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渔翁岛
资讯
资讯 > 正文

福建省作协副主席、女作家林那北撰写的小说《我的唐山》2012年4月由海峡书局出版。《我的唐山》中的“唐山”原系“大唐江山”的简称。这样的简称是港澳台以及海外华人对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大陆故土总的称呼,而当时人数众多的大陆移民到台湾开基,则被他们情谊绵绵地称为“唐山过台湾”,这曾经是一段极其斑驳的历史,充满了生离死别的情感元素。而这部小说是第一部再现“唐山过台湾”历史的长篇作品,以文学形式虚构了一个动人心弦、荡气回肠的故事,通过一对貌合神离的兄弟和两个性情迥异的女子之间爱恨情仇、波澜起伏的人生悲欢,展现出“唐山过台湾”斑驳、丰饶而跌宕的历史画卷。

故事梗概

名动一时的青年名伶陈浩年在受福建安渠知县朱墨轩邀请演戏时喜欢上了朱墨轩的小妾曲普莲,他们相约私奔。在阴差阳错之间陈浩年迷了路,耽误了时辰,曲普莲则被发现,陈浩年弟弟陈浩月替兄受过,与曲普莲一起逃往台湾。随后,陈浩年也去往台湾,寻找曲普莲而多年未果。为了生存,他在台湾又组建了戏班子,在一次演出中意外地碰到了曲普莲,而这时她已经是弟弟陈浩月的妻子了。接下来发生了一系列变故,普莲一人带大了陈浩年与台湾女子秦海庭所生的女儿庭心。颇富戏剧性的是,曾经视同仇人的朱墨轩也赴台任职,为挽回面子,他害得陈浩年失去了视若生命的美妙嗓音。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台湾成为日本的殖民地,东洋皮靴咯吱咯吱地响起来,整个台北的路面仿佛都跟着颤动。陈浩年、曲普莲、朱墨轩一行人又渡海回“唐山”,在茫茫大海上,朱墨轩眺望着厦门方向离开人世。陈浩年则用沙哑的声音再次唱起那一首宜兰小调:“那样的山,那样的川,那样一道阿姆轻声叹。阿姆啊,我记得我的祖先在唐山……”

父亲从海上带回那个陌生人的前一晚,海庭做了一个梦。是在荒岛上,正在涨潮,潮水像被谁拿鞭子驱赶着,一路跌跌撞撞冲过来,哗地一下砸到岩石上。岩石原先是蟹青色的,突然就通红了,炭一样烫脚;然后下一波潮水再来,岩石就动起来,像一排牙齐刷刷立起,蓦地又这个往上凸那个往下凹,参差林立……

其实从十二岁起,海庭就一直做着类似的梦。十二岁以前,她并不是家中唯一的孩子,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一个比她大六岁,一个比她大三岁。后来海庭一直觉得,对她而言,两个哥哥其实就是两道咾咕石垒起的坚固长堤,将她的生活围护得轻松自由,坐立行走都没有拘束。秦家先前在岛上算得上大户,金恒利船队除了行驶在台澎厦间,还常常二三十艘大船结集起来,一路逶迤北上,直抵天津三岔河,然后收帆下锚一长溜摆开,煞是气派。但就是歇息在天津的闽粤会馆里,等待货物的卸下与重新装运期间,海庭的曾祖父学会了吸鸦片,家道从此败落,金恒利商号也仅剩一个虚名而已。如果秦家能够继续锦衣玉食,她的父亲就无需那么辛苦地日夜奔走,她大哥也不会小小年纪就跟着父亲一趟趟走海。

那年船从宁波返回,也是过黑水沟,又遇台风起,船被浪打得失控,再遭风刮,便猛地翻入海中。父亲被救起,大哥却连尸体都没寻到。

接下去有好多年父亲都不再登船,甚至听不得任何人嘴里出现“船”字。他留在家中,一心想着再生个儿子来弥补大儿子命丧大海之痛,可是竟未遂,吃下多少药都不见效。船翻那一瞬,父亲受伤了,伤及要害。不行了不行了我不行了……他这样的呻吟令屋里阴气森森。

一条长堤毁了,另一条堤也没保住。在大哥死去第二个月,在那场海难中元气大伤的二哥又死了,死于瘟疫。

在葬下二哥后,父母就成了两只惊弓之鸟,从他们眼神里,海庭看到自己往后的日子正在一点点改变,她再也不能随便出门,哪怕偶尔仅仅在父母的视线里消失片刻,他们都会大汗淋漓地失声呼叫。海庭!海庭!海——庭——!

