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间|  4位武汉普通人:上班前,我会幻想将前往战场拯救世界
资讯
资讯 > 在人间 > 正文

在人间| 4位武汉普通人:上班前,我会幻想将前往战场拯救世界

凤凰新闻客户端 凤凰网在人间工作室出品

口述:思雨(医院工作人员)

坐标:武汉市硚口区

我是95后,父亲是医生,当初我也想要学医,被父亲否定。他觉得当医生太辛苦了,不适合女生。但我最终还是在2019年7月,成为了武汉一家医院的会计。疫情爆发以来,我一直负责医院的后勤保障工作。

食堂师傅从武汉郊区运回一车食材

1月24日开始,医院的患者突然增多,医护人员也随之增加。我的首要工作是保障医生、患者的饮食。春节前三天,物资特别紧缺,周边批发市场已全部关闭,而超市的零售渠道,根本无法满足医院2000余人(包括医生和患者)的日常需求。我们只能依靠食堂库存来解决吃饭问题,医生每顿只能吃简餐,或者泡面。

1月28日,食堂师傅们跑到郊区,运回一卡车的食材,这才解决了吃饭问题。

送饭时,我都将盒饭放在隔离区外

我们医院的隔离区有三重隔离措施:电梯口的玻璃门,病房的玻璃墙,以及房间内的隔离措施。到了饭点,我就负责去给医生和患者送饭,为了节省防护服,我会将饭盒放在第一道隔离点:电梯口的玻璃门外,等待医护人员自行前来取餐。

有一次,一位呼吸二科的医生特别叮嘱我,患者因为吸氧喉咙特别干,希望准备一些流食,否则患者饭后特别容易呕吐。我觉得那位医生很细心。

第一道隔离区内的医护人员

从大年初一开始,我和银行的工作人员一起处理捐款捐物的相关事项。起初的物资确实短缺,口罩、防护服我们是“能不用就不用”,留给一线的医护人员。

网络上求助之后,每天都有运送物资的车辆来到医院。这以后,医院的伙食反而比平常更好了,鸡翅、猪肉等肉食供应充足。

我的另外一项工作是给一线医护人员计算津贴,工资是分批到账的,有的医生没有领到钱,虽然他们没有抱怨,但我心里着急!最近一直在加班,希望他们能够早日领到津贴。

医院里的工作通道

我的父亲和小姨也在医院工作,舅舅是警察,外婆在社区工作,随着疫情的爆发,他们都在一线继续工作。父亲是医生,也是我心中的英雄,以前有一次他做了一台9个小时的手术,术后晕倒在电梯……患者们对父亲所表现出的信任感,对我的触动很大,也让我感受到作为医生的使命。

疫情以来,休息日回家的时候,父亲就在家自我隔离,我则住在亲戚家,与他保持一定的距离。

我每天工作8小时,其余时间随时待命。每天下班,已是晚上9点,望着空无一人的街道,紧张感便涌上心头。

我在医院也会感到害怕,最开始看到“白肺”的CT照片时,心里掠过一丝恶心还是恐惧,我也分不清。独自在家时,那种无力感便更深了,每每看到有人因病毒肺炎去世的消息,总会庆幸自己“逃过一劫”。

好在平时我喜欢看小说,自认为是“中二”女青年。每次上班之前,我都会幻想自己是小说里的主人公,将前往战场拯救世界!

这样想,心里的恐惧感便减轻许多。

2月14日,我们医院60名医护人员前往雷神山医院支援,其余医生除了极少数留下照顾其他重症患者,大都集中在新冠病区,包括我在内的行政人员则负责清点物资等后勤工作。我们医院被整体征用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后,整个医院除新冠病区,仅剩发热门诊(负责开药)这一科室仍在正常工作。

新冠肺炎患者还在不断增多,同时,各医院能够投入到非新冠肺炎的人手极其有限,我为后者感到担心。

口述:陆愈(公职人员)

坐标:武汉市江岸区

我在武汉国有企业工作,在技术类岗位任职。今年是我工作的第5个年头。

2月9日晚上11点,正准备睡觉,我接到了单位电话,通知明天到社区统计患者情况。第二天,单位的一位主任开车(需办理通行证)将我接到江岸区的一个社区居委会门前。当天,本单位原本分配的12人,有一半没有到来,大都是因为“住得太远、交通不便”。

