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川:把制度设计得让校长靠得住
2009年11月10日 15:31中国青年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作者:王石川

北京大学8日晚正式对外公布了此前流传甚久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施方案。凭知名人士的推荐信便可获得一流大学的招生面试资格,从此不再是纸上谈兵。按照此方案,部分地区中学校长的一纸推荐信一旦通过北大相关部门的审核,其推荐的学生便可以免考,直接进入面试阶段。这部分招生人数原则上控制在北京大学本科招生计划人数的3%以内,具体人数则视申请中学以及中学推荐学生的情况而定。(《中国青年报》11月9日)

校长推荐制从羞羞答答到舆论预热,再到如今实施方案成形,即将呱呱坠地,应该说,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已经进入了可操作层面。但与之相对应的是,网友的质疑也同时铺陈开来:“给腐败打开了方便之门,再严格的推荐制度最终都会变成腐败分子特权的工具”……

如果我们不健忘的话,其实早在“校长推荐制”传出声响之际,如影相随的便是坊间的不信任。人们表达忧虑的理由只有一个,自主招生容易导致腐败,容易制造教育不公,使不该推荐的人被推荐上了,这就伤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这实在是一种吊诡的舆论心理。多年来,坊间同样存在着一种强烈的呼声,呼吁教育主管部门给予高校更多的权利,不要过多干涉高校的自主权,要去除教育过度行政化,就需要行政部门放权和分权,这样高校才有改革的动力,才能更好地推出诸如自主招生的举措等。而且,在高考一考定终身的体制下,滋生了许多弊端,在现行高考机制下,高校有时并不能选择自己需要的学生,自主招生则有望突破这一桎梏。再说,放眼发达国家,大学自主招生原本就是伪问题,因为这是大学自身无需讨论、不容剥夺的权利,如果大学连自主招生都不能,谈什么办好大学?即便放在我国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学,自主招生也是很常见的。但为何时至今日,一听“校长推荐制”,一见大学自主招生,就不由自主地敏感和排斥呢?

这是一种复杂而微妙的心态,这是一种徘徊在自主与公正之间的潜意识。这种心理意识,如果结合现实语境看,让人感到酸涩和理解。首先,对自主招生的怀疑,表达的是公民的知情焦虑和监督焦虑。其次,现实的教育不公勾起了公众的痛感记忆。毋庸讳言,放眼当下,践踏教育不公的现象可谓屡见不鲜、无孔不入。人们担心的是,一旦实行校长推荐制,难免又沦为权势染指教育资源的又一通道。最后,一定程度来说,自主招生是个新生事物,在没有经过检验,而且没有证实为其有效价值之前,人们的观望和质疑情绪也是难免的。

自主招生是个不坏的东西,可以预料的是,在不远的将来,随着教育改革的继续推进,必将更大范围地推广。公众质疑也是不坏的东西,没有质疑是不正常的,也是危险的,哪怕质疑有误,也总比没有质疑强。因此,北京大学应该大胆将自主招生走下去,要不畏人言,当然不畏人言不等于不顾人言,应多倾听人言、倾听民意,采取更公开、公正、公平的措施打消公众疑虑。

校长是靠不住的,在制度设计上要让公众易于监督,保证制度靠得住,校长能靠得住。惟有如此,自主和公正才能有所保障,徘徊在自主与公正之间的公众疑惧,也才能少一些。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王石川   编辑: 陈芳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