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三十年:唱响发展繁荣之歌
2008年12月17日 11:25光明日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与舞台艺术创作、演出繁荣发展同步,三十年来,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职能逐步得到凸显,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保障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其中,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自2002年实施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近20亿元,地方累计投入超过10亿元;数字资源量已达到68TB(1TB数据量相当于25万册电子图书或926个小时视频节目);各地自建、共建的基层服务点已超过61.4万个,文化共享工程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缩小城乡之间文化发展上的差距等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华民族踏上了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随着经济等硬实力的增长,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更加受到全社会关注,文化的复兴成为民族复兴的核心内容。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和抢救工作。国务院自2006年起

设立“文化遗产日”,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逐渐增强,文化遗产保护逐渐成为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全社会的文化自觉。

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1080处,几乎达到前五批数量的总和。西藏布达拉宫、故宫等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程、三峡大坝、青藏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的考古发掘与保护、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文物保护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自1987年中国的第一批6项遗产进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我国至今已拥有世界遗产37处。据统计,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底,全国文物系统博物馆只有349个,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文物系统有博物馆1722个,增长了近4倍,加上各类博物馆,目前全国博物馆总数已超过2400个,初步形成了门类丰富、特色鲜明的博物馆发展新格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不断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逐步建立,目前,国务院已公布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028项和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777名,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已经初步建立。福建省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青海省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先后设立,探索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取得了可喜进展。昆曲艺术、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以及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当人们回望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壮阔历程时,或许正像《春天的故事》这首广为传唱的歌曲一样,是在用心声和歌声抒发对三十年沧桑巨变的赞美和讴歌。中国文化建设三十年的发展繁荣,也正是这样一个春天的故事,唱响的也是一首响彻云霄的动人歌曲。

本报记者 谌强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谌强   编辑: 霍吉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