物业工作人员正在核对信息

“没有防护服、没有口罩,耗材自理。”当被通知没有防护耗材时,我自己戴了一个非医用口罩。我家附近早已买不到医用口罩,药店、便利店缺货,网上的订单至今没有发货。

我们5个单位、近30名职工被分配到这个社区,其中有政协的,也有国企的。社区的工作人员把我们这些戴红袖章的人当成领导,毕恭毕敬。社区原本只有10来位工作人员,一下子“接待”30个“领导”,负责这么多人吃饭、出行等等问题,对他们来说显然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按照要求,来社区工作,应当挨家挨户检查。有防护服的单位职工,会上门给居民测体温、送菜。我们这些没有拿到防护服的人,谁也不愿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

巡逻的时候遇到一位提菜回家的市民

我下社区的第3天,领导来视察,给我们每人发了50个医用口罩。

我们在社区的工作主要是打电话,询问每户居民的状况。社区只有2个固定电话,只能一部分人留在居委会,一部分人上街巡查。我们单位实行轮班制,每天上午2人、下午2人,一人在社区办公室打电话,另一人就在街道上巡视。

2月14日下午,我打了100多通电话,记录居民身体状态、居住情况,并叮嘱各类注意事项。半天下来,整个人十分疲惫。整个社区至少有20000位居民,由于平日里没有做统计工作,社区工作人员也不了解具体人数。

正在给小区居民测体温

不在办公室时,我会戴着红袖章在马路上巡视,在附近几个小区之间来回走动,大多数居民都闭门在家,出门的人多是买菜的。我曾遇到一位没有佩戴口罩的中年男性在街头抽烟,我上前劝告,隔着几米的距离,但他并没有理会。我也无可奈何,因为我没有执法权。

有的小区门口停着几辆出租车,在1月23日公共交通停运、1月26日私家车禁行后,这些出租车被政府安排用来接送重症病人——实际情况是,大多出租司机不愿意冒风险出车,只有为数不多的出租车继续运营。

按照规定,当小区有人发热,为了避免交叉感染,社区只能按时上报,等待救护车前来接送。但有时也很难确定是否是新冠肺炎患者。

被封闭的小区,仅剩一条出入通道

2月10日,网络上质疑各社区没有进行新冠肺炎患者的排查。对此,我所在社区的一位工作人员很委屈,他说从1月20日至今,他每天连续工作,没有放过1天假。只是平时对于社区的排查太少,对每一户的情况根本不了解,再加上人手不足,才导致排查困难。直到10日当天,我们这些支援人员来到各个社区,情况才有所缓解。

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我没有执法权,难以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社区工作人员需要保障我们的安全,这又多少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

居民在小区内等待猪肉与面条的分发。此时的武汉,蔬菜的供应还算充足,但热干面、猪肉已是奢侈。

2月11日,武汉“封小区”之后,我们与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们一同用木板、铁质栅栏等物品将各小区大门封锁,每个小区只留下一个出口,供居民领取粮油等生活物资。遇到生活不便的老人,我和同事会将物资送到其家门口。

自2月中旬以来,社区的各项工作一直在平稳进行。我除了在街头来回巡查,几乎无事可做。这半个月以来,我感受最深的是,最初社区工作的缺失,不是因为缺少人手,而是没有合理的分工。对于社区一线的工作人员来说,这次疫情来得太突然,由于缺乏经验,造成了刚开始的慌乱,但一切都在逐步回归正轨。

口述:延林(便利店老板)

摄影:李累

坐标:武汉市武昌区

“7号!”

“这里!”

在封城后不久,送货上小区门口,成为了我的工作常态。我一般都站在小区门口,和线上订货的顾客对上号,并隔着栅栏为小区居民递上货物。

在 “封城”后头两天,我店里的生意明显更好,到店里买东西的人比往日只多不少。

但从1月26日开始,我就不敢再开门营业了,看着病毒来势汹汹,来往店里的顾客各式各样,我也感到害怕。

大概是2月初,有人在一个小区群里提议,希望能够线上点单,将钱款付给我之后,再由我送到小区门口。我的便利店就开启了“网上下单、集体送货”的工作模式。

延林将送货的面包车停在某小区门口,这是一个相距便利店并不远的小区,步行只要10分钟,但这个时候愿意出门的人不多。

每次接到订单和付款后,我都会等一等,等到那个小区的订单达到一定数量,再一起送过去。2月7日那一天,我送了整整一车的货物。店里的订单上主要是副食和日用品,大米、调味品和烟酒居多。

