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公子袁绍和石家庄赵子龙,你们的地名回不来了……

作者:边驿卒

2016-04-13 第335期

今天《人民日报》再次刊文讨论地名问题,作者呼吁:不妨恢复“徽州”这样重要的历史地名。然而,梳理之前的资料,改名似乎没有这么简单。而汝南袁绍和常山赵子龙,恐怕也要不回他们曾经的地名了。

人民日报第五版刊文:徽州这样重要的历史地名,不妨考虑恢复

今天,人民日报第五版刊登“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一文,文章指出:地名的替换与取消,显然需要慎之又慎。如果轻率地将之更名,多少文化信息会被消解。在简略讨论一些地名更动之后,在文末作者李辉提到:“‘徽州’这样重要的历史地名,不妨考虑恢复。毕竟,没有‘徽’,哪来‘安徽’?”

如果算上1998年发表的那篇《可惜从此无徽州》的话,这是人民日报高级编辑李辉又一次发声,呼吁“黄山市”恢复“徽州”的古名。

这位李辉可不简单。

据他描述:“90年代初成立地级市的时候,就把荆州和沙市合并,起了一个名字叫荆沙市。两个合并各取一个字。我觉得这个很别扭,我就想能不能对这个事情发表一下不同的意见。所以,我当时(1995)年写了一篇文章《可惜从此失荆州》,后来很快就得到了回应,两年之后就恢复了荆州的地名。”

同时,李辉也认为家乡襄樊的名字和襄阳是没法比的,于是就在2001年写了一篇《襄樊何不称襄阳》,“湖北也很重视这个事,用了九年的时间,在2010年恢复了襄阳的地名。”他说。

其实在在荆州地名恢复之后,李辉还写过一篇《可惜从此无徽州》,1998年4月17日,发表于《人民日报》“大地周刊”。当时觉得黄山是一个山,说一个形象的话,一个山把千年文化地名徽州吃掉了,我觉得有点很遗憾。

也有不少人批评:“安徽徽州改名黄山20多年来,经济发展成效不但不大,历史悠久、风格独具的徽州文化反而为之弱化。”

《可惜从此无徽州》报样。

这不赶上机会了,最近正在进行“第二次地名普查”,主要目的就是对有地无名的实体进行命名,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清理,发挥地名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指出,地名是基本的社会公共信息,也是重要的文化形态和载体。承载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是国家和民族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记忆、情感的寄托。

这是不是意味着,只要拿出文化上的理由就可以改地名了?

改名有规定,还要花很多钱

并非如此。改名的麻烦的地方在于,你要符合规定,还得花很多钱你造么? 

根据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地名管理应当从我国地名的历史和现状出发,保持地名的相对稳定。”

而要更改地名的话也有明确的规定:(一)凡有损我国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带有民族歧视性质和妨碍民族团结的,带有侮辱劳动人民性质和极端庸俗的,以及其它违背国家方针、政策的地名,必须更名。(二)不符合本条例第四条第三、四、五款规定的地名(主要是避免同名、同音、生僻字——编者注),在征得有关方面和当地群众同意后,予以更名。(三)一地多名、一名多写的,应当确定一个统一的名称和用字。(四)不明显属于上述范围的、可改可不改的和当地群众不同意改的地名,不要更改。

同时,在1996年民政部颁发的《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规定,“ (一)有利于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二)反映当地人文或自然地理特征。(三)使用规范的汉字或少数民族文字。(四)不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我国地名。(五)人民政府不驻在同一城镇的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名称,其专名不应相同。(六)不以著名的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作行政区域专名;自然地理实体的范围超出本行政区域的,亦不以其名称作本行政区域专名。”等等。

地名变更:要讲情怀,也要讲现实

所以,变更地名的情怀也要考虑到法律与经济的现实。

比如,1988年灌县更名为都江堰市、1994年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2001年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2010年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虽然顶着不少争议,但也都获得了不少红利。

有媒体评论:“要注意到,这些地方所更之名,或用著名景点来替代,或还原历史悠久的称谓,共同点是用更知名的地标取代原有的行政区划名称。到头来,这既有利于地方文化标志的“软推广”,也更方便记忆地名,避免出现空间上的错觉和指代上的混淆。”

让我们以最近少有的改名成功的襄阳做个例子。对,就是郭靖和黄蓉誓死守卫的襄阳作为例子,来分析下改名的可行性。

时任襄阳市委书记唐良智将更名的缘由和意义概括为“尊重历史”、“传承文化”、“顺乎民意”和“推动发展”。让我们略作解释。

1950年,襄阳和樊城组建襄樊市。1983年襄阳地区撤销,其行政区域并入地级襄樊市。后来市委书记张怀念承认“考虑不周”:当年撤销襄阳地区设立襄樊市,一是缺乏文化传承理念,二是为了照顾襄阳和樊城两地干部的情绪。

