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的脚步——中国猎潜艇与近海战术的发展
2009年04月10日 15:52现代舰船 】 【打印已有评论0

中国海军猎潜艇进行深水炸弹攻击

反潜作战首先要解决目标探测问题。中国引进苏联猎潜艇后,才真正接触到水声和声呐装置。苏联配备给6604型猎潜艇的声呐站为VS-1型,实际上是个测量精度较低的声测装置,只能指示大致方向,而且机电式装置操作非常繁琐和不可靠。由于猎潜艇采用的是苏式反潜武器系统,因此并没有完全摆脱苏联的作战模式。最为典型的作战模式就是采取双艇或多艇并列,间隔数海里用声呐梳扫海底。一旦发现目标,则首先用1200火箭式深水炸弹攻击。由于火箭式深水炸弹射界与声呐搜索区域重合,两者配合可以达成快速反应。与此同时,猎潜艇与测量到的潜艇航迹保持一致或相交,便于在通过潜艇上方时,投下尾部滚架上的滚筒深水炸弹。在早期建造的高速护卫艇上只配备有2颗滚筒深水炸弹,这2颗深水炸弹对于反潜只是一种象征意义。在与国民党海军舰艇交战时,由于担心炮弹引爆深弹,因此通常会提前将其丢进海中。在两岸海战频繁的时期,62型艇一般不携带深水炸弹出航。猎潜艇服役后两岸战事接近尾声,更多的是执行日常巡逻任务。但70年代中期《解放军画报》刊登的照片上,猎潜艇尾部滚架上同样很少安放深水炸弹,这与西沙海战后的局势有关,当时猎潜艇同样更多执行护卫巡逻任务,而不是反潜。

传闻西沙海战中,猎潜艇曾经接近到目标千米距离后发射了1200型火箭深弹。但是根据当时记载,南越10号护卫舰的几次致命损伤,都是85毫米和57毫米舰炮所致,暴风雨般的炮击摧毁了南越护卫舰的全部舱面装备。可见深水炸弹并没有达成摧毁目的。其原因是深水炸弹保险和起爆条件限制很多,以防在水面跌落和碰撞时起爆。在颠簸的舰艇上作业,掉弹和磕碰是经常发生的情况,而1200火箭深弹是机械提升和人操装填,设置保险闭锁逻辑非常重要,这也使得射击水面目标受到限制。发射的火箭深弹很可能在南越护卫舰附近入水,但是沉入水下爆炸。能量可能将舰体抬起,却难以像挤碎潜艇那样摧毁结构。

由于VS-1型声呐站性能不佳,在猎潜艇定型后不久,新研制的声呐站取代了VS-1。新声呐采用了小规模集成电路,性能比机电和电子管的VS-1要可靠和稳定得多,测向精度有很大提高。同时艇配备新型反潜深弹射击指挥仪后,能够半自动化连续显示追踪目标潜艇的相对态势,尽管这是一种单目标系统,却大大改善了中国海军反潜作战状况。此前的反潜演习中,只能用不可靠的VS-1声呐配合人工图上作业,然后由有经验的军官判读态势,再由枪炮长指挥控制射击,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丢失目标。

雷达是猎潜艇反潜、反水面舰艇和防空作战共用的系统。当时采用的是6604艇上装备的I、J波段的对海和低空搜索雷达,因其天线被罩在一个扁饼似的雷达罩内,恰似一个圆罐头盒,故西方称之为“罐头”。采用I、J波段是为了能够搜索潜艇露出水面的潜望镜,这个波段对潜望镜大小的杆较为敏感。同时这个波段也是火控常用的波段,因此可以用来为57毫米舰炮在最大射程上打击水面目标时进行校射。可见1部“罐头”雷达在当时解决了反潜和校射两个需求。“罐头”雷达是视距内二坐标雷达,不能提供空中目标的高度参数,因此只能指示空中目标的来袭方向,搜索目标高度和瞄准跟踪由枪炮长和炮手目视,以及舰炮向量瞄准具完成。此外,在猎潜艇主桅顶端后部,安装了651甲型敌我识别应答天线,这也是苏联引进改进的型号,全向天线安装在最高处能够很好的接收来自全方位的询问信号。由于短杆天线高高在上,西方绰号为“高杆”。60年代海峡两岸各种技术兵器密度很大,安装敌我识别装置后,猎潜艇能够自动应答海岸雷达以及友邻舰艇的雷达询问,避免遭到己方海岸炮兵和舰艇的误伤。据已经公开的60年代美国对大陆电子侦察情报,当时中国海空军敌我识别系统似乎没有关联,因此空军通常不直接参与对海攻击作战,一旦空军作战飞机介入,海军舰艇此前都会撤离交战海区。

猎潜艇设计建造距今已过去了40年,在这型舰艇的基础上先后发展出了多种型号的舰艇。当年细致缜密的思想以及务实的精神,为今天海军近海作战舰艇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见在武器装备发展的道路上,性能领先的诀窍并非单纯的技术,而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上高瞻远瞩的思想。(作者:泽元)

本文为《现代舰船》独家授权凤凰新媒体军事频道稿件

<< 前一页123456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胡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