在这座岛上,秦海庭不是以美貌出名的,她削肩,长颈,身子高挑,眉眼却平淡,只是天生有一副笑模样,这都来自母亲。别人说,金恒利的女儿宽心宽肺,近于傻气,家中连遭横祸,她竟还能笑得起来,笑声竟比岛上任何一户人家的女子都脆亮高扬。只有她自己知道,有大哥二哥时,就是她再不笑,家中也仍然是欢愉的,然后他们没有了,剩下她,她只能将三个人的喜气集于一身,竭力喷发出来,献给在悲伤中一年年衰老去的父母。

她一个人挑着三个人的担子,就是咽泪,也得装欢。

这种日子也许永无尽头,但也不是没有峰回路转的契机。海庭知道,其实从她十五岁起,父母就开始为她寻觅夫婿了。觅得一个好郎君,她就可以卸下担子,重新做回那个除了能笑,有了苦痛也可以纵情哭泣的自在女子。

其实找个男人并不难,对父母而言关键是必须入赘,必须成为秦家的一根顶梁柱。

而对海庭来说,这个人除了是根柱子,还应该是其他。其他什么?她不太清楚,只是隐约眺望着。张三李四王五,一个个相亲的人来了,又走了,都是海庭摇头,摇了一个又一个。对方的不好,她挑不出来,可她也挑不出人家的好,既然没有好,哪里能委身屈就?她自己其实也暗暗着急了,岁数在一年年大,父母在一年年老,周围同伴接二连三成为新娘抱出孩子,只有她,最需要为秦家生出子孙的她,却仍枯守家中。岛太小了,岛以外她的双脚却不能再踏上半步。父亲的惊慌没有一天消减,宁可因噎废食,也绝不容许她再冒一丝半毫的险。

两年前父亲把家中所有积蓄拿出,又借下一笔钱,购下船队,重新挂起金恒利商号,开始在海上行驶。其实郊行商的生意早就不如从前了,世道不好,洋人的铁甲船到处开,大炮到处轰,而朝廷又拿不出一点办法,连自己的皇家庭院园明圆都被烧个精光,竟还要跟人家议和,再割地、赔款、开埠。小小的台湾十几年前就不再安生了,安平、淡水、高雄、基隆四个港口都开起来供洋人通商,到处是洋人开的店,钱哪里还能那么好挣到?但父亲很执拗,父亲说:“无论如何必须挣钱!”家里先前还雇有几个佣人,后来就全部辞掉了。其实也并不差几个家丁佣人的开支,但母亲觉得能省一点是一点。作为客家女,母亲其实从来就没有闲下来的习惯。有一双大脚的母亲能挑能担,原本也没有哪一天养尊处优过。

海庭打量父母亲时,忍不住泪就偷偷下来了。父亲不过五十多岁,却早已是一副年近古稀的垂老模样,而母亲比父亲还小三岁,看上去也已近于老妪。大哥二哥的死,令父母一夜之间都老去十几岁。父亲以这样的羸老之驱,却得辛苦奔波,他们的心意海庭太明白了,就是指望尽快让家道重兴,让腰包丰厚,这样秦家才可以成为一株枝繁叶茂的梧桐树,然后招来一只像样的凤凰。那个人一进家门,海庭就明白父亲的意图了,父亲以为自己从海里救上来的,就是一只千金难买的金凤凰。海庭本来也这么以为了。父亲让那个人写信,又让他写对联。写过,虽然父亲当场什么都没说,仿佛若无其事,但海庭还是看出来了,父亲内心其实喜得要流蜜。人才!人才啊!父亲低声对母亲说。海庭私下里也欣喜过,整座岛上何曾见过这般模样的人?眉眼清秀,玉树临风,举手投足都别有滋味。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她的心底一遍遍浮起这句宋词。她以为连整个世上都不可能有,不可能存在,却偏偏有,偏偏还到了岛上,到了她家中。她双掌合十,感谢妈祖,她以为是妈祖娘娘垂怜她这么多年的辛苦与隐忍,所以将这样一个人赐来。

可是,那个人却说他要离去。他要去台湾。渔翁岛太小了,他可能嫌它容不下他的一生。这其实是对的,海庭自己也这么想。但她是无法离开岛的,她的祖上,就是那个明万历三十二年随福建都司沈有容来澎湖驱赶荷兰人,然后又被沈有容下令留岛守护的祖先,曾给秦氏留下家训:与岛同在。这话其实是沈有容对他说的,然后他在自己临死前,又嘱所有的子孙,无论以后如何分枝散叶,每一代每一房都必须留一脉在岛上,与岛同在,地老天荒。如果大哥二哥在,海庭根本无须肩负这样的担子,也轮不到她来负,可是现在不是她,还能是谁?许多时候,海庭会忍不住猜测起沈有容的模样,一定五大三粗魔鬼般吓人吧?否则哪能凭空一句话,两百多年后还能把别人的命运牢牢掣住?

