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七年磨剑
2008年03月15日 10:22求是-《小康》杂志 】 【打印

2002年12月,李克强担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他还是不愿意出现在聚光灯前。今年两会期间,曾经有北京的媒体想采访李克强,并得到了他秘书的同意,已经在着手安排采访时间。但在最后时刻却被李克强本人否决。

记者在会场上询问了一圈后发现,省级机关的工作人员对省委书记的了解也并不比基层官员多。同在省城郑州,7年来李克强留给他们的印象就是“低调”。

不过,在熟悉他的人看来,省委书记并不是没有自己的特点。台下一位省级机关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李克强的讲话声音很大,提出问题非常尖锐,直接点出问题的要害,让人觉得特别有朝气和闯劲。平时他喜欢笑着解决问题,给人沉稳的感觉。

记者注意到:会议上发言的河南官员不止一位,只有李克强使用标准的普通话,短促有力,不断用右手比划做手势。

从河南信息部门得到的消息证实,李克强很早就接触并熟悉网络这一新生事物。早在1999年,他在该部门视察时透露,自己对网络聊天非常熟悉,甚至有媒体想通过网络上采访这位年轻的省长。

不知是否巧合?在后来遏制对河南形象的“妖魔化”时,网络这个开放、互动的载体被视为重要的功臣。河南省委宣传部一位负责人表示,“网络帮助河南赢得的转机,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4年学习

在李克强到任的1998年,是外界“妖魔化”河南人达到高潮的时刻,有关河南和河南人的段子四处流传。曾经有人预言,这将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民间讨伐”,时间可能会持续数十年。

这一年,还屡屡发生官员倒台出逃事件。初入河南的李克强也遭到种种非议,说李克强没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虽然他年轻肯干也不缺乏新思想,但要将河南这么复杂的情况驾轻就熟是很困难的。当时有一种论调:河南是李克强的“试验田”,能收多少问老天爷。

“李克强在河南像个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去学习。”河南的一位退休官员对记者说。

在中国的官员序列中,李克强有着令人艳羡的学历光环。1978年,他进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任校学生会负责人,现任北大法学院副院长的陈兴良和他是大学同窗。此后,李克强又增加了两个头衔: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在职研究生、经济学博士。

一个近乎学者的官员突然主政一省,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行业跨越。而河南又是一个面积16.7万平方公里的农业大省,一亿左右的人口居全国第1位。善于学习的李克强又在河南开始了新的学习历程。

“李克强是一个很年轻的干部,以前又缺少基层工作的经验。在河南应该是慢慢学习、熟悉环境的过程,但其中却没有人能很好的带领他熟悉情况。”

李克强1998年7月当选河南省省长,时任河南省委书记马忠臣在河南任职多年,对情况再熟悉不过了。但他当时年事已高,一年后就调任离开,没能给李克强实质性的指导。2000年10月,陈奎元担任河南省委书记,此前他是西藏军区党委第一书记,更多是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对河南这样情况复杂的省份也缺乏了解。

在这位退休官员看来,对省长和省委书记的工作要求是不一样的。省长要能解决具体问题,统筹驾御局面,而省委书记则更要具备政治家的眼光。不过,“目前看来,他对河南的情况已经摸索清楚了,处理问题可以对症下药。”

河南向来以“中丰古通”标榜自己:中原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物产,悠久的历史,发达的交通。而李克强却要求不再以这样的标志宣传河南,他认为这是外界都知道的情况,要让外界更多的了解河南的现代化建设。

“这说明他有现代意识,也知道河南缺少什么,需要什么。”这位官员说。

3年主政

2002年12月,48岁的李克强站到河南政坛的中心,开始施展自己的抱负。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小康》杂志记者 王彬   编辑: 霍吉和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