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群山间的猎熊者:反抗苏联入侵的阿富汗抵抗军


来源:冷炮历史

部落开战之时,便是和平降临之日。--普什图族谚语

阿富汗,一个高原上的山之国。他们在与英美苏三大列强的血战中,为自己赢得了“帝国坟场”的赫赫凶名。尤其是3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让那支在很多人眼里可以征服世界的苏联红军也血战十年,伤亡数十万人。最后只能黯然撤军。

当我们提起这场战争,总是去分析国际外交、苏联与地形等因素,从而忽略了抵抗军们的表现。事实证明,大部分人和苏军都小看了这些坚韧而勇敢的猎手们。在这片群山间,或许他们才有资格被称为战斗民族。

陷入山地战地狱的苏军

20世纪的70年代,苏联连续挑起多次政变,以图完全控制阿富汗。在苏联干预下,塔拉基当选了阿富汗总理。他随后推行的一系列激进改革与暴行,引发了各地人民的反抗。

1979年3月14日,阿富汗政府军在赫拉特对起义民众进行了血腥的镇压,造成5000-20000人丧生。阿富汗从此陷入了内战的深渊。在兴都库什山、库纳尔谷地、巴达赫尚省等地,很快都出现了反对党组织。他们就是后来抵抗军们的雏形。

苏联扶持的阿富汗傀儡 塔拉基

混乱的局势让苏军计划用一次类似布拉格之春的快速行动来稳定局势。但苏军的入侵,也成为了各派反对党团结的契机。

苏军对阿富汗的突然入侵

1981年,阿富汗7个反对党统一成了北方联盟。联盟中各党派的兵力从1600-52700人不等,总人数超过10万人,后方基地是南面的巴基斯坦。

之后,阿富汗的什叶派信徒们又形成了以伊朗为基地,拥有2万多人的八党联盟。

促使苏联出兵阿富汗的 赫拉特起义

截止1988年,抵抗军们共拥有4142支部队,14万兵力。其中较为活跃的有5万余人。他们装备了2138门迫击炮、8667具火箭筒、546套便携式防空导弹发射器、无后坐力炮1174门和DShk重机枪3000多挺。

不过外国援助的武器大部分都是轻武器。反对派的坦克只有92辆,步兵战车也只有60辆。所以,并不能和苏联当年援助给越南的米格-21战斗机、SA-2地空导弹来相提并论。因为巨大的装备差距,所以抵抗军无法在大规模会战中对抗庞大的苏军。

最大的反对派领袖 喀布尔屠夫--希克马蒂亚尔

尽管如此,抵抗军在长达10年的血战中,依然创造了多次以少胜多。甚至还有用步兵击溃装甲兵的神奇战例。苏联第40集团军司令格罗莫夫上将,曾评价他们说:武装匪徒的战斗力与火力都不逊色于我们的分队。他们在心理和体能上都更加训练有素,这里毕竟是他们的家乡。

截止1985年 阿富汗各地都成为了不同反对派武装的天堂

巴基斯坦边境上的普什图族是抵抗军的中坚力量,这个斯巴达般尚武的民族是天生的山地步兵。每个普什图部落都拥有数量众多的轻武器,男人们从小就接受轻武器射击与骑马训练。很多部落自成立的那一天起就不断的与中央政府、外国入侵者以及其他部落作战。所以他们比苏军更擅长山地行军与侦查。

早在20世纪之前 普什图人就以凶悍的山地战士而闻名

尽管苏军在进入战区前都要接受为期数月的山地战训练,但实战中的苏军依然不堪重负。阿富汗白天可能是30℃以上的高温,而夜间又会骤降20℃。战斗经常发生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地,步兵们不得不携带30-40kg的负重作战。因此有大量因为装备太重而把装备扔掉的情况。有时在开打后,苏军的3门迫击炮往往只剩下了1门,运气好才有可能剩下2门。

