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乡村振兴好时节】乡村组织振兴夯实发展基石
资讯
资讯 > 正文

【不负乡村振兴好时节】乡村组织振兴夯实发展基石

原标题:【不负乡村振兴好时节】乡村组织振兴夯实发展基石

编者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当前,新疆的乡村振兴步伐正有力迈进,围绕着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有序进行等关键点,各地各部门齐心协力,积极行动。今日,本版推出《不负乡村振兴好时节》系列报道之六,展现天山南北乡村振兴的实干图景。

□亚心网记者王兴瑞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近年来,我区各地持续发力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人才储备,乡村建设根基渐牢。同时,各地结合自治、法治、德治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治理不断显现新的面貌。

乡村组织基石更牢固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员看支部。乡村组织振兴,离不开一个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

在新疆,基层组织坚强有力,与“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一年接着一年干”的扎实工作密不可分。各工作队使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党的“神经末梢”延伸到了基层“最后一公里”。村党支部的公信力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提升了,村里的精神风貌转变了。这两年,乌什县阿克托海乡吉格代力克村的村民们就不断感受到这样的新变化,这得益于,驻该村“访惠聚”工作队坚持把建强基层组织作为核心工作来抓。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村党支部的作用发挥好了,才能像吸铁石一样把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近日,自治区环保厅驻乌什县阿克托海乡吉格代力克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孙建新说。

数据显示,2017年,全区各驻村工作队协助调整村(社区)党组织书记3452人,班子成员11545人。8314名驻村工作队队长兼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20613名工作队队员兼任村民小组第一组长……

大量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乡村组织的“领头羊”。正是由于基层组织骨干力量持续强化,我区乡村才能持续汲取来自坚强组织的动力。

去冬今春,自治区在农闲期间为南疆四地州集中培训村级储备年轻干部1万名。这是自治区党委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的要求,夯实农村基础的长远之策。

在这一轮培训中,28岁的努尔妮萨罕·麦提图尔荪当选为民丰县尼雅乡幸福村的妇女主任。她说:“我一定在村里安身、安心、安业,努力做一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好干部。”

阿克陶县巴仁乡党委书记玉麦尔江·买买提明说:“我们建立了下沉干部与新选任村干部结对帮扶机制,以帮助新选配的村干部能尽快胜任工作。”

乡村治理迈上新台阶

基层组织建设为广大乡村夯实了治理基础,多样化的方式则为乡村治理带来了新的气象。按照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的要求,自治、法治、德治三者要有机结合,乡村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村规民约本来是乡村治理的传统形式,在新时代,“老办法”增添了新内涵,成为乡村自治的良好载体。

近日,呼图壁县二十里店镇小土古里村召开了一次特别的村民代表大会——村民们领到了崭新的《村规民约》手册。早在今年1月,该村就通过“四议两公开”的方式收集村民意见,对旧的村规民约进行完善。新的《村规民约》立足于现代乡村治理,规定了社会治安、村风民俗、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等五大方面41条内容。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村里也要有村规。新的村规民约都是经过讨论后通过的,大家都很赞成。相信在村规民约的约束下,我们村里的风气会更加文明。”小土古里村村民周静说。

与此同时,法治理念在广大乡村越来越普及,与乡村不断传承的德治体系相辅相成、有机融合,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注入了生动活力。

4月22日是世界法律日。这一天,塔城地区额敏县司法局的工作人员来到了该县郊区乡八一片区,为村民们普及法律知识。

开展讲座、入户走访、解答问题,工作人员通过不同形式为村民们讲授常用法律知识,针对农村经常出现的法律纠纷,工作人员还着重为大家讲解了婚姻法、土地承包法等法律的重点内容。八一片区巴尔鲁克库热一村村民李新红听完讲座后说:“对我们农村妇女来说,学法、懂法尤其重要,法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基层党组织强壮乡村根基,现代治理体系为乡村输入“活血”,新疆广袤的乡村由此枝叶伸展,不断展现新气象。

莫拉麦提若羌县让基层党组织成村民“主心骨”

亚心网讯 (记者唐建勇通讯员赵学龙)5月2日,若羌县吾塔木乡果勒艾日克村村民艾沙·玉苏甫接受记者采访时显得十分高兴。前不久,他家的枣树修剪工作在村干部和“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的帮助下,提前完成。因人手不够,每到农忙时艾沙就得连轴转。这些年,村党支部和“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给他提供了很多帮助。不仅如此,“访惠聚”驻村工作队还给村民搭建了信息平台,帮助他们联系农产品的销售。

近年来,果勒艾日克村党支部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通过召开党员大会等,帮助村干部理清发展思路,同时引导村民转观念、调思路、谋发展,激发村民求变化、求发展的思想活力,使“我想干,我要富”成为风气。

这些日子里,果勒艾日克村村民小组第一党小组组长安拜汗·斯马义的家里总是聚满了村民,大伙聚精会神地听着安拜汗传达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安拜汗说,为了让村民了解最新的政策,村里的党员干部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大家宣讲,特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我腿脚不方便,经常参加不了村委会组织的活动,如今村民小组党小组组长就住我家隔壁,党的新思想、新政策我第一时间就能学习到了。”果勒艾日克村村民,75岁的热合木·热合曼说,近年来,在村党支部和“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带动下,村里大变样,环境更美了,人们幸福感更强了,村民精神更加抖擞了。