严密防护的居民

现在,各小区大门已经封闭,只能隔着门口的栏杆,将货物一箱箱地送进去。20多位居民在栏杆那一头,自觉相隔两、三米站立,他们全是我的顾客。有的居民很谨慎,身穿防护服、手戴塑料手套、脚踩鞋套,有的戴着头盔前来取货。

我戴了口罩,对于我自己来说,除了1月底那几天比较紧张,现在心情越来越平和,因为周边小区感染病例不多。

2月初,店里的货架已经告急

我和妻子2016年从老家孝感来到武汉开便利店,也在武汉买了房,儿子毕业后在深圳发展,我们平日就住在便利店的阁楼上。店里雇了一位年轻人,但是2月后他就不来上班了,说是害怕被感染,这个我也能够理解。疫情当下,如果要再雇一个人,工资低了没人愿意来,工资高了自己也舍不得,所以只好自己去送货。

从23号封城开始,过江隧道被封锁,往日的进货渠道被中断,店里也就没有再进货。不到半个月,店里的大米、方便面、粮油等副食商品,基本上都见底了,货架也空了大半。而水果则无人问津,迟早会烂掉,还是挺心疼的。

面对前来的顾客,延林表示不营业

2月11日开始,武汉的所有小区都封锁了,每户每3天允许1人出门购买生活物资。这个时候居民更加需要我,但店里已经没货了,只好关门休息。附近有的连锁便利店货源充足,不仅没有歇业,还延长了工作时间,每天都会送货到晚上8、9点。

我的便利店位于武汉较为繁华的地段,这一关门,高昂的房租就成了我和妻子的负担,我的同行朋友们都在担心,疫情再这样继续下去,我们该怎么办?

往日的春节,会与儿子一同回到老家,今年被困在了武汉……还是希望疫情早些过去吧,早日回到正常的生活。

作者:肖金忠

坐标:火神山医院

我在武汉市某工程公司工作。我们在1月26日向集团公司提交了请战书,1月27号接到任务:给火神山医院做围挡,接下来的8天工作,我毕生难忘。

1月27日

经现场踏勘,我们初步确定了两个打围方案。但最关键的还是围挡材料和专业施工队,这是我的工作重点,若这个问题不能解决,一切都是零。

此前,我并没有接触过这一块工作,几乎不认识一个打围挡的老板。但是,我知道,我不能掉链子。

1月28日

这天,我找到了一位姓熊的老板,他在武汉的仓库有现成的围挡。但是他人在洪湖农村,现在被隔离了,村里不让出门。

我打电话给他们村支书,希望村里放行。村支书说:“他是从武汉的返乡人员,正在隔离,按规定不能离开村子。这事我作不了主,需要请示街道指挥部。”

……

在各种联系函、证明,以及电话、微信佐证下,从村里的书记到洪湖市领导,再到高速公路管理部门,我们逐一打通关卡,熊老板终于出了洪湖市,上了高速公路,于28日下午到达施工现场。

我又以同样的方式,把熊老板的工人从黄冈请到了武汉。黄冈是继武汉市之后疫情第二严重的城市,禁行令更加严格。

与此同时,负责生产工作的同事们,用同样的方式,从其他地市请来了一批工人。

从指挥部反馈的信息得知,方案一被否,方案二未确定。为不耽误时间,我们一边等待更详细的方案,一边按方案二组织施工,沿知音湖大道约150米,在能挖坑的地方开始挖坑,并连夜浇筑混凝土。

今夜,我让熊老板进了两车A2型围挡到施工现场。

有了材料,有了工人,我稍稍松了一口气。

1月29日

今天,我们的队伍增加了14位老同志,他们是:刘建军、吕忠鸣、杨红星、李庆跃、杨元斗、孙志红、张强、冯远红、沈春桥、黄可军、彭发贵、江昭华、彭建利、石汉武。

打围方案终于确定了,知音湖大道沿人行道内侧,在距离边缘60厘米的绿化带中打围,A2型;加油站沿线,沿现有路的外侧打围,A2型;疗养院入口段,A2型;临湖段,A3型改为蓝色彩钢板。全部加起来约1500米。