苏军进行1周的山地战,体重就要降低7-10公斤。如果连续作战超过1周以上,士兵就不得不入院理疗。而抵抗军们却能对苏军发起连续不断的攻击。

一支在山间活动的抵抗军小分队

抵抗军们习惯以小组或者分队展开作战。每个小组大概拥有15-20人,全部装备AK系列突击步枪或者其他步枪,还带有2~3具火箭筒。大点儿的分队则拥有60-70人,装备10具左右的火箭筒与2-3门迫击炮。他们在行动中拥有分工明确的组织体系,分别执行攻占、侦查、诱敌和火力压制等任务。还拥有不少经过外国训练的狙击手、工兵等专业兵种,有些甚至是英国SAS教官亲手培训的。

正在进行侦查的抵抗军士兵

有的抵抗军还掌握电子战技术,多次截获苏军通讯。甚至入侵了苏军的通讯系统,冒充苏军师长去同前线部队联络。1984年2月,苏军第一次受到抵抗军的电磁干扰,特别增派了第1956无线电电子斗争营与抵抗军对抗,对通讯实施保护。仅1985年8月就进行了38小时的保密通讯,但依然有特别大量的信息泄露发生在空防参谋部的通讯网中。

缺乏经验且教条古板的苏军,经常在山区忘记设立警戒分队。而抵抗军们最擅长的就是伏击与突袭。1981年,抵抗军们就对苏军发起了264次破坏性突袭。在1980-1981年之间,造成了苏军3427人的伤亡。这还仅仅是烈度较低的初期。

俘获了苏军火炮的抵抗军士兵

1980年,苏军第783侦察营在法扎德地区就曾被抵抗军奇袭。聪明的抵抗军优先击毙了苏军通信兵,切断通信。然后把战斗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让苏军付出了47人阵亡、49人负伤的代价。

在1984年4月30日的一次伏击战中,抵抗军们又抓住了苏军第682摩步团团长的指挥失误。他们成功的包围了该团1个营,击毙苏军53人,其中有军官12人。而抵抗军对交通线发起的数不清的伏击,也让苏军损失了足足11369辆卡车和油罐车。

被抵抗军伏击的苏军运输车队

苏军后方的空军基地也同样是重点照顾对像,米-24武装直升机和安-12运输机等宝贵的航空器,经常蒙受损失。仅在1983年上半年的坎大哈与贾拉拉巴德基地,苏军有3架苏-17战斗轰炸机、13架米-24和米-8直升机在突袭中受损。

被击落的苏军米24直升机

在一次突袭中,苏军飞行员正在俱乐部里看冰球比赛。结果俱乐部被火箭弹直接命中,造成了超过10名飞行员当场阵亡。通过对苏军基地的突袭,抵抗军缴获了大量现代化武器,其中的“箭”2M防空导弹,对苏军空中部队的威胁尤其严重。

正在使用苏制SA-7防空导弹的抵抗军士兵

除了坚韧的战士外,抵抗军们还拥有一批堪称优秀的战地指挥官。在这些战术家们的指导下,抵抗军的战术被不断更新。苏军的军事技术和理论优势则被渐渐削弱。

比如为了削弱苏军强大的炮兵与航空火力优势,抵抗军们学会在伏击战中把苏军放近至100米内再开火。让苏军为了避免误伤,而不得不停止炮击和空袭。

在防御战中,抵抗军们又利用地势地貌去构筑多段火力阵地与防空阵地,同时埋设大量地雷去阻击苏军。平均1km有5-10个起爆装置,有时甚至能多达到250个。这些措施把苏军装甲部队的行进速度压缩到10115km/h,徒步行军的速度有时甚至被压缩到了100m/h。

手持全套苏制武器的阿富汗抵抗军士兵

1981年8月,苏军对洛加尔省的抵抗军发起扫荡。抵抗军指挥官默罕穆德•贾恩,带着大约30多名抵抗军沿公路展开了Z字队形。他们借着夜色与苏军发生了激烈交火直至凌晨4点。最终击毙了超过70名苏军,击毁4辆坦克,而抵抗军只有数人阵亡。

