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特邀人士杨咏桔的“政协缘”
资讯
资讯 > 正文

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特邀人士杨咏桔的“政协缘”

第一届政协会,她为毛主席献花——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特邀人士杨咏桔的“政协缘”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 顾瑞珍)3日下午两点刚过,杨咏桔女士走进人民大会堂。

暖意融融的东大厅里,盛开的杜鹃鲜艳而热闹。身穿绛红色云纹唐装的杨咏桔,拿出随身携带的IPAD2,“献宝”似的和身边一起出席大会的委员分享存在里面的老照片。

泛黄的照片上,人民政协会徽分外醒目,五六位幼童手捧鲜花和毛主席合影——这是1949年9月中南海怀仁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时的一个历史瞬间。

照片最左侧是一位小姑娘,腼腆中带着忍不住的好奇。她就是小名“桔子”的杨咏桔——那时还只有4岁的她,作为北海托儿所首届学员代表,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到中南海怀仁堂,走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席台为毛主席献花。

63年过去,当年献花的小姑娘,已经头发斑白。抚今追昔,刚刚结束27年《欧洲时报》社长生涯、第一次作为海外华侨应邀列席政协会议的杨咏桔感慨:“我非常荣幸,能两次出席这样庄严而隆重的盛会,一次是在新中国刚刚诞生的日子,一次是在中国深入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这两个日子对我有重要意义。”

“那年的往事一直萦绕在我的记忆里。”杨咏桔女士坦言从没想到自己能有机会,以特邀人士的身份与两千多名政协委员一起,参加两会,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她格外珍惜这份传奇般的惊喜。

“接到政协大会的邀请。我感到巨大的荣幸,也感受到一种极大的责任。”杨咏桔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

《欧洲时报》的工作经历,让杨咏桔亲身体验和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对海外华文传媒的支持力量。她说:“今天的两会受到全世界的瞩目,也说明我们的祖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提高。”

虽然早就加入法国籍,但杨咏桔决定回国定居,她对刚刚获得中国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视若珍宝,放在精美的卡包里随身携带。

杨咏桔平日爱写诗歌散文,出版了《遥远的问候》等3本诗集。“夜空如水,繁星似花般的绽放。即使在冬季,即使遥远而不可及,即使深邃而听不到任何吟唱,即使有无数的阴晴圆缺,都不能改变我牵挂的方向……”这是她挂在名为“远方的桔子”博客上的诗,读她的诗,如同捧着一颗滚烫的爱国心。

最近两年,她爱上了摄影,上海、乌镇、海南等都留下她的足迹,她想在海外办个“我眼中的中国”摄影展,“通过我的镜头,把祖国伟大变迁讲述给法国和世界。”

对杨咏桔来说,虽回国无数次,但这次意义大不同。“祖国‘母亲’把我们请回家,想听听海外游子的心声,这是对我们的牵挂和关怀。有这样的机会就一定要尽职尽责。”她花了两个多星期,写了近万字的《海外华侨文化与传媒工作的新机遇——我的几点建议》。“修修改改,不断补充,就是希望能够对侨务外宣工作4提出一点点意见。”

63年,桔子从一个小姑娘成为一位在海外华文传媒界享有盛誉的长者;63年,新生的共和国从一穷二白,历经无数跌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杨咏桔感慨:“2012年的春天,是我在夕阳映照的岁月里,最灿烂最温暖的春天。”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