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杨学祥:体制之祸 科学家在为生存而战?
2009年02月26日 15:03光明网-光明观察 】 【打印已有评论0

在科学网的留言板上,一条新消息令人瞩目:

孙尉翔:《自然》社论称中国重大科技项目更像分赃: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57/n7232/full/457935a.html

2009-2-25 2:54:41

该文是发表在2009年2月19日英国《自然》杂志的文章《Collective responsibilities(共同的责任)》。

科学研究是上层建筑,它不仅需要科学家本人的才能,而且需要社会和政府的人力物力投入,而且这种投入在短期内未必就能获得收益,失败的可能性远远大于成功,任其自生自灭只能断送国家的前程。

如果让科学家自谋生路,这非但逼不出高质量的发明创造,科学家本人也会命悬一线:有谁会雇佣痴迷于歌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有谁会研究两弹一星?有谁去搞农田水利建设?有谁会研究职工的安全保障?有谁会研究环境的污染和防治?有谁去搞灾害规律研究?如果政府不搞这些公益性的科学研究,科学家是无法生存的。

学好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倘若让武状元自谋生路,除了打把式卖艺之外,也只能作飞贼大盗,干些保镖黑道的生意。封建帝王尚惜才用才,到了我们这一代,为什么突然撒手不管了呢?让科学家自谋生路,就是逼科学家空手套白狼:做毫无希望的大项目。作有实践价值的小项目,短期内谁能保证一定能成功:地震不能预测,旱灾也不能预测?老天爷下不下雨管不了,水利工程为什么没人研究?

现在谈论科研腐败论文造假的议论越来越多,关键在科研体制之祸:生存大于科学利益,腐败造假就不可避免。大学评估中的材料造假曾轰动一时,集体利益造就了集体错误。

只有给科研人员一个宽松的生存环境,他们在无生存之忧的条件下才能一心一意研究科学问题。作为教师,我从来不嫉妒科研所拿多少项目,因为我知道,不如此,科研所就不能生存。

实际上,羊毛出在羊身上,无论采用什么科研体制,最终都是国家买单。不同的是:生存逼迫出假货,宽松环境出科学。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杨学祥   编辑: 贾思玉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