当然,我们不能忘记了著名的潘杰希尔的雄狮--沙赫•马苏德。这位出身上校家庭的军二代,拥有可以拍成电影的传奇经历。他在1973年就从大学辍学,回家乡潘杰希尔组织反政府武装。随后他又转战埃及、巴勒斯坦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包括以色列国防军在内的诸多对手有过交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技巧。他可以亲自教授抵抗军如何去埋雷、射击。还保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与普通战士们一起长途行军。

马苏德和他的阿富汗抵抗军

在1982年的两次潘杰希尔战役中,他曾经指挥不到3000人的抵抗军,击退了上万人的苏阿联军。造成了苏军2000多人,阿富汗政府军1200多人的惨重伤亡,自身只有180人阵亡。苏联特务机关曾对他发起过数次暗杀行动,克格勃甚至多次宣称自己击毙了马苏德。

事实上,马苏德一直活到了战后,还在1992年12月接受过俄罗斯《劳动报》记者斯涅吉廖夫的采访。这位远道而来的西方记者问道:“这么些年来,您难道没有遇到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吗?”,身经百战的马苏德则自豪的回答道:“一个都没有!”

正在制定作战计划的马苏德

相比之下,苏联这边的阿乌舍夫大将则用另一种表现,诠释了他所在军队的风貌。在视察阿富汗前线时,他并不关心苏军后勤问题。只知道督促士兵整理被子,并亲自传授如何在床头的准确位置上摆放胶鞋。

虽然苏军依靠优势兵力成功击退过马苏德,也发起过多次成果显著的围剿行动,还消灭了大量为抵抗军运送物资的驮运队。但始终难以在占领区站稳脚跟,最终不得不与马苏德展开停火谈判。而苏军也被深深拖入了这个名为阿富汗的绞肉机中。

在阿富汗的风沙中前进的苏联直升机与坦克

深陷泥潭的不仅有普通部队,精锐的空降兵们也同样损失惨重。因为抵抗军们渐渐学会了在苏军机降点埋伏苏军直升机。美制“毒刺”导弹的加入,则让苏军的战术机降行动从1986年518次,减少到了第二年的48次。

抵抗军们还在苏军内部建立了情报网,获取了诸多苏军情报。就连神出鬼没的特务部队,其行动计划也会被抵抗军获取。结果造成苏军特种旅的3支分队被全歼,还导致了572名克格勃人员阵亡(不全是特种部队)。

伤亡惨重的苏联士兵

更有甚者,抵抗军还能提前知道苏军对巴基斯坦的空袭行动,然后配合巴基斯坦空军埋伏苏联空军。曾任俄联邦副总统的鲁茨科伊当时就是第40集团军的空军司令,在一次任务中因为下属出卖而被巴军的F-16击落。本人侥幸跳伞逃脱后,被巴基斯坦人抓获。

击落苏-22攻击机的巴基斯坦F-16战斗机

1989年2月15日,苏军从阿富汗全部撤出。在此之前,已经有14453名苏军官兵永远长眠在了这片群山间。还有46万余人受伤或者生病,其中10751人终身残疾。

讽刺的是,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牺牲却在当时连一块墓碑都换不来。早在1981年7月30日的苏联政治局会议上,吉洪诺夫就提议,为阵亡在阿富汗的每个苏军家庭拨款1000卢布来树立墓碑撰写墓志铭。而他从基里连科、苏斯洛夫与安德罗波夫那里得到的回答却是:现在立碑不大合适。

得知可以提前回国 这队苏联士兵显得喜出望外

这些冰冷的回复令一些苏军将领都为之震怒。加列耶夫大将曾经批判他们说:究竟需要用水泥浇筑何等的灵魂,才需要进行如此的讨论啊!

但不论如何,这场没有正义的战争,已经在上百万罹难冤魂的哀鸣声中结束了。(完)

(本文章版权归凤凰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为您推荐

已显示全部内容

泡泡直播

热门文章

泡泡直播

精彩视频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X 泡泡直播

泡泡直播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