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传“吸烟有益健康”?专家回复:没人用“百害”方式求健康
资讯
资讯 > 正文

朋友圈传“吸烟有益健康”?专家回复:没人用“百害”方式求健康

原标题:朋友圈传“吸烟有益健康”?专家回复:没人用“百害”方式求健康

朋友圈传“吸烟有益健康”?专家回复:没人用“百害”方式求健康

都市消费晨报、亚心网全媒体(记者 夏莉涓 康颢严)近日,一则“吸烟的好处为什么专家不敢说?”的文章在朋友圈疯传,不少烟民被其中“言之凿凿”的说辞打动,认为得到“吸烟有益”的科学依据。

5月2日,新疆晨报记者采访新疆精神卫生中心、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等相关科室的专家,获得基本一致回复:有益健康是噱头说辞,吸烟的“百害”影响已有充分的科学研究,不该选择这种方式求健康。

绝大多数“好处”是无稽之谈

该文指出,吸烟可“预防和缓解多种疾病”!其中涉及多种精神类疾病、常见慢性病,甚至癌症都能防治,还动辄使用“实验证明”、“调查表明”、“某刊物报道”等看似严谨的论据,乍看之下似乎有理有据。

然而细看下,首先就发现不少逻辑漏洞。如“1964年,美国医政总署报告,吸烟者患神经失调的比例只有不吸烟者的一半。”但事实上,“神经失调”主要与遗传、社会、个性等因素有关,即便50多年前确有这项报告,仅从逻辑角度也无法反证“吸烟降低患病”的论点。同理,另一项“精神错乱患者中吸烟者仅占1/3”的说法,也没有说明意义。

新疆精神卫生中心戒烟门诊主任医师、主任刘红萍表示,近年来业内并没有关于此类疾病与吸烟关系的调查成果,因此没有足够的科学数据或事实证明两者间的影响关系,更无从提及吸烟有降低此类疾病的作用。吸烟能与“神经失调”挂上钩的联系,仅在于个别重度吸烟者突然戒烟时,可能出现严重戒断反应如神经失调、焦虑抑郁等。

“言之凿凿”的另一条是,“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一致认为,吸烟可以部分预防子宫内膜癌、结肠溃疡、震颤性麻痹症、妊娠中毒性贫血和骨质疏松等5种疾病”。这一说法本身就难以考证,而且33年后的今天仍未见足够的支撑论据。

新疆晨报记者查询部分医学核心期刊公开文献库,并没有检索到关于吸烟可预防子宫内膜癌、妊娠中毒性贫血等疾病的学术论文。近年,反而有多个医学交流平台报道称,“长期吸烟,为骨质疏松五大高危因素之一”。

朋友圈传“吸烟有益健康”?专家回复:没人用“百害”方式求健康

“疑似有用”也肯定得不偿失

关于烟草存在争议,让人难辨真伪的说法也有。如“吸烟预防结肠溃疡”以及“减少老年性痴呆病发率,减少感染帕金森氏病的危险”。新疆晨报记者查询《临床与病理杂志》等医学杂志确实可看到有文献提出,尼古丁或烟碱中有成分对这两类疾病发病有“保护性”作用。网上也有不少患者网民发帖,咨询讨论这一说法是否可信。

肠炎患者抽烟更好?在医药专业人员平台“医纬达”的临床指南可以发现,其最新正式结论是,“吸烟并不能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自然史。鉴于戒烟的健康获益和缺乏溃疡性结肠炎中的明显益处,应将‘戒烟建议’纳入溃疡性结肠炎管理的指南中。”

关于老年痴呆病的预防,咨询本地多家三甲医院相关科室及全国医师在线平台,吸烟“有用”的说法也存在较大争议。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二科副主任医师谢小兵介绍说:“业内确实有研究提出,尼古丁对脑部多巴胺的作用,在老年痴呆、帕金森病、有注意力缺陷的多动症儿童等疾病中有缓和作用。但香烟燃烧有4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明确有毒害的就在250种以上,所以不能为了这种不确定的作用忽略吸烟的毒性,更不会建议通过吸烟来防治。”

刘红萍则列举了权威医学杂志上“相左”的研究数据,显示吸烟者老年性痴呆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2.72倍,重度吸烟者老年痴呆发病率是少量吸烟者的3倍。“老年痴呆病是大脑细胞脱落坏死的退行性病变,吸烟会造成心脑血管狭窄、硬化,使脑动脉供血不足,从致病机理上来说,会增加患上老年痴呆病、帕金森病等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她说道。

