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十年反思录:国际恐怖主义向多元化、微型化、虚拟化发展
资讯
资讯 > 正文

反恐十年反思录:国际恐怖主义向多元化、微型化、虚拟化发展

“9·11”事件十周年之际,本·拉登被击毙,但国际恐怖势力整体并未因此式微。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中心副研究员徐飞彪撰文指出,面对国际反恐严打之势,恐怖团伙加大调整重组,国际恐怖主义逐渐呈现多元化、微型化、虚拟化等特点。

“911”事件10周年

国际在线报道:“9·11”事件十周年之际,本·拉登被击毙,但国际恐怖势力整体并未因拉登这面“大旗”倒下而式微。面对国际反恐严打之势,恐怖团伙加大调整重组,新生代恐怖力量已然登场,国际恐怖主义的复杂性与严峻性不减反增,并呈现新的发展态势。

首先,国际恐怖力量趋于多极化。目前,“基地”组织仍是最大“一极”。尽管自2010年以来,穆斯塔法·耶齐德、本·拉登、伊利亚斯·卡什米里等数十名高级头目被击毙,“基地”总部实力日趋削弱,但是“基地”组织各分支却因美国反恐战线收缩而日益坐大,成为全球新的威胁源。“阿拉伯半岛基地组织”被美列为“最大恐怖威胁”,“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向撒哈拉东、南、西不断扩展,“基地在伊拉克”借美撤军之机实力反弹,兴风作浪。可以说,如今的“基地”组织已非往昔,已演变为新型跨国恐怖联合体。

同时,南亚、中东等地激进化在加剧,地区极端势力成为国际恐怖威胁“新的一极”。“虔诚军”在全球广设分支,拥有超越“基地”组织的全球网络;“伊斯兰圣战运动”在南亚、欧美加速扩张,“实力仅次于‘虔诚军’,非常危险”。“巴基斯坦塔利班”袭击西方意愿明显增强,“已成为国际反美圣战网络的重要力量”;“索马里青年党”宣布效忠“基地”组织,活动范围扩展至东非诸国,并向欧美渗透。

第三,个人化、本地化恐怖主义崛起。十年的国际反恐行动,空前恶化了恐怖组织的生存环境。近年来,老牌“基地式”跨国袭击再难发生,相反,胡德堡案、圣诞炸机案、纽约时代广场案等个人恐怖主义大案频发。拉登被击毙更是加速了恐怖“大佬”时代的终结,恐怖主义进入个人化、本地化新阶段。目前,恐怖活动主要角色均为二、三十岁无名小辈、欧美居民等深受“基地”组织等极端思想蛊惑的人。7月22日的挪威枪击案就表明包括极端伊斯兰、极右翼势力在内的个人恐怖主义威胁“与团伙化恐怖势力同样危险”。

第四,互联网已成国际反恐主战场。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恐怖主义也进入了网络时代。近年来发生的国际恐怖案件无不与互联网相关联。“基地”等恐怖组织均设有网络事务头目,将恐怖主义推向虚拟世界。美国国会近期发布报告指出,国际恐怖组织正在全球范围进行有组织的“互联网运动”,网络已成恐怖势力通联、宣传、筹资、培训以及发动袭击的重要平台。

从上述种种变化来看,“后拉登时代”恐怖主义逐渐呈现多元化、微型化、虚拟化等特点,这为国际反恐带来了全新挑战。美欧反恐专家提出,当前国际反恐体系面对新型恐怖主义漏洞百出,甚至已经出现“反恐疲劳症”、反恐体系亟待更新等言论。2011年,西方多国相继出台反恐新战略,调整反恐措施体系,但效果如何尚待观察。

 

“9·11”事件十周年之际,本·拉登被击毙,但国际恐怖势力整体并未因此式微。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中心副研究员徐飞彪撰文指出,面对国际反恐严打之势,恐怖团伙加大调整重组,国际恐怖主义逐渐呈现多元化、微型化、虚拟化等特点。

“911”事件10周年

其实,国际反恐体系的问题在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是消极防御,而不是积极进攻。必须主动战略进攻——给恐怖主义源头国家带来发展,才不会疲于奔命。因此,长远而论,无论是应对国际恐怖集团,还是个人化和本土化恐怖主义,各国反恐应重在“除根”——要反恐也要给予民众生活发展的权利,同时推动建立真正全面有效的国际机制,才能有效地阻止恐怖主义蔓延。(特约撰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中心副研究员 徐飞彪)

相关链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中心副研究员 徐飞彪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中心副研究员 徐飞彪

徐飞彪个人简介:  

徐飞彪,男,1974年生,博士。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自2004年以来,主要从事国际恐怖主义和反恐怖、反洗钱、出口管制等非传统安全研究,在《现代国际国际关系》、《国际资料信息》、《人民日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曾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斯洛文尼亚等多国参与学术交流。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