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麻戴孝岂能臆造
资讯
资讯 > 正文

不少影视作品拍摄的披麻戴孝的场景,完全违背了历史的真实性。

每逢清明,我总会想起1953年早逝的母亲,也常在眼前呈现出为母亲披麻戴孝,让人肝肠寸断的一幕。

说起披麻戴孝,《仪礼·丧服》就详细地记载了周代的仪礼,丧服分为五个等级,即斩衰(读cui)、齐衰(读zicui)、大功、小功、缌(读si)麻,按照生者与死者之间的亲属关系的远近而制定。若在“五服”之外,就不再是亲属,即所谓“六世亲属竭矣”(《礼记·大传》)。上述的第一种丧服用粗麻布,第二至第四种丧服用熟麻布,第五种丧服用细麻布,用布越粗,关系越近。另外,丧服的缝制也有特别的讲究。

19世纪末,洋布逐步被国人所接受,城里人披麻戴孝,开始不再用麻布,改用粗布、漂白布等替代。随之,后来披麻戴孝也逐渐有了变化,从时代上分,就有明、清、民国之分;从地方上分,就有南礼、北礼之分;从民族上分,又有汉满蒙回等之分。中华民族的仪礼源远流长,尽管纷杂,但互相融合,大同小异,仍有固定的规律可循。

母亲去世时,年仅36岁,尽管我家兄弟姐妹都很年幼,但是我对当时所穿孝服的印象还是十分深刻的。我是长子,头上戴口袋顶的孝帽,孝帽的两侧各缝上1枚铜钱,上面各系上几缕线麻。身上穿用粗布缝制的孝袍,腰上系麻绳(亦可系麻缕)。脚上穿的孝鞋是把青鞋外绷上白布,鞋后留有二指宽的青后跟(双亲均去世,则可蒙严)。女儿则用白布带扎头,后面耷拉很长。这种装束应属于北礼,大概始于清末、民初。上世纪60年代以后,因提倡火葬,城市里为死者披麻戴孝的事已成过去,几近消失。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不少影视作品拍摄的披麻戴孝的场景,让人怎么看都感到别扭,关键是完全违背了历史的真实性。仅以去年播放的《风语》《刀尖上行走》为例,出殡的场面,互相雷同,是典型的臆造。首先,丧服历来男女有别,剧中的男男女女不可能都头戴尖尖的“孝兜”。以浙江绍兴地区为例,只有送葬的女性才戴“孝兜”,孝子仍戴孝帽——“三梁冠”。这种装束应属南礼。另外,穿孝的人不分男女都应穿孝鞋,可是剧中人个个穿皮鞋,与传统礼俗毫无共同之处。还有,明明是传统的葬礼,剧中人却有意露出西装领带,真是不伦不类。其次,什么人打幡、打什么幡,与过去的丧葬习俗大相径庭。实际上,在送葬队伍中,只能由孝子中的长子打幡,谁打幡,谁就是财产的继承人,这可不能胡来。听老人讲,幡是有固定样式的,一般都是在冥衣铺定制的,不会做得那么高,那么简陋。第三,哭丧棒是次子以下的孝属手持的,它是把白纸剪成穗糊在秫秸棍上的,绝不能为了画面效果,把棍的一端做成一束短的“哭丧棒”,还让部分送葬人用双手高高举着。

现在50岁上下的导演,很少有人亲历披麻戴孝,又懒于查证,使得丧葬习俗被歪曲,并且互相复制,以假乱真,既然是再现历史,总该注意这些细节吧。

●陈效师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