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订阅
微博

@ 凤凰网

扫描微信
微信

英大使谈微博:有人说要杀掉我,有人说要嫁给我

2014-12-29   第 186

今天正式宣布卸任的英国驻华大使吴思田(孙莹摄)

凤凰资讯“当我刚开始上微博时,有人威胁说要杀掉我,有人说要嫁给我……所以我得出的结论是,你不能把微博上的评论太当真,”53岁的吴思田(Sebastian Wood),当英国驻华大使已经五年了。今天,他正式宣布卸任。

“我会非常、非常想念中国,”今天在大使官邸,他举行了在中国的最后一场新闻发布会。“这幢房子是我所住过时间最长的房子,”作为一位外交官,“搬家”对他来说太经常了。他告诉凤凰网,他非常喜欢这幢房子的二层——那是真正属于他家人的地方,因为一层时常要用于接待宾客。“我会经常坐在二层,弹我的吉他——这很让我的家人抓狂,但却让我非常快乐,”他说。

“我会非常想念我在中国的朋友,”吴思田说,他下周就会离开中国,告别这个他呆了五年的国家,告别那幢他住了五年的房子。

谈微博:你不能把评论太当真

“我留意到您在新浪上也有自己的微博账号,而且有超过七万粉丝,”一位记者问道,“您会看自己微博上的评论吗?对那些恶意评论,您是怎么处理的?”

“确实有些比较极端的评论……”吴思田笑了,“当我刚开始上微博时,有人威胁说要杀掉我,有人说要嫁给我……所以我得出的结论是,你不能把微博上的评论太当真。”

吴思田说,他很珍惜在微博上跟中国公众互动的机会。在他最近的微博中,最热门的一条,是吴思田在自己的官邸,为英国驻上海总领事戴伟绅举行了同性婚礼。那条微博被转发超过3000次,评论近2000条。

同性婚礼在普通中国人看来也许过于“前卫”,但吴思田说,尽管有一些负面评论,90%以上的评论都是支持和祝福的。

吴思田是最早在中国开微博的外国大使。他的新浪微博账号有25个关注对象,包括演员韩庚、姚晨;社会名人洪晃、老沉、潘石屹;媒体新周刊、财经网、瞭望东方周刊、人民日报;他还关注了英国球星贝克汉姆的微博。

从2013年6月12日发出第一条微博,截至2014年12月29日,一年半时间里,吴思田一共发了189条微博。

吴思田发出的第一条微博是一张图片,图说是:“长城多么美丽,尤其是野城”。这第一条微博引来51条评论,有些网友热情跟大使打招呼,有些网友向大使哭喊着要“绿卡”。

谈香港:中英应该互相信任

吴思田的简历中,有这么一段格外引人注目:1992-1996年,当时三十出头的吴思田任职香港,在中英联合联络小组英方首席代表办事处工作,专门负责香港主权移交事宜。

今年是香港颇不安宁的一年。曾深度参与香港主权移交事宜的吴思田,谈起自己当年的经历,显得比较谨慎:

“那四年是非常有趣的经历,中英双方仔细讨论香港主权移交的各方面细节。我相信香港主权成功移交,是一个伟大的成就。这是没有先例的事情,所谓‘一国两制’也是没有先例的。我记得,当时双方都有疑虑。英方担心中方是否能真正践诺‘一国两制’,中方则担心英方在移交主权时捣鬼。最后,香港主权成功移交,这证明了双方的疑虑都是错误的。中国尊重了‘一国两制’,而英方也交出了一个稳定的香港。这证明了中英双方是可以互相信任的,而且我们也应该互相信任。”

吴思田似乎不太愿意谈及自己在香港工作的细节,倒是很开心地说,自己的两个女儿就是在香港呱呱坠地。“那是我在香港最骄傲的成就,”他笑称。

谈合作成就:为本国“卖广告”

担任英国驻华大使五年来,吴思田见证了中国发生的许多变化:领导人换届、经济快速增长,以及社交媒体带来的信息交流革命。?

“2010年,当我最初来到中国担任大使的时候,我有一个理论:中国的经济正在转型,从出口型经济转向消费型经济。我认为这和英国的利益是相符的,”回想五年前刚刚上任的情形,吴思田说。

吴思田一直宣称,英国是“西方最开放的国家”:“我们的长处正符合中国的需求:中国要转向知识经济,而英国在知识经济方面正是最强的。五年过去了,我觉得我当年是对的。”

吴思田形容过去五年是中英合作的“黄金时代”。他列举了一系列数据:英国向中国的出口量翻了一番,成为仅次于德国的欧洲国家;过去两年内,中国在英国的投资额超过了过去30年的总和;五年来,去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数目每年都有9-10%的增长,目前英国已经有超过13.5万中国留学生;伦敦还有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希望成为欧洲的“人民币中心”。

“取得英国签证也已经变成一件容易的事情,”吴思田说。根据英国政府提供的数据,近三年来,到访英国的中国游客数量增长了八成,其中2013年的中国游客数量近20万。

为本国“卖广告”显然是大使的工作重点。吴思田最自豪的是英国的“创新能力”,他认为这也是英国能给中国的“最好礼物”。

“2012年伦敦的奥运开幕式,就是英国有创新能力的最好例子,”他说。

他还提到中英两国在城镇化、民用核能等方面的合作,也表达了对中国的希望:“我希望中国在服务业方面能更开放些。”

谈外交“麻烦”:保持沟通最重要

谈到近五年的中英关系,当然也有过“麻烦”。

2012年,英国首相卡梅伦会见达赖喇嘛,严重影响中英关系。

“那确实是很困难的一年,尤其作为大使来说,”吴思田说,“中英双方不再有高级别的会谈,好在中英之间的贸易和投资仍然保持健康。对我个人来说,一个教训就是:当我们有分歧的时候,我们应该确保沟通渠道通畅,就像我们在香港主权移交那时候一样。”

吴思田并不讳言,中英两国有非常不同的体制和历史。“重要的是我们保持沟通……我相信我们的共同利益,比我们之间的分歧更为重要。”

吴思田简历:

吴思田生于1961年4月6日,少时就读于伦敦西南部巴特锡的传统名校伊曼纽尔学校(Emanuel School),后来升读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主修数学及哲学系,1982年取得文学士学位毕业。

他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在英国外交部工作,担任过一系列与亚太地区事务相关的职务。他是熟悉亚洲事务的多面手:能讲一口港台腔的汉语,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台湾接受汉语培训,后在香港任职,在香港主权移交前夕曾在中英联合联络小组英方首席代表办事处工作。他还曾任英国驻美国大使馆政治参赞,主要负责分析美国的亚太政策,赴华前是英国外交部亚太司司长。

2010年1月27日,吴思田出任新一届英国驻华大使。这是吴思田首次担任驻外大使,也是首次在中国大陆工作。他将于2015年1月离开中国,结束五年任命。

吴思田在被派驻泰国工作期间,结识了现在的妻子,在1990年娶西莉娜·彭琳(Sirinat Pengnuam)为妻,两人共育有一子三女。

吴思田的兴趣包括音乐和步行。

(凤凰网:孙莹)

(凤凰网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