看过西屿灯塔回来的那天夜里,海庭至少花上大半夜时间用来流泪。她独自缩在被窝里,细细体味一块糖垂到她嘴巴前,诱使她张开了大嘴,可那糖晃几下却又断然缩回去。糖还是糖,糖不是她的,她吃不到。这比眼前从未有糖出现过,要更为残酷与凄凉。

第二天海庭又把那个人带到外垵,去看那里的炮台。炮台最早是明郑所建,用来对付率清军攻台的施琅大军,康熙五十六年时又改建过一次,如今已废了,没有兵没有炮,空余一个炮台留置那里,对着开阔的海面发呆。海庭立在炮台口,用脚轻轻将地上的沙石往外踢,她说:“你们男人都喜欢争斗。”

那个人笑一笑,没有答。

海庭说:“如果不争不斗,我的祖上就不需要到这里来。”

那个人还是笑一笑。

海庭问:“你的名字真的叫唐山?”

那个人迟疑一下,点点头。

海庭说:“一定要走吗?一定要离开这里?”

那个人还是点头,这次头点得很重,也很快。

海庭咬住唇望着空荡荡的远处。风很大,岛上的风总是这么大这么急,匆匆地横扫过去,恨不得将整座岛掀个底朝天似的,她虽然习惯了,却一直无法喜欢起来。她用手抱住腹部,肩膀缩起。半晌,她说:“快过年了,过完年,熬到三月底吧。你看这风,这火烧风,这么猛,船不好行走海上。待四月风歇下了,你再走,行吗?”

那个人迟疑片刻,点了点头。突然他一怔,仿佛想起什么,转过头看着海庭。海庭连忙别开脸,她不愿他看到自己眼里的隐约水光。片刻后,她再把脸朝向他时,已经笑了。她说:“别看岛上人不多,过年时你再看看,热闹得整个岛跟一锅开水似的,到处闹腾得厉害。信不信?到时候不热闹你可以骂我的噢。”

福建省作协副主席、女作家林那北撰写的小说《我的唐山》2012年4月由海峡书局出版。《我的唐山》中的“唐山”原系“大唐江山”的简称。这样的简称是港澳台以及海外华人对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大陆故土总的称呼,而当时人数众多的大陆移民到台湾开基,则被他们情谊绵绵地称为“唐山过台湾”,这曾经是一段极其斑驳的历史,充满了生离死别的情感元素。而这部小说是第一部再现“唐山过台湾”历史的长篇作品,以文学形式虚构了一个动人心弦、荡气回肠的故事,通过一对貌合神离的兄弟和两个性情迥异的女子之间爱恨情仇、波澜起伏的人生悲欢,展现出“唐山过台湾”斑驳、丰饶而跌宕的历史画卷。

故事梗概

名动一时的青年名伶陈浩年在受福建安渠知县朱墨轩邀请演戏时喜欢上了朱墨轩的小妾曲普莲,他们相约私奔。在阴差阳错之间陈浩年迷了路,耽误了时辰,曲普莲则被发现,陈浩年弟弟陈浩月替兄受过,与曲普莲一起逃往台湾。随后,陈浩年也去往台湾,寻找曲普莲而多年未果。为了生存,他在台湾又组建了戏班子,在一次演出中意外地碰到了曲普莲,而这时她已经是弟弟陈浩月的妻子了。接下来发生了一系列变故,普莲一人带大了陈浩年与台湾女子秦海庭所生的女儿庭心。颇富戏剧性的是,曾经视同仇人的朱墨轩也赴台任职,为挽回面子,他害得陈浩年失去了视若生命的美妙嗓音。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台湾成为日本的殖民地,东洋皮靴咯吱咯吱地响起来,整个台北的路面仿佛都跟着颤动。陈浩年、曲普莲、朱墨轩一行人又渡海回“唐山”,在茫茫大海上,朱墨轩眺望着厦门方向离开人世。陈浩年则用沙哑的声音再次唱起那一首宜兰小调:“那样的山,那样的川,那样一道阿姆轻声叹。阿姆啊,我记得我的祖先在唐山……”

