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翔骨灰在亲属的护送下来到北川老县城。
亲友希望他安静地离去
悲剧让人思考该怎样坚强
动机
2009年4月22日,北川县城地震废墟上,新添了震后第一座个人坟茔。尽管在追悼会上母亲痛哭“儿子死得冤”,但更多的亲友希望让自杀悬疑随冯翔的遗愿而去。安静是死者保留的权利,也是生者可尽的义务。从此,这废墟上的第一座新坟,将默默地守望震后的重建之路。
冯翔的骨灰被埋入了北川县城曲山小学废墟,与他至今未能挖掘出来的儿子团聚了。冯翔走完了震后的生命轨迹。记者通过他的亲友、同事和他自己的博客,试图还原近一年来他生命轨迹中的重要节点,以此探寻北川干部在地震以后所承受的压力和痛苦,以及他们的努力和拼搏。本报记者倪志刚张祥北川报道
本报北川讯昨日上午9点,绵阳市殡仪馆内,冯翔的大幅黑白照片挂在灵堂中央。
参加追悼会的三百多人低头默哀,灵堂里只听见冯翔母亲的痛哭声。
冯翔母亲不停喊着:“我儿子死得冤!”包括数十名媒体记者在内,人们禁不住低声抽泣。
北川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韩贵均主持追悼会,他数度哽咽,甚至躲在人群后掩面而泣。
韩贵均表示,将协助冯翔家人尽快将冯翔的遗著《策马羌寨》整理成册出版。
冯翔生前的同学魏晓红(音)在讲话中朗读了《我只告诉您三点》,朗读完后因情绪激动痛哭流涕。
魏晓红读完文章后说:“我想,你(冯翔)所说的那个他,应该懂得为官之道,你在临终那一刻,都不愿说出他是谁。我们尊重你的意愿,希望所有的亲朋好友,不要谴责他尊重的那个‘您’吧。”
在追悼会上,冯翔的哥哥冯飞说弟弟“死得很勇敢”,“让他安安静静走吧,我不希望媒体记者再炒作这件事”。这几天,有网民在冯翔的博客中留言,希望找到压垮冯翔的“最后的稻草”。而冯飞曾透露,虽然了解电话内容,但不想提及此事,只希望弟弟能“安静地离开”。
9点20分左右,人们依次与冯翔遗体告别。随后,冯翔的遗体被火化。被送入火化炉之前,冯飞大哭着,抱起弟弟的遗体不肯放手,后被人们拉开。
下午2点40分左右,冯翔的骨灰被送到北川老县城。三个侄儿侄女捧着骨灰、遗像等走在队伍最前面,人们穿过废墟,走到曲山小学遗址。根据冯翔生前对儿子的承诺,人们要把他的骨灰埋在一棵皂角树下。
据冯翔的亲人讲,地震发生时,包括冯瀚墨在内的许多学生跑出教室站在这棵皂角树下,但因山体滑坡,滚下来的巨石把教学楼往前推出上百米远,皂角树下的孩子被掩埋。
树下有一双鞋和一些玩具,这是地震百日祭那天,冯翔和哥哥到这里祭奠冯瀚墨时带来的。亲人们在树下挖了一个坑,把冯翔的骨灰埋起来,并用砖头搭建一个祭奠灵台,点燃香烛和纸钱。人群里又传来一阵哭泣声。
这是大地震后,北川县城废墟上新添的第一座坟茔。北川县城在地震后禁止人员进入废墟,除从废墟中挖出来的遇难者尸体就近掩埋外,此前当地只在清明节为当地群众开放过几天。记者张祥倪志刚
相关推荐:
编辑:
王平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