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对中国态度"回暖":政府把人的价值凸现出来
2008年05月28日 08:40中国网 】 【打印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保持透明度,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上个月还在长篇累牍报道西藏事件和奥运圣火传递抗议活动的外国媒体,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不但纷纷派出记者前往现场、在重要版面以大量篇幅辅以图片报道,而且报道的角度多趋向“同情”和“正面”。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从5月13日起,以每天两三篇的频率和四川、北京、上海、香港记者联动的形式进行报道,内容涉及救援现场进展、中国政府媒体开放、志愿者和民间救援力量、解放军英勇表现、中国全国哀悼等各个方面,并特别公布出了在美国各地、欧洲等地为地震灾区捐款的方法。

  因“卡弗蒂”事件引起中国政府和网民抗议的CNN,除了每天不间断滚动播出救援现场画面之外,在网站上也把中国地震列为“头条新闻”,新闻标题多为“正面”,如《团结和爱国主义之潮席卷中国》。

  此外,外媒对中国领导人和中国解放军在救援行动中的表现大都给予了直接的积极评价。路透社网站5月16日的专栏文章说,在灾难发生后,西方媒体一片赞扬声,对比“卡特里娜”飓风之后美国总统布什未出现在灾区,美国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申卡尔表示:“中国在这方面的表现要好得多,中国领导人马上到了现场,卷起袖子救灾。”

  韩国《朝鲜日报》把中国解放军徒步进入地势恶劣的震中地区的壮举称为“弃枪扛锹的救援长征”。而在以前,中国军队和军人在外媒报道中通常是与“军力威胁”的“负面”形象联系在一起的。

  5月19日14时28分的全中国3分钟哀悼更是上了各大外媒的头条,在电视画面中不断被重放。CNN网站在3分钟后就发表了题为《情感在中国举国默哀中流淌》的报道。《纽约时报》网站则以“静默一刻”为题,刊发了14张中国人在天安门广场、救援现场、成都天府广场默哀、流泪、激情的特写照片,视觉冲击力极强。

  这些,是否意味着外国媒体对于中国态度的“回暖”?

  “中国政府把人的价值凸现出来了”

  美国马里兰大学全球华人事务研究中心主任、曾在中美外交界和学界工作多年的戴博(Robert Daly)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中国四川地震在美国确实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的篇幅都“很长很详细”,不少是封面报道,电视媒体也在集中地追踪。

  他对于此次中国政府的表现同样打了高分。“不止是我,在中国和在美国的记者,包括社论作者,都认为中国此次对地震的反应挺好,我几乎没有看到什么批评中国政府救灾行动的措辞。”戴博说。

  他认为,当中国面临地震灾害的时候,中国政府表现得“很有经验”。“我们知道这次的救援其实非常的困难,因为受灾的地方靠近喜马拉雅山,附近的路非常不好走。电视里也报道了,地震发生后当地的天气非常糟糕,不利于救援。那些曾经习惯于批评中国的媒体也觉得解放军做得相当不错。此外,还有许多的志愿者自发前往灾区,他们不是因为受了什么宣传,而是真心诚意为了帮助自己的同胞而去的——我想美国的读者是清楚的。”

  他把温家宝总理拿着话筒向灾民喊话的举动称为“个人性格的一种自然流露”。

  “许多美国人在看待中国政府的行动时,总带有一种‘愤世嫉俗’的态度,质疑其动机和用心。而这次,包括持这种态度的人在内,都觉得中国的反应速度、行动和效果很好。”

  “中国政府这次在媒体方面的透明度做得非常成功。透明度为什么能做得那么好?首先是尊重了那些死去的中国同胞们,让公众能够了解灾区发展的消息。”戴博说。

  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研究主任郑永年进一步分析说,中国在西方媒体(甚至整体西方社会)中有了一个全新形象的原因在于,“中国政府把人的价值凸现出来了”,而西方媒体也是用“人的价值和生命”来衡量中国各方面的行为的。

  中国崛起道路上的一次路考

  “国内媒体在地震发生后立刻开始报道,很多媒体放下或者推迟其他节目,跟踪报道地震及救灾情况。西方媒体第一次惊叹中国媒体的开放性。”郑永年说。

  他认为,中国民族精神由此得到了重新展现——“在被商业大潮冲击了数十年之后,中国人再次感觉到了生命之脆弱和人的价值之重要。全球在关注中国,国际社会得到一个新的机会重新审视中国,审视中国的制度,审视中国人的精神”。

  但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克朗凯特新闻传播学院“战略媒体与公共关系”助理教授吴旭指出,这个基于人性共通的“回暖”只是暂时性的,中国政府和中国人应该同样重视外国媒体对地震中相关“问题”的报道,并在“回暖”的时候,“把工作做深、做扎实”。

  比如,学校建筑质量和建筑设计问题是目前外国媒体的聚焦点之一,CNN在5月18日就推出了《在中国小镇,地震摧毁了人们对建筑的信心》的报道。“如何面对国外媒体挑剔的问题和国外受众怀疑的眼神,确实是中国崛起道路上的一次路考。”吴旭说。

  马里兰大学的戴博同样认为,尽管目前美国媒体对于中国报道的态度有所软化,但并不说明对以往一些问题的关注就不存在了。

  如果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保持透明度,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记者戴闻名、特约撰稿贾敏报道 邱丹对此文亦有贡献)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戴闻名 贾敏   编辑: 王平伟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