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纹在玉器上出现是从新石器时期开始的,一直到清代,经过了几千年的变化,形成了各时代独有的特征。而怎样鉴别龙玉的年代归属亦成了一门学问。
●新石器时代
玉质略软 雕琢简拙
新石器时期龙纹的特点是:龙首长,似马头,吻部前伸,略往上翘,无耳,眼睛凸起似凤眼,又像梭形眼,也可称菱形眼。整体浑圆,没有棱角;通体为圆柱形,光素无纹,只有点缀的网纹,形制厚实古朴,这是新石器时期的重要风格特征。多是青黄玉质制成,玉质略软,刀法雕琢简拙粗犷。
●西周
龙身变长 纹饰复杂
西周时龙纹的特点是龙纹身体变得细长,身上的纹饰也较复杂,线条多弯形或弧形;大多不刻画龙足,龙身上的纹饰呈图案化,起着装饰作用。
●春秋至汉
突出轮廓 游丝毛雕
春秋战国时期,龙体周边以双阴线挤出阳纹线,更突出了龙形的轮廓。
汉代的龙形渐渐向盘龙发展,并趋向具有四足兽的体形。汉代玉龙的鉴定要抓住龙的头形和眼形的特点,其次汉代有“游丝毛雕”的工艺,即阴刻线细如毫发,似续似断,我们从图中的龙纹身上可以看到这种汉代盛行的纹饰。
●唐代
注重神韵 威武雄壮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故这一时期的墓葬出土的玉器很少,并且玉饰的体积极小,大型玉礼器和成组玉佩饰几乎没有发现。
唐代玉雕图案完全摆脱了汉代式样,这时期玉雕注重神韵,龙纹也表现得威武雄壮,昂首奋鬣,俯仰翻腾。
●宋代
边线偏粗 龙腿很长
宋代龙素身的多,在身体两侧也是用阴刻线刻划出两道边,把龙的立体感表现出来,但两条边线比唐代的边线雕得粗。龙腿很长,尤其是后腿,曲折度大,可看起来显得无劲,不像唐代的那样有力。元代的玉龙盘旋曲折,上下翻腾,气势磅礴,很有气派。
●明代
脸长又宽 眼睛外露
明代龙头刻画的刀口深,脸雕得又长又宽,大多是侧面脸,但两只眼睛都露出来了;眼睛为圆眼,是用小圆管钻一圆深槽,以中间的小圆乳钉为眼睛,突出很高,俗称“虾米眼”。但明代的做工比其他任何年代都显得粗糙。
●清代
“怒发冲冠” 纹饰呆板
清代龙纹有仿古代风格的龙,也有本时代风格的龙。清代龙纹头额宽阔饱满,龙角的距离宽,龙头比明代短,发型不规律,好像从头的四周长出,到处乱飞,用“怒发冲冠”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雕刻刀法软,不像前几代那样有力。清晚期龙头扁短,没有神韵,纹饰琐细,比较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