不管争议如何,都没有一位医师鼓励此类患者吸烟,不仅因为其“预防治疗作用”存在争议,更因为各科室医师一致认为,“吸烟对于个别的少见疾病没有明显益处,但研究已知烟草的众多有毒物和致癌物质十分明确,想利用吸烟防治某种疾病,无疑得不偿失。”

朋友圈传“吸烟有益健康”?专家回复:没人用“百害”方式求健康

专家重申吸烟“百般害处“

事实上,“吸烟有益健康”的说法并不新鲜,不止这一篇文章提到的“好处”,几十年中各烟草公司成立的“烟草研究所”时常发出各类“论文”阐述吸烟的有益功能。

如“烟草本就是中草药,有行气止痛、消肿解毒、杀虫等功效”。对此,新疆医科大学五附院中医科主任宋国宏表示:“首先烟草我印象里未见直接入药以吸入为主的治疗文献,其次现在的香烟系中药偷换概念,断章取义理解‘烟草是中药’的概念,其实是伪中药。”

有说“吸烟人长寿”、“防止脑硬化、心脑血管病”的,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综合内科主任薛于林表示:“业内没听说过有这类研究结果,而且已知研究表明吸烟会诱发多种癌症,与血管狭窄闭塞、动脉硬化、‘三高’、脑中风、冠心病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都有关系,长期吸烟对人体多个脏器都有损害,并影响寿命。”

也有说“烟和酒一样,少抽点有益,抽多了才有害”。谢小兵表示,“一根烟燃烧时,会释放胺类、氰化物、重金属等毒性物质,苯并芘、酚类化合物和甲醛等致癌或加速癌病的物质,吸入一氧化碳造成低氧血症,使重要脏器供氧不足引起功能问题,这与抽多抽少无关。尤其现在研究较多的放射性元素钋210,每天抽一包半烟相当于一年做了300次X光胸透。”

其中还有乍看有理的,“吸烟可以使注意力集中,增强记忆力”、“可调节人的焦躁情绪”,烟民们认为吸烟时确实感觉“提神醒脑”、“舒畅平静”,因此信以为真。“这种理解肯定错误。大量、过早吸烟会造成大脑皮层衰退,加速记忆力受损和丧失。”刘红萍解释,烟草中尼古丁使人感到兴奋的同时有镇静作用,因此短时间看似乎有暂时的放松舒适、提神愉悦、激发灵感等作用,但同时也会阻碍新脑细胞的生长,并造成不可逆的损害,长期吸烟会让人“变傻、更健忘”,因此世界多国都禁止生长期的青少年吸烟。同时鉴于二手烟中含有700多种有毒物质,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也实行了禁烟要求。

朋友圈传“吸烟有益健康”?专家回复:没人用“百害”方式求健康

继续阅读:

戒烟别太突然,过程宜控制在2周至1个月间

“戒烟可减少对健康的危害”这句话一直印在各式烟盒上,不过老烟民们真下定决定戒烟,也要注意科学的戒烟方式。

“尼古丁是造成吸烟依赖的主要物质,长期大量抽烟的人,突然戒断可能造成大脑出现神经紊乱,躯体上的表现为烦躁不安、易怒、焦虑、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睡眠障碍、心率下降、头疼、咳嗽、口干、咳痰、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心理上表现为对烟草的强烈渴求。”新疆精神卫生中心戒烟门诊主任医师、主任刘红萍说,因此戒烟也需科学有序。

通常根据个人吸烟史和身体差异,到戒烟门诊求助的患者都会收到医师不同的建议。但普遍而言,对于常年吸烟且量较大的人群,两周至一个月的戒烟期相对合理。

刘红萍表示,戒烟的过程可以“循序渐进”地减少吸烟量,让身体和心理在一段时期内逐渐适应失去尼古丁的环境。如果其间情绪波动较大,可以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来稳定情绪,保持身体各项指标正常。

“一般可以采用‘产生厌恶’的方式来戒烟,如食疗卤水豆腐加红糖连续吃一周,相似的焦油味会让人对烟草有恶心的感觉。系统戒烟的循序渐进过程中,每天从一包减少至半包、再到几根,类似‘脱敏治疗’。”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二科副主任医师谢小兵说,其间还可以用电子烟暂时替代,或咀嚼热量低的口香糖、少量多食健康食品满足“口舌之快”的习惯需要。

几位专家表示,戒烟者需要对抗的是尼古丁成瘾的依赖性和“心瘾”的惯性,自持力不那么强的人可以先找一个较强烈的戒烟动机,以此提高自控意识。同时配合家庭干预、社会干预等,在家人鼓励支持和同事朋友理解中更易长久坚持。还可以在各医院的戒烟门诊寻求专业医师的指导,通过心理疏导、药物控制、系统治疗等方式科学戒烟。

责任编辑: 闫小芳

分享到: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