在安拜汗看来,只要基层党组织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就能赢得老百姓的信赖。

现在,在果勒艾日克村,越来越多的村民深刻感受到,“给钱给物,不如有个好支部。”村党支部强起来,才能有力推动各项政策落实,有效提升村民积极性,因地制宜找到富民强村的路子,带领村民致富。

近年来,若羌县坚持“重心下移、组织设置下移”,将党组织建在村民小组,延伸基层“神经末梢”,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的党建工作网格,形成了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党小组为基础、党员示范户为骨干的组织体系。

莫拉麦提·吐尔迪:真抓实干增强村党支部向心力

□亚心网记者热依达

沙雅县英买力镇英亚克布拉克村曾因“软弱涣散”而出名,如今该村重新焕发出了新时代的生机,这一改变离不开该村第一书记莫拉麦提·吐尔迪的付出。

2017年,57岁的莫拉麦提·吐尔迪开始担任阿克苏地区教育学院驻英亚克布拉克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村第一书记。

“英亚克布拉克村的软弱涣散挺出名,我来之前已做好了心理准备,可真到地方后,看着破旧的村委会办公区,还是感到吃惊。”莫拉麦提·吐尔迪说。当时,村委会仅有5间土坯房,村里的各项工作严重滞后,村民对村党支部不满意,对村干部不信服。

莫拉麦提·吐尔迪倍感压力,他开始逐户走访,与当地村民沟通后得知,由于村干部不作为,村民对村党支部失去了信心。当时该村仅有20名党员,2016年,主动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不足10人。在当年的换届选举中,该村竟然选不出村党支部书记,最后由镇党委选派干部来担任。

“只有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强化,党组织的活力与战斗力才能持续增强,才能推动农村面貌发生变化,才能跟上乡村振兴的步伐。”莫拉麦提·吐尔迪说。为了在群众心中再次树立起党员的形象,发挥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莫拉麦提·吐尔迪首先从规范村干部、党员的管理制度,规范“三会一课”等入手,并对村干部开展每月一次的民主测评。刚开始,部分党员以生病为由不来参加学习,莫拉麦提和村党支部书记亚森·尼亚孜便带着慰问品前去看望,沟通思想,慢慢地这些党员开始主动参加学习。

“我习惯了以前松散的管理模式,莫书记严格要求,我很不适应,便借病不去参加学习,没想到他竟然来看望我,这让我又感动又羞愧。”老党员萨塔尔·夏依普说。村里的贫困户热孜万古丽·芒力克,一家3口人居住在一间破旧的土坯危房里,莫拉麦提·吐尔迪在走访中了解到她家的情况后,立即组织“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党员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方案,在大家的帮助下,热孜万古丽一家终于搬进了新房子。热孜万古丽其后逢人就夸赞:“共产党亚克西!”“莫拉麦提·吐尔迪是党的好干部!”

莫拉麦提·吐尔迪走访中得知有27户家庭吃水、用电困难,便和村“两委”协商,拿出2.7万元帮他们解决吃水、用电难问题。

“莫书记来了之后,村干部变化很大,以前都是我们求着村干部办事,现在是他们经常询问我们有何困难。”村民美丽坎木·艾拜都拉说。

一个村发展得好不好,村民是否有较强的获得感,整个村子是否和谐稳定,村党组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莫拉麦提·吐尔迪为代表的村党支部,正是通过为村里办一件件小事、实事入手,让村民切实感受到了党的关心关怀,增强了他们对党的认可,对村党支部的认可。2017年,该村成功摘掉了“软弱涣散村”的帽子。

评论

夯实基础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亚心网记者王兴瑞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夯实基层基础是固本之策。不论是发展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文化,还是推动农村体制机制改革,都离不开基层组织的坚强带动。在此基础上,让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充分发挥作用,乡村振兴才能不偏离轨道,良性有序发展。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基层党组织是乡村事业发展的“主心骨”“领头羊”。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乡村振兴就会步履维艰;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就能蹄疾步稳。

近年来,我区各地扎实深入持久开展“访惠聚”驻村工作,各驻村工作队把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对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持续发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地通过健全制度、规范章程、配强人才等措施,使基层党组织面貌一新,战斗堡垒作用日益凸显。同时,全区不断加强基层组织人才培养输送,使基层党组织血液常活常新,引领乡村事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我们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依然要牢牢把住基层党组织这个“牛鼻子”,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

夯实乡村基础也离不开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是乡村治理中村民自治的生动体现。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转型与快速发展,村民自治需要结合新时代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区不少地方已经在探索的村民议事机制、村规民约等就是这方面的具体实践。与此同时,要用好法治和德治这一刚一柔两把尺子,使乡村治理秩序得到有效保障。

树高千尺,根植沃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立足于坚强的基层党组织,植根于行之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只有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使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真正发挥作用,我区乡村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责任编辑: 王建隆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