父亲从海上带回那个陌生人的前一晚,海庭做了一个梦。是在荒岛上,正在涨潮,潮水像被谁拿鞭子驱赶着,一路跌跌撞撞冲过来,哗地一下砸到岩石上。岩石原先是蟹青色的,突然就通红了,炭一样烫脚;然后下一波潮水再来,岩石就动起来,像一排牙齐刷刷立起,蓦地又这个往上凸那个往下凹,参差林立……

其实从十二岁起,海庭就一直做着类似的梦。十二岁以前,她并不是家中唯一的孩子,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一个比她大六岁,一个比她大三岁。后来海庭一直觉得,对她而言,两个哥哥其实就是两道咾咕石垒起的坚固长堤,将她的生活围护得轻松自由,坐立行走都没有拘束。秦家先前在岛上算得上大户,金恒利船队除了行驶在台澎厦间,还常常二三十艘大船结集起来,一路逶迤北上,直抵天津三岔河,然后收帆下锚一长溜摆开,煞是气派。但就是歇息在天津的闽粤会馆里,等待货物的卸下与重新装运期间,海庭的曾祖父学会了吸鸦片,家道从此败落,金恒利商号也仅剩一个虚名而已。如果秦家能够继续锦衣玉食,她的父亲就无需那么辛苦地日夜奔走,她大哥也不会小小年纪就跟着父亲一趟趟走海。

那年船从宁波返回,也是过黑水沟,又遇台风起,船被浪打得失控,再遭风刮,便猛地翻入海中。父亲被救起,大哥却连尸体都没寻到。

接下去有好多年父亲都不再登船,甚至听不得任何人嘴里出现“船”字。他留在家中,一心想着再生个儿子来弥补大儿子命丧大海之痛,可是竟未遂,吃下多少药都不见效。船翻那一瞬,父亲受伤了,伤及要害。不行了不行了我不行了……他这样的呻吟令屋里阴气森森。

一条长堤毁了,另一条堤也没保住。在大哥死去第二个月,在那场海难中元气大伤的二哥又死了,死于瘟疫。

在葬下二哥后,父母就成了两只惊弓之鸟,从他们眼神里,海庭看到自己往后的日子正在一点点改变,她再也不能随便出门,哪怕偶尔仅仅在父母的视线里消失片刻,他们都会大汗淋漓地失声呼叫。海庭!海庭!海——庭——!

在这座岛上,秦海庭不是以美貌出名的,她削肩,长颈,身子高挑,眉眼却平淡,只是天生有一副笑模样,这都来自母亲。别人说,金恒利的女儿宽心宽肺,近于傻气,家中连遭横祸,她竟还能笑得起来,笑声竟比岛上任何一户人家的女子都脆亮高扬。只有她自己知道,有大哥二哥时,就是她再不笑,家中也仍然是欢愉的,然后他们没有了,剩下她,她只能将三个人的喜气集于一身,竭力喷发出来,献给在悲伤中一年年衰老去的父母。

她一个人挑着三个人的担子,就是咽泪,也得装欢。

这种日子也许永无尽头,但也不是没有峰回路转的契机。海庭知道,其实从她十五岁起,父母就开始为她寻觅夫婿了。觅得一个好郎君,她就可以卸下担子,重新做回那个除了能笑,有了苦痛也可以纵情哭泣的自在女子。

其实找个男人并不难,对父母而言关键是必须入赘,必须成为秦家的一根顶梁柱。

而对海庭来说,这个人除了是根柱子,还应该是其他。其他什么?她不太清楚,只是隐约眺望着。张三李四王五,一个个相亲的人来了,又走了,都是海庭摇头,摇了一个又一个。对方的不好,她挑不出来,可她也挑不出人家的好,既然没有好,哪里能委身屈就?她自己其实也暗暗着急了,岁数在一年年大,父母在一年年老,周围同伴接二连三成为新娘抱出孩子,只有她,最需要为秦家生出子孙的她,却仍枯守家中。岛太小了,岛以外她的双脚却不能再踏上半步。父亲的惊慌没有一天消减,宁可因噎废食,也绝不容许她再冒一丝半毫的险。

两年前父亲把家中所有积蓄拿出,又借下一笔钱,购下船队,重新挂起金恒利商号,开始在海上行驶。其实郊行商的生意早就不如从前了,世道不好,洋人的铁甲船到处开,大炮到处轰,而朝廷又拿不出一点办法,连自己的皇家庭院园明圆都被烧个精光,竟还要跟人家议和,再割地、赔款、开埠。小小的台湾十几年前就不再安生了,安平、淡水、高雄、基隆四个港口都开起来供洋人通商,到处是洋人开的店,钱哪里还能那么好挣到?但父亲很执拗,父亲说:“无论如何必须挣钱!”家里先前还雇有几个佣人,后来就全部辞掉了。其实也并不差几个家丁佣人的开支,但母亲觉得能省一点是一点。作为客家女,母亲其实从来就没有闲下来的习惯。有一双大脚的母亲能挑能担,原本也没有哪一天养尊处优过。

