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的胜出,被认为是两岸关系走向缓和的重要信号,美日与台关系也将因此呈现新的局面。美国《时代》周刊早在322选举前夕也载文指出,整个亚洲的政治版图可能将因此重塑。
马英九当选以来,美国一直在自问:一,如果国民党以两岸关系为重,对美关系为辅,怎么办?二,如果美中关系发生尖锐冲突,台湾中立,再也不会与美国扭在一起,怎么办?三,美国无法继续在与台湾关系中落实美国利益优先政策,怎么办?四,美国无法在战略上全面驾驭台湾,怎么办?
马英九以绝对优势赢得“大选”,在日本媒体、学术界引起了广泛了关注,纷纷猜测和评价这次选举对将来日台关系的影响。有日本媒体认为,“若中台接近,将给东亚形势造成很大影响”,日本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也有媒体分析说,马英九上台后日台关系有望更加稳定,因为马英九将“推进基于经济的、务实的日台关系”。
马英九、国民党执政,已经引发了两岸关系的巨变,势必牵动中美与台湾关系的大趋势、大变局。美国国务院东亚局台湾协调处处长史伯明此前提出美国政府对两岸互动有五个期待的目标,被认为旨在提醒马英九及国民党,无论下一阶段如何与大陆互动,在以上五个原则方面,是不可以更改的,必须牢牢把握。
2008年4月12日短暂的胡萧会,这是两岸自1949年分治以来,最高层级领导人的会见,引发中外媒体的一致关注。双方在会后的对外发言,均未提及“一个中国原则”或是“九二共识”。这表明,两岸均心照不宣地采取模糊策略,即“经贸先行,政治缓议”。要说胡萧会达成了某种共识,那么,两岸在定位上共同构造模糊空间,即是双方的共识。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并以此基础开启协商对话,对中美台三方来讲,都是“解套”。
李光耀认为,台湾人的意愿对两岸统一问题并无决定性,真正的决定因素在于中国大陆和美国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和决心。他称,美国政府已表明,“他们只支持‘中华民国’的现状,不支持独立或以武力统一”。李光耀说,如果台湾跟中国大陆保持稳定关系,避免对立,台湾就不需要担心遭挤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