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卫”级Ⅰ型护卫舰技术特性分析
2009年04月10日 16:18现代舰船 】 【打印已有评论0

“江卫”级I型护卫舰

与所有的舰空导弹一样,“江卫”Ⅰ型上安装的舰空导弹也存在射击近界死区和火力通道射速限制,而目标越接近护卫舰,要求拦截武器发射速度越快才能在安全距离外击毁目标。高射速舰炮历来是近区杀伤的最有效的武器,“江卫”级上配备了4座37毫米双联装自动炮作为近程防御武器。37毫米舰炮由安装在直升机机库顶上的火控雷达提供跟踪目标运动要素,37毫米炮和炮瞄雷达构成单个目标通道和多火力通道的全天候射击单元。此外光学指挥仪或光电跟踪系统构成另一个目标通道,能够分担一个方向的火控。

80年代初期中国对意大利的“布雷达”双联装40毫米自动舰炮进行过详细的研究,37毫米舰炮很大程度上受“布雷达”40炮设计影响,但由于技术水平局限,“布雷达”40炮最精良的无弹链供弹系统却没有被37毫米舰炮采用。弹链供弹的37毫米舰炮难以进行快速弹种转换,只能采取在弹链上交替安插不同弹种的传统形式发射多种弹药。在“江卫”Ⅰ型上4座37毫米舰炮布置形式为舰桥前首楼顶部2座,直升机机库两侧各布置1座。舰桥前2座各具有前向和舷侧射界,直升机库两侧的37毫米舰炮只有舷侧射界,这种布置方式使得射击任何舷角上的目标都能够有两个火力通道同时提供服务。目前除中国和意大利海军外,很少有其他国家的海军在护卫舰上采用单一的37毫米及以上口径舰炮作为近界杀伤手段。与意大利“布雷达”40毫米舰炮一样,中国37毫米舰炮也采用近炸间接命中毁伤机制摧毁闯入近界的目标,但目前对这种毁伤机制效果存在争议,尤其认为对超音速反舰导弹效果不佳。

防空作战效能

中国海军防空作战包括舰队防空和延展沿海防空纵深。由于“江卫”Ⅰ型护卫舰配有舰空导弹,因此单艘舰就能够承担1988年需要由“江东”和“江湖”Ⅲ两种舰完成的全部任务。中国大陆沿海城市分布的地理特殊性,需要建立濒海威胁方向防空区。延展防空纵深通常指将防空舰只部署在沿海重要目标的威胁方向外海,在威胁濒海方向上构筑一定的防空纵深。与陆基防空阵地相比,海军舰只能够凭借高速机动迅速转移目标。采用海岸雷达和编队中担任雷达哨的舰只及潜艇低空警戒相结合,其他舰只不断进行无线电静默下的阵位机动,来袭作战飞机很难测定和判断舰空导弹杀伤区所在。在台湾领导人陈水扁宣称要“决战境外”的情况下,这种作战模式对于遏制台湾空军袭击上海、香港等城市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中国海区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部署在大陆沿海基地的岸基战斗机作战半径能够覆盖绝大多数海域,因此岸基航空兵战斗机能够在绝大多数海区为编队提供空中掩护。2001年1月在引进的俄罗斯“现代”级驱逐舰服役前,中国海军没有区域舰空导弹,岸基航空兵承担主要的远程拦截,在部署有远程地空导弹系统的海岸附近,护卫舰能够得到岸基区域防空火力的支持。2002年《当代海军》杂志刊登了“现代”级驱逐舰与数艘护卫舰编队航行的照片,其中至少有2艘“江卫”Ⅰ型护卫舰伴随。

衡量防空作战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作战指挥自动化程度。在需要争分夺秒的防空作战中,分发和汇集各种舰载传感器急速变化的海量数据,及时控制和调度各种武器系统等,是最至关重要的能力。这些过程采取人工操作效率极其低下,在现代精确制导武器为主的袭击战中,很可能根本打不中来袭目标,因而需要依靠自动化作战指挥系统来解决。“江卫”级护卫舰配备的指挥系统很可能是“江湖”Ⅲ上的改进型。这种作战指挥系统性能很可能与欧洲80年代系统相当,足以控制“江卫”Ⅰ型舰上的所有防空武器系统。美国《海军》杂志认为,“江卫”Ⅰ型护卫舰防空作战的主要问题是37毫米自动炮毁伤机制的有效性。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胡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