海庭打量父母亲时,忍不住泪就偷偷下来了。父亲不过五十多岁,却早已是一副年近古稀的垂老模样,而母亲比父亲还小三岁,看上去也已近于老妪。大哥二哥的死,令父母一夜之间都老去十几岁。父亲以这样的羸老之驱,却得辛苦奔波,他们的心意海庭太明白了,就是指望尽快让家道重兴,让腰包丰厚,这样秦家才可以成为一株枝繁叶茂的梧桐树,然后招来一只像样的凤凰。那个人一进家门,海庭就明白父亲的意图了,父亲以为自己从海里救上来的,就是一只千金难买的金凤凰。海庭本来也这么以为了。父亲让那个人写信,又让他写对联。写过,虽然父亲当场什么都没说,仿佛若无其事,但海庭还是看出来了,父亲内心其实喜得要流蜜。人才!人才啊!父亲低声对母亲说。海庭私下里也欣喜过,整座岛上何曾见过这般模样的人?眉眼清秀,玉树临风,举手投足都别有滋味。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她的心底一遍遍浮起这句宋词。她以为连整个世上都不可能有,不可能存在,却偏偏有,偏偏还到了岛上,到了她家中。她双掌合十,感谢妈祖,她以为是妈祖娘娘垂怜她这么多年的辛苦与隐忍,所以将这样一个人赐来。

可是,那个人却说他要离去。他要去台湾。渔翁岛太小了,他可能嫌它容不下他的一生。这其实是对的,海庭自己也这么想。但她是无法离开岛的,她的祖上,就是那个明万历三十二年随福建都司沈有容来澎湖驱赶荷兰人,然后又被沈有容下令留岛守护的祖先,曾给秦氏留下家训:与岛同在。这话其实是沈有容对他说的,然后他在自己临死前,又嘱所有的子孙,无论以后如何分枝散叶,每一代每一房都必须留一脉在岛上,与岛同在,地老天荒。如果大哥二哥在,海庭根本无须肩负这样的担子,也轮不到她来负,可是现在不是她,还能是谁?许多时候,海庭会忍不住猜测起沈有容的模样,一定五大三粗魔鬼般吓人吧?否则哪能凭空一句话,两百多年后还能把别人的命运牢牢掣住?

看过西屿灯塔回来的那天夜里,海庭至少花上大半夜时间用来流泪。她独自缩在被窝里,细细体味一块糖垂到她嘴巴前,诱使她张开了大嘴,可那糖晃几下却又断然缩回去。糖还是糖,糖不是她的,她吃不到。这比眼前从未有糖出现过,要更为残酷与凄凉。

第二天海庭又把那个人带到外垵,去看那里的炮台。炮台最早是明郑所建,用来对付率清军攻台的施琅大军,康熙五十六年时又改建过一次,如今已废了,没有兵没有炮,空余一个炮台留置那里,对着开阔的海面发呆。海庭立在炮台口,用脚轻轻将地上的沙石往外踢,她说:“你们男人都喜欢争斗。”

那个人笑一笑,没有答。

海庭说:“如果不争不斗,我的祖上就不需要到这里来。”

那个人还是笑一笑。

海庭问:“你的名字真的叫唐山?”

那个人迟疑一下,点点头。

海庭说:“一定要走吗?一定要离开这里?”

那个人还是点头,这次头点得很重,也很快。

海庭咬住唇望着空荡荡的远处。风很大,岛上的风总是这么大这么急,匆匆地横扫过去,恨不得将整座岛掀个底朝天似的,她虽然习惯了,却一直无法喜欢起来。她用手抱住腹部,肩膀缩起。半晌,她说:“快过年了,过完年,熬到三月底吧。你看这风,这火烧风,这么猛,船不好行走海上。待四月风歇下了,你再走,行吗?”

那个人迟疑片刻,点了点头。突然他一怔,仿佛想起什么,转过头看着海庭。海庭连忙别开脸,她不愿他看到自己眼里的隐约水光。片刻后,她再把脸朝向他时,已经笑了。她说:“别看岛上人不多,过年时你再看看,热闹得整个岛跟一锅开水似的,到处闹腾得厉害。信不信?到时候不热闹你可以骂我的噢。”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