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商业服务”措施 解决大数额零钱兑换难题
资讯
资讯 > 正文

完善“商业服务”措施 解决大数额零钱兑换难题

原标题:完善“商业服务”措施 解决大数额零钱兑换难题

导语:近日,余先生碰到一件烦人的事情,他每天开档收到的钱大多都是1元和5角的硬币,然而,当他打算将600多斤硬币拿去银行兑换时,所咨询的银行网点却都不愿意接收,原因是人工清点效率低下,无法完成如此大数额的硬币清点工作。一袋袋“真金白银”的硬币最后只能堆在床底、仓库里,真是令人发愁。

揆诸现实,换硬币成了老难题

导致银行网点工作效率低下

其实,像余先生碰到的兑换难题并不鲜见,一些公交公司也经常碰到这个“老大难”问题。之前就有新闻报道某地一家公交公司为了消化一批大数额1元纸币、硬币,直接发给后勤员工当工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员工收到一大堆硬币时,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

为何大数额1元纸币、硬币总是碰到兑换难题?虽然原则上,银行网点不能拒绝兑换硬币或用硬币来存款的业务申请,但对于一些银行网点来说,其实内心是不欢迎的。站在银行的角度来说似乎也可以理解:如果只是少数额的硬币或者零钱兑换业务,直接取号在业务窗口办理,并没有什么难题;但如果是大数额的1元纸币、硬币兑换,对银行来说就变得异常费时费力了,目前大部分银行网点都只能靠人工来点算硬币,人工辨伪、清点、整理再加上搬运,这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时间,势必影响银行其他业务的办理,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流通出现“肠梗阻”

换硬币可真是老难题。难在哪儿?多半是银行不好收。但只要稍稍检索,会发现换币难的另一面,是“找零难”,此困惑也常年缠住地铁公司、超市等。有供有需、有求有得,货币流通本应该是畅通无阻的,但在这里,流通却出现了“肠梗阻”。有人求硬币而不得,有人换硬币而不成,此类问题之所以层出不穷,多是因金额较小、人微言轻,在滔滔新闻中极容易一闪而过。

究其原因,硬币流通的前提逻辑不难理解,就是完整的流动性,有发售就有回笼、有消费就有找零。比照实际生活,商家是很乐意找零的,但消费端还存在惯用整钱、囤积零钱的问题。国人爱储蓄,在一定程度上这话没错,比如一个家庭围绕一个储蓄罐来结存硬币,通常小孩子也参与其中,从攒硬币开始培养储蓄观念。再加之零钱硬币化、支付互联网化等,硬币在流通过程中,被大量结余在了家家户户中。硬币零钱的使用观念是灵活与便利,而攒硬币行为已然背离了这个方向。

接下来说说银行的问题。家庭囤币去银行兑整钱,银行尚可对付;但还有肉菜场、公交公司这样的“收零大户”,银行的态度只能是不置可否了。《人民币管理条例》有规定,对于法定货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银行当然不会一口回绝,但可以用形形色色的理由来搪塞,比如不易清点、难辨真假,没有存放硬币的专用设备和空间等。有时候这确是实际的困难,通常商业银行要讲业绩、拉大客户,一个硬币兑换者就有可能占用窗口半天,对于银行来说这可能是低效能、低价值的,这就导致了动力不足。

解决兑换难题,银行服务不能不跟上

分批少量进行兑换

对于银行而言,硬币存款主要是占用柜台时间较长,容易影响后续市民办理业务,所以可采取小额、多次的方式来存储。如果是商家则可在定期进行存款时一并存储硬币。

闲时兑换相对容易

如果在私人办理业务高峰期,银行通常不愿意办理这些耗时较久的业务。相对而言,如果在业务办理低峰期,银行柜台员工对于清点硬币的抗拒感相对较低。

大批量兑换要预约

对于部分需要大量储存硬币的市民,建议可以提前拨打银行客服热线,预约硬币存储业务,方便银行调配人手进行清点。此外,市民兑换大量硬币时,可以选择级别较高的支行进行兑换,因为人手配备也相对充足。

归根结底,银行拒收硬币,常见的理由都是“无人手清点”和“没有专门的硬币点钞机”。但各商业银行应该要想办法拿出人性化的处置办法,弥补此项“商业服务”的短板,比如,预约存款,使用零辅币兑换机,配备专门设备,开展专门的零辅币兑换“绿色通道”等。

只要强化了“商业服务”意识,完善了“商业服务”措施,就可以杜绝“商业服务”出现“硬闭”现象。否则,受伤害的不只是储户,还有商业银行和国家的形象。

硬币流通需要市场自发平衡

硬币流通是一个动态的供需关系,绕过银行,市场可不可以自发平衡呢?答案确实是有的。比如菜市场的收零大户,会去超市兑整钱;公交公司有对接的银行系统,或直接去地铁公司换纸币。据报道,有的档主确实是这样做的,广州地铁站有专门的硬币清点机器,通过与地铁站互联互动、双向沟通,其硬币结余通常得以消化。然而小贩最近被地铁站告知,“根据要求,地铁站只能够和银行直接进行硬币兑换”,兑换无门之下才向媒体求助。忍不住要问一下,这到底是什么要求?这样要求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何在呢?

绕来绕去,银行还是要回到流通关系的中心节点上,这就是硬币流通“肠梗阻”产生的原因。硬币的灵活和便利,体现在人与人的交易关系中、人与社会的关系网络中,这种关系本身是去银行中心化的,更是去银行化的,当一切都绕回银行这个节点,其小而便捷、轻而灵动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因此,真正的流通性存在于广袤无垠的市场里,通过供需关系的自发调整、企业之间的高效联动,硬币兑换难、找零难的问题,在寻求银行帮助之前就已经消解了一大半。如果明确了“去银行中心化”的理念,还要求硬币兑换必须经手银行,问题就难以解决了。

(据新华网、中国青年网、广州日报等综合)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