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辩论漫谈
2010年04月26日 16:36南方人物周刊 】 【打印共有评论0

4月15日,虽然是比美国晚了50年,英国终于还是出现了该国历史上首次大选党魁电视辩论,由执政的工党党魁、现任首相戈登·布朗与在野的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党魁大卫·卡梅隆和尼克·克莱格,进行3回合中的首回合交锋。

英国虽是走向民主和政治现代化的鼻祖,但大选电视辩论这个玩意,还是肇始于其前殖民地美国。1960年,美国举行了史上第一次总统选举电视辩论,由肯尼迪对尼克松,全国有700万人收看了直播。两人的支持率原本旗鼓相当,但9月26日的那场辩论之后,尼克松的形势却急转直下。

民意调查显示,听收音机的人,大都被尼克松的精彩言论打动,认为他应获胜;相反,看电视的人却认为肯尼迪应该获胜。似乎电视观众记得尼克松的满面胡须、额上汗珠以及一脸病容,多于他的滔滔雄辩。负责论坛的CBS电视台事后进行民调,推算出有400万选民声称受到这场辩论影响而决定了最终的投票,其中有72%投了肯尼迪一票。结果肯尼迪以微弱优势入主白官,创造了大选电视辩论新的一页。(见2008年11月1日本专栏)

同样是工党,2001年大选时的党魁布莱尔,便拒绝了电视辩论这个主意。工党的传讯部门主管Lance Price(不错,就是那本《Spin Doctor's Diary》的作者)便摆出如此官腔:

“我们不相信领袖间可以通过电视辩论显著加强公众对事物的关注和了解,相反,我们担心媒体在辩论过程中对政策以外的议题的聚焦,会让辩论产生与原先期望相反的效果。”

工党元老Margaret Beckett亦为布莱尔挡驾,称英式政治与美式政治不同,他们着重的是政党,不是个人,因此类似“个人表演”的美式电视辩论秀并不符合英国国情。布莱尔亦补充,美国总统是通过直接选举产生,而英国首相则是通过间选选择。

其实归根究底,当时布莱尔声望如日中天,民调显示工党正远远抛开对手,作为执政党领袖,最佳策略是稳扎稳打,实无必要以身犯险;况且,虽然两大党党魁辩论是英国国会内的“家常便饭”,但在大选中与对手平起平坐辩论,那又是另一回事,可免则免。更何况,这会惠及第三党自由民主党(正如这次的情况)。

早在去年10月,英国三大电视网络BBC、ITV及Sky,再次力主举行党魁大选电视辩论,在野两大党党魁卡梅隆和克莱格立即爽快答应,而戈登·布朗却犹豫不决。

天空电视于是使出激将法,说无论如何都会举办这次辩论,哪一位党魁不出席,他们就为其摆出一个空位,让他丢脸。

其实激将还在其次。当年保守党党魁William Hague亦讥笑布莱尔是“一只真正的胆小鸡”(a real chicken),没胆量面对辩论是因为“他知道没有政治化妆师的直接帮助,他将会失败”。但这也没有改变布莱尔的决定。那么这次的关键是什么呢?

关键是,执政的工党民望落后于保守党,戈登·布朗有孤注一掷的侥幸心,期望通过电视辩论翻身。

回顾美国的电视辩论史,不难找出类似的轨迹。

正如前述,尼克松因为电视辩论输掉了1960年的大选。原本因为1959年“厨房辩论”压倒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对于辩论自信满满的他,一下变成了惊弓之鸟,令几届大选的电视评论都难以成事。直到1976年大选才出现了转机。当时是由在任总统福特对挑战者卡特,福特因为民望低迷,而且从没经历过大选洗礼(他在众议院领袖任上接替贪污的安格纽任副总统,再接任因“水门事件”下台的尼克松而当上总统),因而缺乏接受度,所以期望以辩论翻身。

再举一例。1992年美国大选克林顿挑战争取连任的老布什,提出其中一场辩论以“里民大会”(town-hall meeting)这种新的形式举行。这种较为活泼的辩论形式,自然对较为亲民、天生是演员材料的克林顿较为有利;相反,对严肃、呆板的老布什则不利。当时老布什作为在任总统,理应有较大话事权,但为何最终拒绝不了?

原来,克林顿就是用了激将法,公开说老布什因为要遮掩其恶劣执政尤其是经济记录,因而在电视辩论环节诸多留难,躲避面对群众。克林顿的支持者打扮成鸡,并拿着“胆小鸡乔治”(Chicken, George)的标语牌,到老布什的选举集会中嘲讽,令老布什按捺不住,被迫就范。

当然,受经济低迷拖累,老布什的民望一直落后于克林顿,到后来更在CNN进行的民调中落后17个百分点,所以急于靠电视辩论翻身,也是一个主要因素。

因此,执政者民望过低和想要翻身的侥幸心态,以及对手的激将法,往往是出现大选党魁电视辩论的原因。而一旦办了几届,公众有了期望,成了一个政治传统,那就会一直办下去。

不过要补充一句,想通过这种辩论重新赢得民望、侥幸翻身的执政者,往往都会失望收场,福特和老布什,都是如此。

那么如今的戈登·布朗呢?

这次首回合辩论,事后《泰晤士报》进行的民意调查爆冷显示,克莱格获得61%受访者的支持,卡梅伦获得22%,而现任首相戈登·布朗仅得17%而已。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蔡子强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