性。

每万人的连锁便利店数量排名中,北京排到了全国第20位。

要知道单纯便利店数量,北京虽然落后,那也位居全国第九。

当然形成这样局面的原因很多,包括地区文化、气候因素等等。

这个问题也在网上引发了热议——这样的北京能叫大城市,能算得上现代化吗?

但至少说明,小卖部有小卖部的厉害之处,它的生存法则也许不为常人所道。

实际上,小卖部没有消失是件好事。

对于许多人来说,它是童趣的留驻,它是时光的回声。

它让人感到一阵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

02.

用一个字来形容小时候的小卖部,我愿意是——

野。

一毛钱就可以买上许多的粘牙糖,当你请5个以上的小伙伴一人一根,你就被夸是高富帅。

酸甜味的无花果,吃完嘴边变白……多年以后才知道是萝卜丝。

能让别人帮自己写好数学作业的唐僧肉……多年以后才知道是杏干做的,还放了糖精。

多年以后,许许多多人才恍然大悟,禛香肥牛里面没有肥牛,北京烤鸭里没有烤鸭……

很多人到三十岁也不会明白,吃再多老婆饼,也可能没有老婆。

奸商啊,他们还卖:

舌头能变红、变紫、变绿的魔鬼糖。

只能看着别人吹出来的大大泡泡糖。

当然少不了镇店之宝:辣条。

难怪乎我国著名高考作文素材创作者兼鸡汤文鼻祖周树人先生说过:

“没在小卖部买过5毛钱一袋的卫龙,不足以谈人生。”

还有为人热捧的炸年糕、炸香肠……

佐料涂得越多越好。

口腹之余,为了孩子心灵健康,小卖店还良心推出了2元奖状服务,让学生们一个学期不至于空手而归。

一个学期拿到的压岁钱、零花钱,最后不还是乖乖交到小卖部老板手里啊。

坏,大大的坏!

有时候,他们就是针对人似的,卖永远凑不齐的水浒108将卡。

就算吃了几十箱小浣熊干脆面,也集不到传说中的“大刀关胜”。

接着很多商家似乎发现了财富密码,专门大卖各种玩具、棋类。

什么影视作品火,就卖什么?

电视机放动漫,就卖漫画书。

《风云》大热,就卖血饮狂刀和绝世好剑。

(对不起,我只认郑伊健是聂风。^_^)

《陀螺战士》大热,就卖陀螺。

还有永远缺货的偶像海报,但神奇的是,你加钱就能买到。

(对不起,我觉得周渝民更帅一点。^_^)

或者干脆摆上了永动的“老虎机”、游戏机,硬币滚滚来。

讲究一点的老板偷放几台电脑,有人在这里写下QQ空间的签名:

“我什庅都莈冇,褦給你の呮是些殘屾剰氺の熱情。”

慢慢地,他们卷光了孩子们的钱。

又是坏,大大大大的坏。

所以,罗大佑在很多年前只能唱道:

“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诸葛四郎和魔鬼党到底谁抢到那支宝剑,隔壁班的那个女孩,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

这个福利社就是台湾的小卖部,诸葛四郎和魔鬼党就是漫画角色。

所以,你知道童年的小卖部有多野了吧。

什么赚钱,他就能给你卖什么?

那才是几十年如一日的财富密码。

2016年,在广西一所中学的食堂小卖部竞拍,成交价达到了173万元。

高兴的不只是校领导,还是拿下了店的老板。

因为他知道他人生高峰的一本万利时刻到了。

因为他知道“中国人到底有多爱小卖部”的答案——

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小卖部。

没有小卖部,也要创造条件诞生小卖部。

唯一令人辛酸的是,再也没有5毛钱一包的零食了。

就像隔壁班的那个女孩,其实从来都没经过我窗前。

03.

在我们尽享食物欢乐时,商家们早就以假乱真了。

运动完去买饮料,喝下最后一口,才发现叫:冰动、激动、咏动。

早餐吃完,感觉味道有点不对,才发现是营养直线。

课间补能量,竟然找到了错别字:奥利粤。

满心欢喜地想跟老师报告,发现了错别字。可是读不出它的牌子叫什么名?