据襄阳市委宣传部的通稿称,民意调查显示,90%以上民众赞同更名襄阳。

发展方面也有考虑,据报道:“自2000年起,襄樊市在对外招商引资的过程中遭遇到的尴尬。曾有襄樊市领导带队出访招商。说到襄樊,人家往往听成“湘潭”,以为是湖南的城市,市领导连忙解释,襄樊古名襄阳,就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地方。对方一听,立马肃然起敬。“一说襄阳,招商引资就容易产生认同感,很容易谈。”

所以,这一更名有民意基础,有经济基础,也有文化基础。

201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襄樊改名襄阳。

当然,这一更名的成本不菲。

虽然只是襄阳更名,可全国是一盘棋。世界地图,中国地图,省、市、县、区地图的改版重印,市、县、区、乡、镇、村所有单位公章、财务章,检查、核定、证明、记录等各类印章的变更,标牌、标记、牌匾以及各类户籍、身份证、毕业证、工作证的变更,出版物、公文纸、红头文件纸,以及单位信笺等带有“襄樊”字头的印刷品都要废弃重印。修改各种地图、公章、证件、招牌等都会产生成本,整个行政成本将至少达1亿元。

2010年11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湖北省襄樊市更名;12月9日,襄樊市宣布正式更名为襄阳市,其下辖的襄阳区更名为襄州区。

但襄阳当地学者分析,虽然此次更名在全国范围内的行政成本将超过1亿元,但同时也估算,长远的收益将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但是其他改名呼声很大的地方呢?比如……

西安:每年都有提案 但长安与现在行政区划不一致

2010年12月5日,天涯、猫扑及华商论坛《已将襄阳还襄樊,可把长安归西安?》的帖子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西安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勘界处表示,每年西安市两会都有这样的提案。尽管长安作为一个古地名,是一个文化符号,但与现在西安的行政区划不太一致,而且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规定地名不宜随便变更。

驻马店:这个名字也有丰厚内涵

网友曾经这样评价:这是最坑爹的一个地名,没有之一!要知道这可是“四世三公”的袁绍的故乡。想象一下袁绍说“吾乃驻马店四世三公的袁家公子……”驻马店应该改名叫汝南,汝南传统文化厚重,而且历史上直到民国时期,汝南县还是这里的文化行政中心。

有当地记者查询资料了解到,1999年前后,驻马店市政府曾有过更改城市名的申请,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获批。

为什么呢?当时专家评审团议员、河南省地理研究所所长冯德显表示:“驻马店这个名字不能单纯理解为苎麻的谐音(驻马店附近有苎麻村),它还是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的,明朝时,官方在这里设立驿站,即供传递文书、官员来往及运输等中途暂息、住宿的地方、旅店或补给、换马的处所,说明这里古代是交通要道、南北通道,从这一点上来说,驻马店这个名字不能随意改,改了就抹杀了这个城市的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石家庄:有历史不宜更改 废旧换新要十亿

有网友表示:每次路过石家庄,都会想到赵云,不知道子龙将军对家乡改名为“石家庄“怎么看,若在今天,子龙跃马当阳,大吼一声:我乃石家庄赵子龙也,拍照15,骑马30!

赵子龙

“中国最大的村庄”石家庄市是否改名一直都是网上热议的话题,但是早在2009年8月,石家庄市政府为此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石家庄市区划地名办主任刘平刚就“石家庄市改名”的话题进行了说明。他指出,石家庄市这一名称由来已久,不宜更改。石家庄市这一名称到现在已经有61年的历史,此名称不仅仅是一个行政区划名称,主要是它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的历史。更改名称将会使这些历史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化或消逝。

刘平刚表示,从经济方面考虑,更名成本高昂。更改“石家庄市”名称看起来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一个省会名称涉及到社会各界和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比如地图的改版重印;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名称的变更;单位公章印章的变更等等。据有关专家估算,若更改石家庄市名称,废旧换新,没有十亿元人民币是完不成的。

黄山:早有人给省长写信改名 回复:群众挺拥护啊

上述徽州市改名为黄山市的事情也有人给省长反映过。

图片截取自中安在线2014年11月19日报道

黄山市民政局回复道:“设立地级黄山市是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为理顺严重影响黄山保护、制约黄山发展的管理体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国务院于1987年11月27日批准设立省辖地级黄山市,建市20多年来,黄山市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针对多个“黄山”地名问题,根据国务院有关地名管理文件的规定,已经通过采取注明路标等措施加以妥善解决。综上所述,黄山建市以来的发展成就表明,成立地级黄山市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黄山市的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是符合黄山经济社会发展的,也是得到群众拥护的。我们认为目前不宜进行区划和管理体制的调整。”

看来,这名字也不是想改就能改。况且要先发展自己才能名实相副。

在这里,感觉一位网友的留言颇有道理:“三十年前,深圳不存在,而现在人家是特区;三十年前,义乌没有名,现在一提到小商品,就第一个想到人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有发展了,自然就会全国有名。”

来源:新京报、大河报、中安在线、东方网等

凤凰网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