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专题 > 鲁迅逝世70周年祭 > 正文 |
|
据新民晚报报道 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韩石山近日以一部26万字的研究专著《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向他眼中“混饭吃的多,真正做学问的少”的当今“鲁研界”公开叫板,提出“读鲁迅的书让人长脾气,读胡适的书让人长学问”的新观点,在学术界和读书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客观解读
有“文坛刀客”之称的韩石山现为山西省作协副主席、《山西文学》主编,以小说成名,后又写散文、文学评论,近年来潜心于现代文学研究,出版有《李健吾传》《徐志摩传》等专著。《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一书逐个分析了上世纪30年代中国文化界几次大的争论,通过对“撤稿事件”、青年必读书的争斗、女师大学潮中的斗争、闲话事件等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分析研究,揭示了以鲁迅和胡适为代表的两大文化阵营之间的对立与冲突。以往对鲁迅的神化和对胡适的丑化,作者显然是强烈反对的,但在此书中他没有对鲁迅进行任何贬损,而是力图通过对历史材料的客观解读恢复历史上鲁迅作为一个“人”而不是“神”的本来面目,全书的主要篇幅也集中在鲁迅身上。
纠正偏颇
韩石山认为,当代人对鲁迅的认识,没有几个是根据自己的阅读得出结论的,大多是“从毛主席那儿得来的”。毛主席对鲁迅评价很高,大多数人便接受了这一点。然而他却不主张青少年过多地看鲁迅的作品,因为鲁迅的文章中有一股“阴冷之气、杀伐之气”。而胡适的作品可以多读一些,因为胡是新文化运动的开山人物,白话文写得好,如行云流水,而且胡适一生主张建设法制社会,他的文章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年轻人的健康成长。但是胡适的思想也有浅的一面,到老也是这一套,所以他提出“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韩石山在书尾解释说:“为了纠正时下的偏颇,我要说: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需要解释的是,我这里说的少不读鲁迅,不是说绝对的不读。现在的少年人读得太多了,已有了负面的影响。不读是极而言之的说法,可理解为少读,至少不要强制他们读。老不读胡适,是说胡适的书,适合少年读,老了就不必读了……鲁迅是一位独特的作家,他尖锐的观察,深刻的体验,刻薄的用语,苍凉的情感,都是常人难以比肩的。年迈之后,再读这样的文字,会有更为深切的体味,也会有更为独到的心得。”
彰显“路数”
韩石山在他的自序中,还明确表示写这本书的目的之一在于彰显一种“做学问的路数”,他认为过多的解读、过分的稀释,已经淹没了真正的鲁迅,一切到后来都搞得面目全非起来,当今的鲁迅研究界“研究来研究去,多是阐释毛泽东的那几句话,顺着杆儿往上爬越高越好,绝少有自己的真知灼见”。韩石山直言,为了防止人们说自己不学无术,借骂鲁迅和鲁研界出名,索性“较个真”,也做做鲁迅研究,让“鲁研界的朋友和不是朋友的人,都能看一看。先不要看别的,先看我做学问的路数对不对。”
对于韩石山的公开叫板,被韩鄙夷地称为“可悲可羞的鲁研界”尚未给予回应。
编辑:
徐会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