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大”级对中国海军的意义和影响
2009年04月10日 16:30现代舰船 】 【打印已有评论0

“海鹰一号”反舰导弹

这种发射装置缺点是只能进行较大舷角的射击,需要驱逐舰在攻击前偏转侧舷。曾经有观点贬低这种布置会造成发射准备时间稍长,而且舰艇发射时侧舷对敌,会造成雷达反射面积增加。实际上转动发射架的延迟根本不会对作战产生影响,而且还能够提前调整发射架射击角度。作战中目标还没有进入导弹射程就早已进入了“旅大”雷达截获距离,驱逐舰可以把握时机进行偏舷射击,并不在乎几秒钟的反应速度延迟,况且反舰导弹1975年后增加了射面指令,能够在发射装置的定向器射向基线与瞄准前置基线夹角很大的情况下开火,导弹升空后自动转向瞄准前置点方向。1978年后美国海军的“鱼叉”反舰导弹同样采取侧舷方向发射,这种模式一直沿用至今,且还将继续下去。至于侧舷射击导致反射面积增加的批评,本身就是一种现代吹毛求疵的观点。“旅大”级设计从来没有考虑过任何方向上的隐身,虽然正面对向敌方雷达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小回波信号强度,却并不能达到使对方截获距离减小的程度。任何事务不仅仅是由定性来评判,更重要的是这种影响是否真正达到了影响作战的程度。不影响作战指标的缺陷,对于驱逐舰来说就不是缺陷。

“旅大”级的舰炮口径和布置方案都在模仿“科特林”级,不过当时没有相应的双联装130毫米舰炮可以选用,真正的海军舰炮只有07型“鞍山”级驱逐舰那样的人工装填的单管130毫米舰炮,显然不能满足70年代以后的需求和发展,甚至后期装舰的100毫米舰炮也是单管人工装填。惟一在结构上与“科特林”级舰炮相近的是50年代引进仿制的66型130毫米海岸炮。这种海岸炮是“科特林”级舰炮的简化型,去除了火炮稳定装置,以及自动装弹扬弹装置和炮塔炮瞄雷达,因为岸防炮在混凝土基座上,没有海上波浪的影响,而且主要遂行对海面目标射击,整个炮兵连采用1台322型校射雷达测量弹着点水柱反射信号进行修正。苏联海军“科特林”级的130毫米舰炮负有打击空中目标的使命,因此除在驱逐舰上配备射击指挥仪和对水面目标的校射雷达外,2座130毫米炮塔上还安装了可以跟踪空中目标的圆锥扫描炮瞄雷达。在设计“旅大”级时,在66型海岸炮基础上加以改进同样也是较为稳妥和别出心裁的主意。但是中国没有能够安装在炮塔上的小型炮瞄雷达,最终对海和对空解决办法是由炮塔右侧的光学矢量瞄准装置进行瞄准,而对海面目标射击则由舰桥上的343型校射雷达和光学指挥仪控制炮塔随动射击,与此同时补充研制了火炮稳定系统和扬弹系统。1976年这种由海岸炮改装发展而来的舰炮才最终定型为76式,此时已经在“旅大”级驱逐舰上使用了5年以上。

今天的标准看来这种舰炮不仅笨重,而且没有全天候的对空射击能力。实际上当时这种火炮对空射击是一种指标而已,没有太多实际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证明,100毫米以上的大口径高炮用来射击方位角和俯仰角变化极快的低空目标几乎很难命中,这个结论来自于对螺旋桨战斗机的防空作战,而1950年以后的喷气式战斗机速度要快得多,因此76型130毫米舰炮是否具备打击空中目标的能力已经无足轻重。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胡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