这意味着,昨天知音湖大道连夜预埋的基坑作废了。我们把工作想简单了,最终确定的方案是最难、最麻烦的。

后续材料陆陆续续运到了现场。我从内心感谢熊老板,他克服了很多困难,想尽一切办法调来了材料,花高价钱请来货车、施工工人,无条件地满足现场施工的需要。

1月30日

公司要求现场所有人员,每天早晚必须测量体温,作好记录;并叮嘱大家饭前洗手,按期更换口罩,做好项目部的消毒;同时,做好安全防控,现场人多、车多,情况很复杂。尤其叮嘱一些年龄大的工人务必遵守防疫规定,不可侥幸。

今天,有个别管理人员出现了发烧,可能是熬夜造成感冒,人已回家休息。

1月31日

沿知音湖大道绿化带俨然变成了材料堆放场和设备停放场,各类钢筋、砂石、砖、水泥、管材、光缆、空调通风管道等等应有尽有,各色推土机、挖掘机、卡车停在绿化带。其它公司办公的八个集装箱,系统内城建公司、机械化公司搭建的临时工棚,都在我们的施工段面上,还有大量的树、灌木等都需要移走。

工作量,很大;协调的难度,很大。

物业公司的那帮老伙计们,拿起了几十年没摸的铁锹、洋镐、锯、斗车,干了起来。没有工具的,肩挑手抬,把各类物品移开。一天下来,他们居然把绝大部分段面清理出来了,并完成了基坑的挖掘。今晚,这些基坑可以浇筑混凝土了。

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一起通宵达旦奋斗的至少有4000人,现场灯火通明,机械轰鸣,身穿黄色反光背心的工人密密麻麻,所有人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2月2日将医院建成,让身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人尽快入住。

2月1日

凌晨1点10分,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夫人照例把我推出门外,对我全身上下一阵猛喷,酒精味呛得我直打喷嚏。我小心翼翼地洗手、洗脸,将外衣裤丢进洗衣机。

今天,我们的进度很快,完成了知音湖大道沿线绝大部门打围,强行封闭了几个通道;完成了几百米临湖段的彩钢板打围,实现了合拢。

生产组的小伙伴真的很棒,舒飞超、李晓明、严超、万贝海、闫朝、雷昊波、熊杰、熊平、喻皓、李锐、乾帅,我知道他们好多人是连轴转,白天黑夜不眠不休,即便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也没听到说要退下去。舒飞超的妻子是护士,战斗在第一线,家里的孩子没人照料;李晓明的女朋友也是护士,她的科室已经有两个同事被感染了。严超的身上又开始过敏了,起包,痒,浑身难受,但他始终坚守在现场。另外两位小伙伴因为熬夜受凉,流鼻涕、发烧咳嗽,全家人开始担惊受怕。

后勤组的小伙伴们工作也很给力。方荣、何佳、沈赛在防护用品异常紧张的情况下,弄到了4000多个口罩、10余瓶消毒酒精、6把体温枪、6瓶洗手液,还有面包、方便面、火腿肠、巧克力、水果、饮用水等各种食品,以及每餐100余人的盒饭。

2月2日

上午,军方联勤部队与武汉市政府签定了火神山医院移交仪式。

按照计划,除了疗养院入口段,今晚到12点,我们应该可以全部完成打围任务。

晚上6点,接到集团指挥部的通知,中建三局建的一号楼要全部用围挡围起来,明天上午必须完成。

经过技术组与指挥部研究,决定绝大部分段面用1.8米的临时围挡,ICU入口段用3.2米的彩钢板围挡。两个原因:一是临时围挡搭起来快,不需要专业工人,且材料充足;二是ICU入口段紧靠尚未完工的二号楼,需要高围挡隔开。

连夜调货!

快到12点时,下起了小雨,落在脸上凉凉的。我一边张罗雨衣,一边安排后勤组熬一些姜丝可乐,连同夜宵送到现场来,工人师傅比我们更辛苦。

后天就要立春了,万物萌动,春暖花开,阴霾必将很快扫去!

2月3日

临近下午2点,昨晚增加的将近500米临时围挡和彩钢板围挡,基本接近尾声,胜利在望。

“所有完工人员,全部到污水处理站,集中力量完成最后的任务,晚上6点结束战斗!”公司邢总在微信群里下达了最后的冲刺令。

“收到!”

“收到,加油!”

……

微信群里群情激昂,兴奋之情溢于言表。8天来的疲惫,瞬间烟消云散。

当最后一块围挡立起来的时候,我们不禁鼓起掌来。小伙伴们纷纷拿起了手机,记录下这最后的一刻。

再见,火神山!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