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总挨骂,问題到底出在哪
文|特约评论员 刘远举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高西庆在河南团代表小组会议上说,“中国证监会为什么总挨骂?是因为手里的权力太大了!” 他建议缩减官员权力,“手里权力太大,反而顾不好该做的事”。
毋庸讳言,中国资本市场上有灰幕、内幕交易、虚假陈述、老鼠仓等等弊端,当下有很多观点,把这些弊端与新股发行需要审批排队放在一起,归咎于“过度管制”。仿佛只要实行股票注册制,只要把事情交给市场,市场自然会通过竞争达到一个均衡的状态,就能很好的完成现在证监会做不到的一切。高教授的话,实际上就是这种观点。在政府放权的大背景下,这种观点是一种政治正确,肯定会引来不少认同。
我认为,高教授的话有一定道理,那就是证监会的权力用错了地方,但是,并不能简单的说是错用在审批上了。
良好的金融市场,离不开成熟的社会观念。中国处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之中,政府在为一切事情兜底。这种现象当然不好,应当改变,但公众观念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所以,虽然指数本质上与宏观经济相关,并非证监会的能力所及,但大家仍然盼着证监会提振指数。
某种程度上,正是由于这些问题,证监会更多的陷入了“稳指数”的工作中,这必然导致证监会权力的错配。前段时间,熔断机制的仓促出台,而后又因为没有充分论在运行中暴露出各种问题而草草收场,从根本上说,都是权力用错了地方的表现。
但是,证监会把权力用在审批上,某种程度上,这是基于中国现实的一个妥协的选择。“抓坏人”与“审批制”并不是只能二选一的矛盾选项。
良好的市场,从来离不开严刑峻法。某种程度上,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历史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美国资本市场,就有极强的管制,即使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成熟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证券市场的严厉管制。自由的资本市场并不意味着削弱监管者的权力,实际上,某种程度上,在抓坏人这件事情上,中国证监会的权力有着局限。
发现了问题,发现了坏人,没有能力去解决,暂且不提。实际上,证监会理论上权力大,与它在实际中能行使好权力,发现问题,还有点差异。
而且,良好的市场,必然需要信息的透明、流通,所以,新闻自由是自由市场不可或缺的属性。有了信息的流通、透明,投资者才能借助正确的信息以判断,散户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更重要的是,在新闻自由的基础之上,才有曝光上市公司虚假财报和欺诈行为,出现以此做空盈利的香橼、浑水、黑石公司。最终,市场的竞争、监管机制才能完全发挥出来。
显然,这些成熟资本市场所需要的东西,中国社会现在还很欠缺。
金融市场有其特殊性,理论上讲,市场达致均衡有一个信息的流通、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价格波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很剧烈。对于一般商品,问题不大,但对于金融领域,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市场的失灵的代价就更大。所以,正是基于这些现实情况,“抓坏人”之前,“防坏人”还是有必要的。
该透明的事情,公民权利、新闻自由不充分;该管的事情,证监会的权力不足或消极懈怠;不该管的事情,证监会又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对于中国的证券市场的发展,都不是好事。证监会的权力不能错配,应该更多的用在“抓坏人”,“防坏人”上,与此同时,中国也需要建设成熟资本市场所需要的社会特质,只有这样,市场与法治才能共同支撑起中国资本市场乃至金融市场的深化。
[责任编辑:王华 PN049]
责任编辑:王华 PN049
往期回顾
-
总理的货币政策是为保增控
总理李克强的货币政策思路,就是虽然家里可以生产很多大米(印钞票),但吃饭的量还是应刚刚好(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有足够营养、能长身体(保增长、增就业)就行,避免吃得过饱导致高胆固醇(经济泡沫)与高血压(系统风险)。
-
两高报告进入“个案时代”
司法是一个社会的制度稳定器,两高报告以大量个案展现司法绩效和司法内涵,已然体现了这个作用。
-
慈善法不能对社会组织持提防态度
开门立法其实有两个层面意思。一是立法者以开放的姿态,接纳与吸收民间的建言建议;另一层面,是要有开放的思路与思维,在法律条文的背后,指导思想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
-
砍掉繁文缛节,科研方有活力
在加强科研经费使用动态监管的同时,给予科研人员合理的经费使用自主性、灵活性,而不是“今年的、明年的预算都事先计划好”。
-
财政部长凭什么不能为民企发声?
劳动者与企业是实际的,他们往往抛开法律,按真实的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情况来达成契约。所以,在一线城市市区之外,劳动法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灰色地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