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 | 进入两会主专题
凤凰网资讯 >大陆 >2018全国两会 >正文

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不要把“重金挖人”想的太可怕


来源:政知道

原标题: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不要把“重金挖人”想的太可怕

撰文| 张雅

学术界风气,以及科研人才的培养,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在接受政知道(微信ID: upolitics)采访时表示,尽管存在部分造假的案例,但踏实和严谨,仍是科学界的主流。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

谈及当今愈演愈烈的“抢人大战”时,丁仲礼说,“重金挖人”能够起到一些效果,但也会使得一些人变得浮躁。

此外,他认为,高端学术人才并未出现断层,而是日趋专业化和细分化。

学术造假只能“有一次,打一次”

政知道(微信ID: upolitics):去年,107篇来自中国的医学类论文因涉嫌造假,被国外期刊集中撤稿引发社会关注,您如何评价这一事件?

丁仲礼: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方面,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可能出现造假,这个难以避免,只能“有一次,打一次”。

评价科技界,大家要看到造假不是主流,要看到绝大部分科研人员在诚实地工作。所以,讨论这个问题,我们要承认学术界目前确实存在造假、剽窃的现象,但也要清楚,这种情况不是主流,是极个别现象。

另一方面,具体到医学领域来说,作为医生,主要精力应该放在治病救人上,要求医生通过写文章来评职称,这本身就可能涉及到评价系统不够合理的问题。

政知道(微信ID: upolitics):所以在您看来,目前学界的主流还是踏实和严谨?

丁仲礼:绝大部分学界的人,态度和学风,都是端正的。实际上,每个人写出来的论文,都是要被别人审查,被别人检验的。如果成果经不起检验,那说明你的发现、结论很可能存在问题,相应地,你的学风也很可能存在问题。

正因为有这种震慑,所以学界的传统是:很重视实验的证据、可靠性,很重视实验结果的重现性。其实,铤而走险(造假)的人是极少数。所以,总体来说,学术界的学风是端正的。

不要认为“重金挖人”糟糕透顶

政知道(微信ID: upolitics):您认为,科研机构应该如何参与到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

丁仲礼:以我们中国科学院为例,我们主要是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研究生。科学院培养出的人才质量也一直处在很高水平,并且毕业后主要在科教单位工作。

此外,一些部委,比如农业部、气象局、海洋局、地震局、国土资源部等,都设有自己的研究院,也都在培养研究生,毕业生质量也都不错。

这些都是我们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里,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政知道(微信ID: upolitics):如何看待部分地方性科研机构面临人才流失,以及经费相对不足的情况?

丁仲礼:这可能是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可能这类机构本身的竞争力不足,包括工资、经费水平等,这些都是构成竞争力的要素。

第二,如果一个地方性研究机构,能同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那在当下全民重视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得到发展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反之,这类科研机构如果做不到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就会出现没有太多事可做的情况,也就得不到足够的经费支持。自然而然,就会造成人才的流失。这也是正常现象。

这么多科研单位,在获得经费支持方面,总是会存在有高有低的现象。所以,出现一定的人才流失,甚至出现一定的淘汰,都是正常现象。

政知道(微信ID: upolitics):如今,部分科研机构会选择“重金引进人才”。对于科学研究而言,经费与人才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丁仲礼:没有足够的经费,引不来好的人才。这对哪个国家、哪个单位来说,都是一样的。所以,一方面,不要把“重金挖人”想的太可怕,也不要轻易给它贴什么标签,认为它是一件糟糕透顶的事情。

而且据我所知,一些科研机构所谓的“重金”其实也不太重,至少在一流城市,可能还是买不起房子。

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大家全部采取“重金挖人”的方式,那就可能有负面影响了。为什么呢?因为那可能会把人才弄得很浮躁,也会出现一些待价而沽的“人才”。这是一定的,人性的弱点嘛!

工资比“财大气粗”的大学低一点

政知道(微信ID: upolitics):目前,中科院的人员流动情况如何?

丁仲礼:总体来说,我们现在人才进的少,出的多。因为中科院没有重金可挖人,我们向来强调以良好的环境吸引人,以稳定的事业留住人,所以我们目前的工资相对来说比“财大气粗”的大学低一点,那么被挖走的人也就比较多,这也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挑战。

当然,我们希望少去挖人,而是靠自己培养的人才来解决困难。中科院每年招那么多研究生,把研究生培养好,给其中一些优秀毕业生一个发展的平台,相信他们以后都会成长。

其实,现在中科院的很多中坚力量,都是自己培养的,所谓挖来的不见得好到哪里去。

大家的能力都差不多,智商也差不多。做科研,我认为态度是第一位的,情怀是第一位的。

△3月6日,丁仲礼亮相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领导人记者会(摄影| 魏彤)

政知道(微信ID: upolitics):在您看来,什么是科学家的情怀?

丁仲礼:自愿为国家做贡献,愿意牺牲自己。

政知道(微信ID: upolitics):过去一年,包括南仁东在内,中科院几名大师级科研人员故去。外界有声音说中国出现“高端学术人才断层”现象,您怎么看?

丁仲礼:现在高水平人才越来越多,怎么会断层呢?

而且,当今时代本身不是出现大师的时代。因为随着科学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也越来越专门化。绝大部分的“大家”,都是某一个细分领域里做得很精深的专家,南仁东就是一个在射电天文望远镜领域里的“大家”。

[责任编辑:王家乐 PX043]

责任编辑:王家乐 PX043

推荐

凤凰网视频

  • 习近平:分裂祖国的行径会受到人民谴责和历史惩罚

    习近平:分裂祖国的行径会受到人民谴责和历史惩罚

  • 两税合并有啥用?李克强讲了一个故事

    两税合并有啥用?李克强讲了一个故事

  • 大湾区建设会影响“一国两制”?李克强回应

    大湾区建设会影响“一国两制”?李克强回应

  • 利好!李克强:抗癌药品力争零关税

    利好!李克强:抗癌药品力争零关税

  • 住建部部长王蒙徽甩“干货”:大力推进公租房建设

    住建部部长王蒙徽甩“干货”:大力推进公租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