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王岐山从知青到国务院副总理之路
2008年03月18日 14:06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

看重农村问题

“大家都知道王市长擅长‘救火’,其实他对‘三农’的关注同样非常突出,他对‘三农’问题最看重。”上述接近王的人士对记者说。

上世纪80年代,王岐山师从中国农村问题泰斗级人物杜润生,全面深入研究中国农村经济改革问题。在此期间,王曾直接参与了上世纪80年代连续数个有关中国农村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的起草。

王岐山曾评价中国农民是“相信故事甚于相信逻辑”。他指出,中国农民最实在,事实对他们才最有说服力。

“他曾经插过队,又对农村有相当深入的研究,很了解农民。”有关“三农”专家告诉记者说。

2005年春天,时任北京市市长的王岐山把市政府委办局的一把手都叫来,召开农村工作会议。

会上,王说出这样一番话:“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北京市整体的现代化,农村的问题不是农村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北京全市的大问题,北京市的委办局,不是城区的委办局,而是全部北京市的委办局。”

随后,他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所有委办局一把手都要带队下去调研“三农”问题,看看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各个委办局自身到底能够做些什么。

“从那以后,市府的各委办局开始更多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农村,这已经成为了一个传统。”北京市卫生局一位曾经参会的人士对记者说。

而王岐山任北京市市长5年间,北京市每年的投资政策、财政补贴都在向农村倾斜,对郊区、市区的投入比例在逐年变化,目前已经超过了一半。“北京市支持‘三农’方面已经形成了大格局,特点是各委办局的协同作战。”当地专家分析说。

“魔鬼总在细节中”

“魔鬼总在细节中”,也是王岐山最爱说的一句话,他也一直在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对细节的关注。

面对北京日益拥堵的交通,王岐山曾深入考察了韩国和我国香港特区的公共交通,并提出了北京解决交通问题的三大招:降低公交票价、提高公交车利用效率、公交公司上市。

此后,北京市大幅度降低公共交通票价,有媒体称之为“廉价交通回归公益”。

北京市交通委主任赵文芝在十七大期间接受采访时透露,北京市民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比例已经达到了34.5%,近年来第一次超过了小汽车出行比例(32%)。

“这让所有在北京居住的人都降低了出行成本,北京政府为此财政每年要支出50多亿。但地面交通降低了30%的压力,交通堵塞情况有所缓解,值得。这项政策在全国率先开展,一些大城市也开始仿效,有榜样意义。”当地专家对记者说。

而事实上,不被人所熟知的是,在降价便民、提高公交利用效率的同时,王岐山还充分考虑到了公共交通的运行质量、运载能力、安全性等诸方面的问题,并做出了十分周详的规划设计。

2004年春节,王岐山利用短信平台向北京市市民拜年,并提醒大家注意烟花燃放的安全问题,希望大家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这是北京市历史上第一次利用这种方式向全体民众传达政府的声音。而今,这已成为当地的一个传统。本报记者 孙雷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谭不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台湾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