雪碧、雷碧、雲碧、雪露傻傻分不清。

初高中一些住校的孩子得自己洗衣服,后来穿上总感觉哪里不舒服,才想起来,买的洗衣液叫:

蓝日月亮、篮月亮……

当然了,举报不谢。

维护消费者权益,得从娃娃做起。

再怎么不讲究,也不能损害自己身体健康。

实际上“五毛食品”泛滥校园已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这在农村地区更甚。

所谓“五毛食品”就是包装粗糙、口味浓重、单价低于1元的食品。

在经济参考报的报道中,1元的花生牛奶包装上没有生产日期;

30多种“辣条”产自小村镇的小作坊,生产厂家地址、电话等信息有不少是虚假的。

“五毛食品”添加成分、调味剂不少,孩子吃了太多重口味的食物后,就容易变胖。

在全国中小学生逐渐“圆圆”化的基础上,各地更是竞相争当“出头鸟”。

长沙中小学生肥胖比例从2002年的9.8%,上升到2019年的13%;

上海中小学生肥胖比例从2005年的11.35%,上升到2018年的18.27%。

在管不了外面商店的情况下,学校、家长将肥胖等很多问题转嫁到小卖部身上。

于是,2019年就出了这么一个规定:中小学、幼儿园一般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

后来,这样的规定深入推进和细化。

能看出国家对于建立校园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的决心。

但也导致怨声载道:

“高中下课时就指望小卖部的烤肠和汽水活着了,还有体育课后,打完篮球累成狗后不喝点凉的怎么行?”

“没有小卖部的学校没有灵魂”

“这个管的太宽了吧,没小卖铺我们怎么活?”

还有人说,关了小卖部,食堂就会变着法子卖高热量的油炸食品。

他们吐槽归吐槽。

这些人也能理解国家对校园和青少年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

但其实,也有一份希望在。

希望有人能理解零食,能理解分享咪咪虾条的快乐对童年的价值。

许许多多的人情味,许许多多成长的意义正是从小卖部而来。

04.

韩国电影《隐秘而伟大》,金秀贤扮演的特工从北来到韩国,寄居在小卖部里干活。

他装成傻子,看到邻居小孩偷吃小卖部的零食而不亦乐乎,看到落魄的美女歌手买烟消愁而睁只眼闭只眼,看到店主婆婆斤斤计较却养活了儿子和他而内心触动。

小卖部就是这个小区的信息和食品中枢。

更是许许多多人一时失意时,短暂休憩与逃避的温暖港湾。

所以,真正隐秘而伟大的不是特工,而是小卖部。

它隐藏在闹市,又提供了居民所需的柔情。

小卖部这种“人情味”的特点是大型连锁超市没有的,也无法替代的。

这些小区里小卖部的顾客大都是附近邻居,来来往往、互相熟络。

他们锅里正炖着菜发现家里没盐了,随口对楼下一句“老板给我拿袋盐”,就能解决。

在看似杂乱无章的小吃饮料中,永远有你喜欢的那款;在一堆快递里,永远有你忍不住拆的货。

偶尔忘带钱包,忘带手机,赊个账也是可以的。

偶尔不喝百事,而买康师傅了,他就会关心你最近怎么样了?

“我大姑家的女儿28岁,条件很好,要不加个微信?”

他们冷不防地温暖一下你,告诉你这个城市有人总会牵挂你。

就像学校的小卖部,时不时能帮你解决寝室生活问题,时不时能提供学习、娱乐的小道消息。

小卖部颇有人情世故。

实际上,生活中我们能经常看到这样的瞎想:

18岁,我的理想是安逸的开个小卖部,有错吗?

没有错。

也许他们并不是真的要开小卖部,而是要重回那段能被呵护的岁月静好生活。

小卖部就是人情味的代名词。

便利店亦如此。

有温度的便利店,才是成功的便利店。

便利店与小卖部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在互补中满足了居民的需求。

去年的时候,商务部就鼓励品牌改造小卖部,借力新零售发展。

除去经济与商业考量外,还有一份人文的思考在:

“要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利用疏解整治腾退出的空间资源,鼓励品牌连锁便利店入驻经营。”

其实说的是,对小区文化的尊重——

这也是上文强调的,无论小卖部抑或便利店需要做到的温暖关怀。

无论它在青岛叫小铺,它在黑龙江叫卖店,

它在河南叫门市,它在广东叫铺头仔,

它在南通叫台小店,

都没关系。

暖心、便民,被生活其中的人赋予意义,才是重中之重。

如何打开里面的意义和承载的记忆呢?

有一个方法,那就是:

“走,逛小卖部去。”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