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航战机的发展历程
2009年04月10日 16:50现代舰船 】 【打印已有评论0

海航歼-8II战斗机

随着近些年来对海洋权益的日益重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开始加大了对海军的投入,这也为海军航空兵的装备发展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和良好的机遇。一批又一批的新型作战飞机陆续装备到海航部队,装备的现代化程度逐步提高,从国外购置的苏-30等先进作战飞机几乎是紧跟着空军之后进入海航服役,进一步缩短了与世界海军强国在航空武器装备上的差距。

轰炸机

作为海军航空兵对地对海攻击的主要力量,海航也非常重视轰炸机的发展。事实上中国海军航空兵的第一支作战部队就装备了图-2轰炸机,但由于图-2是一种活塞式轰炸机,飞行速度较慢,机动能力和生存自卫能力都很差,朝鲜战争中志愿军空军在轰炸大和岛、小和岛的空袭作战行动中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多架图-2轰炸机被美军的F-86喷气式战斗机击落。血的教训证明图-2轰炸机在喷气式战斗机面前几乎没有任何抵挡之力,必须尽快用喷气式轰炸机来替代笨拙的活塞式轰炸机。

因此此役之后中国立刻向苏联提出购买当时非常先进的“伊尔”-28喷气式轰炸机,首批60架“伊尔”-28飞机于1952年10月交付中国。随着“伊尔”-28轰炸机的到来,中国走到了与国外同类飞机在技术水平上最接近的一刻。这种结构简单、性能良好的双发轻型轰炸机具有和当时大多数服役的主力喷气式歼击机几乎相当的飞行速度,能够更快地抵达战区并在轰炸目标后更快地脱离地面的防空火力可能的打击范围,其战场生存性是当时低速活塞式轰炸机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受到了中国空海军的欢迎。60年代,中苏关系彻底破裂,已经具备了一定技术水平的中国航空工业就开始自行仿制该机,并在原机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以及“伊尔”-28在部队使用过程中所发现的缺点,对原机的机翼、机身尾段、机头罩、输弹导轨都进行了不少的更改,换装了增大推力的发动机,国产轰-5的战术技术性能比“伊尔”-28有了一定的提高。轰-5仿制成功后投入了大批量生产,成为了整个70年代海航轰炸力量的中坚。

轰-5飞机主要采用的是水平轰炸方式,携带常规炸弹飞临敌方目标上空进行轰炸,但随着地面防空能力的增强,亚音速轰炸机编队在配备有火控雷达的高射炮和地空导弹的地面防空火力面前仍将遭受无法承受的损失,导致作战效能差而逐渐失去了实战价值,因此海军航空兵开始转向采用强击机这种战术攻击飞机来取代亚音速轻型轰炸机的攻击任务。强击机主要使用火箭弹、航空炸弹从低空或超低空对敌方的地面防御工事、前线机场、近海舰艇等地面、海上以及海岸滩头目标进行攻击,由于具有良好的低空飞行性能,较强的对地攻击火力,加上在机体要害部位设有防护装甲,因此特别适合执行对地面独立点状目标打击和对地面作战部队进行空中支援的任务。

强-5是在国产歼-6飞机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在汲取“米格”-19的技术和国内“伊尔”-10强击机使用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其中不少独特新颖的结构后来也被国内研制其他新型飞机所借鉴,是中国设计的比较成功的作战飞机之一。强-5飞机将机头进气方式改为两侧进气方式,采用尖削的锥形机头扩大了飞行员的对地攻击瞄准视界,安装有防弹玻璃和防弹钢板以保护飞行员和燃油箱等机上重要系统,能够抵御敌方对空轻武器的射击,增强了飞机低空攻击的生存能力。按跨音速面积率设计蜂腰机身降低了跨音速飞行阻力,针对强击机的战技术要求采用了较大面积的机翼并减小了后掠角,从而改善了升力特性,面积较大的水平尾翼也增加了飞机的纵向稳定性,良好的低空操纵性保证了飞机能够在低空准确攻击目标。强-5飞机可携带多种空对地武器以多种方式实施攻击,仅在机身内部炸弹舱携带炸弹的情况下可以超音速突防,大大增加了地面防空火力的射击难度,可以进一步提高战场生存性。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胡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