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家:数九数到六九春天便来临
资讯
资讯 > 正文

民俗学家:数九数到六九春天便来临

新华网沈阳2月4日电(记者 李克瑶)4日立春。在古人眼里,立春是春天之始,是个重要的节气。中国民俗语言学会会长曲彦斌说,据史书记载,从周代开始直至清末民初,官家都把立春作为重要节日,举行种种迎春的庆祝活动。

立春之日,东风解冻,正是劝农耕作之时。曲彦斌说:“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是我国数千年的传统,自古每年立春之日,上至朝廷天子,下至府县官员,都要举行隆重的迎春仪式。”东汉明帝水平年间,还遵照西汉元始年间的做法,于“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句芒”。

曲彦斌讲到,迎春活动日益多样化的同时也形成了—套程式。首先,迎春方向选定东方,或出东门,或在东郊。《礼记·乡饮酒》有“东方者春”的说法。《冠子·环流》道“斗柄东指,天下皆春”。这是说,北斗星的斗柄移向东方,冬天过去,春天到来,万物萌生。所以向东迎春是合乎时令的。其次,迎春所祭之神称为青帝句芒,也叫芒神。相传句芒是古代主管树木的官,死后为木官之神,又称东方之神,也是司春之神。再次,迎春活动中要出“春牛”。迎春活动出土牛,既表示送寒气,又告诉人们立春的迟早,要求适时春耕。

曲彦斌特别提到,“打春”来自“打春牛”,含有催春之意,启示田农抓紧春耕,不误农时。后来,变成打击土牛,又改为戳击纸牛,牛肚中预先放置谷物和纸做小牛,打牛时落下粮食牛犊,预祝粮畜丰收。

曲彦斌说,迎春活动的高潮便是“打春”。俗话说:“春打六九头。”指立春是农历二十四个节令中头一个节气,一般都在“六九”之前。“打”原意是“自”或“从”,“打春”乃谓数九数到六九,春天便来临了。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