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
资讯
资讯 > 正文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

原标题: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

产业基地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本报记者刘心杨摄

乡村冰雪风光。郭柏林摄

写在前面

2月4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全面部署;2月9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做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奋力谱写现代化新龙江建设的“三农”新篇章。本报今起推出系列专题,全面解读我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部署。

链接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

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国家农业节水行动。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深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木种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高标准建设国家南繁育种基地,推进我国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

制定和实施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建立健全质量兴农评价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考核体系——

实施质量兴农战略

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加快发展现代高效林业,加强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优化养殖业空间布局,做大做强民族奶业。统筹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建立产学研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切实发挥农垦在质量兴农中的带动引领作用。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重点解决农产品销售中的突出问题,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对利用闲置农房发展民宿、养老等项目,研究出台消防、特种行业经营等领域便利市场准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管理办法。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

优化资源配置,着力节本增效,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

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提升行动,扩大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建立健全我国农业贸易政策体系。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产品贸易关系。积极支持农业走出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和农业企业集团。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和农业贸易规则制定,促进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农业国际贸易秩序。进一步加大农产品反走私综合治理力度。

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促进小农户和

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培育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注重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扶持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改善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研究制定扶持小农生产的政策意见。

(摘自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